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天成(明代戏曲家)
吕天成(明代戏曲家),简要介绍:吕天成(1580~1618)名文,字天成,一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
甘肃省-白银-靖远县吕恒
【吕恒】(生卒不详)原籍山东,明万历中迁居靖虏卫(今白银市靖远县)。明万历年间同知。万历40年(1612年),监收靖虏卫粮饷。靖虏卫地广民贫,恒深为忧虑,遂亲至黄河两岸实地勘察地形,见三角城一带土地连片,平旷可垦,且留有汉唐屯田古迹,引水有渠,灌田有畦,土地肥沃。恒奏请督抚允准开垦。42年,亲自规划,率领军民开垦三角城、蛇湾、寺湾、古城等地沿河80里水地265倾,旱地2413倾,年产粮4000石有余。44年后,连年大旱,安定(今定西市)、会宁饥荒,饿殍遍野,枕籍相望,唯靖虏卫粮食丰收,未曾饿死一人。恒以粮赈济安、会灾民。恒死后,百姓为其树碑立传,-。来源:白银市图书馆
河南-洛阳-新安吕谦恒
吕谦恒(1652~1728),字天益,号涧樵,新安仓头横山人,清雍正年间曾任光禄寺正卿。吕谦恒自幼勤奋好学,数十年苦读不辍,在他居室临窗的书案下足迹凹陷寸许,辅的地砖几乎磨穿。他虽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每次应考却屡试不中。据说,康熙四十五年,吕谦恒和儿子耀曾都参加了应试。一天中午,全家人都在用饭,忽有报子上门报喜,说是耀曾进士及第,耀曾媳妇非常高兴地向婆母禀告说:“你那儿子高中了。”婆母听后,看了眼又名落孙山的丈夫,一语双关地对儿媳说:“你喜,我也喜,我也不喜。”聪慧的儿媳知道婆母说这句话是让公爹听的,并不为意。正是因为这句激励的话,让本已无意功名的吕谦恒雄心勃发,他又苦读三年,终于在康熙四十八年(1790),已年近花甲的他才考中进士,被授为翰林编修,参与编纂《一统志》和《万姓通谱》。在翰林院诸多编修中,吕谦恒以其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而著称。因此,每逢典试,朝廷都少不了委任于他。康熙五十...
吕天成
生平明大学士吕本曾孙,诸生。父吕允昌,好戏曲。祖母孙氏,出自余姚横河孙氏,富藏书。从小博极群书,工诗词。二十岁初,就编剧上演,才华一时无二。代表著作剧作吕天成创作宏富,其作品数量至今不能完全确认。现知著有《烟鬟阁传奇十种》,有《神女记》、《金合记》、《戒珠记》、《神镜记》、《三星记》、《双阁记》、《四相记》、《四元记》、《二淫记》、《神剑记》。戏曲评论著作《曲品校注》、《双栖记》、《李丹记》、《蓝桥记》、《碎琴记》和《玉符记》等5种。杂剧代表作《秀才送妾》、《胜山大会》、《夫人大》、《儿女债》、《耍风情》《缠夜帐》、《姻缘帐》。署名“竹痴居士”的作品《齐东绝倒》等8种。闻名的《绣榻野史》是其少年时游戏之作。评论代表着《曲品》,是明代最重要戏曲理论和评论著作。《曲品》对前代中国戏曲做了当时最完整的收集整理和品评。品评了元朝末年至至吕天成生前各种传奇、散曲作家120人、作品230种。其中192...
吕天成
吕天成(1580~1618)名文,字天成,一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明余姚县城人,吕本曾孙。为诸生,兼工古文词。与王骥德深相交好出身官宦世家,在家庭环境的陶冶下,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师事沈璟,与王骥德过往密切,切磋砥砺,曲艺益加精进。祖母孙氏喜藏书,内多古今戏曲,因得饱览。父吕允昌好戏曲小说,与戏曲家汤显祖等交往。受家庭熏陶,幼即嗜曲。少年作小说《绣榻野史》、《闲情别传》,万历间刊行。及长为诸生,工古文词。20岁许已有剧目上演。所作传奇初尚绮丽,师事沈璟后风格为之一变,宫调字句平仄等守法甚严。著作甚多,戏曲论著《曲品》最负盛名,品评元末至当时传奇散曲作家120人、作品230种,其中192种首次著录,保存不少明代戏曲资料,另有杂剧8种,今存《齐东绝倒》,署名竹痴居士。吕天成对传奇创作强调"事真",但又"有意驾虚,不必与事实合",人物情节允许艺术虚构,但需合乎情理。同时,对戏曲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