始迁祖采,字思文,行五,世居浙之湖州府乌程县,后唐同光间迁居宁国浔潭。谱载谱戒、凡例、家规、世系、诰命、传、赞、诗赋等。书名据版心、目录题。三修本。
张氏宗谱四卷(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相关文献
山西平遥冀氏宗谱四卷
山西平遥冀氏宗谱四卷,山西平遥冀氏宗谱四卷 山西平遥冀氏宗谱四卷,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张曲肱
张贵,字待举,号“曲肱”,宣州城西人,北宋庆历壬午年(1042)进士。科举时,殿试之后,皇帝传旨召见新考中的进士,依次唱名传呼,为“胪唱”。张贵生性恃才傲物,自恃清高,狂放不羁,“胪唱”时不遵礼仪而失常态(唱其名时坐立不起),而被罢免。仅做过忠州司户参军、监、簿一类的小官。后来,张贵干脆弃官归隐,放浪于江湖,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以文会友,诗名显于当朝。张贵以《论语》中“曲肱而枕之”中“曲肱”二字为号,建亭名“曲肱亭”,斋名亦称“曲肱”,“日醉其中,不与俗人交”,一生过着隐士的生活,不愿再谋朝廷事。曲肱亭,嘉庆《宁国府志》记载:在宣州“城西桃花源,宋张贵监簿植亭于此,黄太史留题,今遗址漫灭,不可知也。”光绪《宣城县志》记载:“城西二十五里,宋张贵读书处。”曲肱亭遗址,今在宣州区金坝街道长桥村境内,长桥,古名长溪。张贵与王安石、滕元发、郭祥正、黄庭坚等人友善。张贵与王安石同年登第,安石罢相居金...
安徽省-宣城市丘旭
丘旭,又作邱旭,字孟阳,约生于公元910年,约卒于公元990年,宣城人,南唐后主李煜建隆二年(963)癸亥科状元(注:有质疑状元为《太平寰宇记》作者乐史,详后)。丘旭,生于五代十国时吴国宣州宣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侯非常聪明,乡亲们对他期望很高,但是,由于家境贫寒,无钱读书,很小的时侯就帮助家人放牛,直到二十岁左右时家境稍好时,才开始读书,学习诗文。后来,为谋计,-到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但他不以为耻,反而更加继续发奋读书。建隆元年(960)秋,丘旭穷困到连去金陵参加考试的路费都没有,再加上自觉前景渺茫,打算放弃考试。考试临近,寡嫂刘敬发现丘旭还没有动身前应考,主动向丘旭打听情况。丘旭将没有盘缠如实相告,其嫂刘敬说,“如果你真能考上,光宗耀祖,就是把孤儿卖了我也要资助你!不就是几个盘缠吗?”于是,尽其所有资助丘旭。在兄嫂的帮助下,丘旭才得以成行。因为多次没有考...
安徽省-宣城市张纶
张纶,字大经,宣城县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初知盐山县,后擢监察御史,升光禄少卿,大理寺卿,累官右都御史。张纶初知盐山就诛除地方豪强,夺贵戚侵占的民田。任监察御史巡视通州时,有一故人携礼物求见,张纶婉谢不见。在大理寺卿任上,兴、襄(今湖北境内)为争滩地,长期不可决,牵连坐狱者达七十二家。张纶善加调停,上奏朝廷,而平事端。当时明廷宦官专权,朝政日非,张纶疏奏请诛-秦用等人。因事涉大宦官萧敬,萧从中阻梗,事未洽。张纶为官公正,善理事,不惧权贵,不徇私情。因仕途险恶,他乞求归里。死后赠太子少保。著有《出巡录》、《宪台奏稿》、《棘台驳稿》、《敬亭文集》、《三使录》等。(宣城地区志)
宁国市
名称由来据《宋书·州郡志》记载:“宣城郡之怀安、宁国、安吴、临城皆云吴立,是孙权既分丹阳郡为新都,又分四县也。”宁国市名取吉祥语,《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长治久安。历史沿革宁国自东汉建安13年(公元208年)置县以来,至今已1800年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先后隶属吴、越、楚国地。秦属鄣郡。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属丹阳郡宛陵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分宛陵县南部置怀安县和宁国县,隶属丹阳郡。吴景帝时(258—263)改属故鄣郡。西晋太康二年(281),又分丹阳郡置宣城郡,宁国县属之。南北朝沿旧制。隋开皇九年(589),并怀安,宁国县入宣城县。唐武德三年(620)分宣城县复置怀安县、宁国县,属宣州。武德七年又并入宣城县。此后,怀安县再未设置。唐天宝三年(740)以原怀安、宁国二县地置宁国县,属宣城郡。五代十国时属宣州。北宋属宣城郡。南宋乾道二年(1166)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