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从矩,唐末避乱迁居江苏宜兴铜官。始迁祖十七世轮(字积四),明洪武初避乱迁居宜兴城北运河西之裴塔。 卷一像赞、谱序、源流考、裴氏受姓考、支派考、凡例、史志叙略,卷二簪缨录、裴氏始祖世系图、世系表说、小河谱序、小河世系图,卷三谱跋、祠碑记、祭田记、祠堂记、祭田引、谱引、凡例、祠规、家范、迁徙引、迁徙志、世系图、世表、传、人物赞、跋,卷四至十六世系图、世表,卷十七至二十传、寿序、赞、行状、行略、行述,卷二十一裴塔村史略、传、人物简介、后记。
江苏宜兴裴塔裴氏宗谱二十一卷(江苏宜兴)相关文献
江苏名茶-宜兴--阳羡雪芽
江苏名茶-宜兴--阳羡雪芽,"水是茶之母,壶为茶之父",故茶人多爱壶,尤以宠紫砂为甚。宜兴者,紫砂之原产
江苏宜兴梅家渎梅氏八修宗谱
江苏宜兴梅家渎梅氏八修宗谱,江苏宜兴梅家渎梅氏八修宗谱序 古人云:“木必有根,根固而叶茂;水必有源
江苏省-无锡-宜兴单锷
单锷(1031~1110),字季隐。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生,宜兴湖乡人。水利专家。他于嘉祐五年(1060年)中进士,终身未仕,专心研究吴地水利,在太湖沿边考察水道近30年,于元祐二年(1087年)完成巨著《吴中水利书》,3年后由杭州知府苏轼上报朝廷。他在书中认为:太湖为吴中水系的核心,治湖即治水之根本,主张对太湖应限制上游来水,疏浚下游水道,使水量的吞、蓄、吐在整体上大致平衡。这个思路对以后各代均产生极大的影响。
江苏省-无锡-宜兴湛然
湛然(711~782),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唐高僧,人因称之为荆溪大师,又称为“妙乐大师”。湛然俗姓戚,本业儒。17岁时始攻习佛学,20岁时求学于天台宗高僧玄朗,尽得其学说精髓;38岁时在宜兴静乐寺出家。玄朗圆寂后,湛然继承其全部经籍秘藏,住持天台国清寺,成为天台宗第九代师祖。他提出“无情有性”说,阐发天台宗教义,著有《止观大意》、《金刚碑》、《始终心要》、《法华玄义释签》等著作。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湛然圆寂。
江苏省-无锡-宜兴储欣
储欣(1631~1706),字同人。明崇祯四年(1631)生,宜兴人。他性嗜读书,博览经史,中举后未出求仕,以教授乡里终其一生,善作散文,有《在陆草堂集》10卷传世。他对唐宋散文作过全面整理,取“八大家”之说,添入李翱、孙樵而为“十大家”,辑成《唐宋十大家全集录》,计51卷,流传海内,后《唐宋文醇》即本于此。他又辑成《唐宋八大家》、《左传》、《国策》、《国语》、《史记》等选集行于世,以便后学入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