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辂,五代南唐时自钱塘(今属浙江杭州)迁庐陵(今江西吉安),归宋后刺吉州,葬吉水,为吉水始祖。始迁祖二十一世仲健(字怀岭),元至正十七年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湖北汉阳九真山西麓杨五岭。其子广先(字东川)由杨五岭复迁邑之花水港。 卷首遗像、凡例、宗约、家训与遗嘱、源流考、谱图序、旧序、新序,卷一图像、祖像图、家传,卷二祖庙、祭文、里居图、迁居表、缙绅表、宗派、统计表、乐捐表、职员表、跋,卷三世系图,卷四至十一世系表,卷末长生簿、归真录。
杨氏家志(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相关文献
湖北省-武汉-汉阳区朱鲔
朱鲔,字长舒,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人。公元22年(地皇三年)参加绿林军起义,为首领之一,绿林军分兵之后,与王匡北入南阳,号新市兵,称将军。公元23年(地皇四年),拥立大汉宗室刘玄为帝,刘玄登基后拜朱鲔为大司马,入长安之后,刘玄大封诸将为王,封朱鲔为胶东王,但朱鲔以汉高祖有约“异姓不得封王”,而没有接受封赏。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称帝,挥兵攻打朱鲔镇守的洛阳,朱鲔坚守数月,后在刘秀许诺不计前仇(朱鲔是杀害刘秀兄长刘演的主谋之一)之后,朱鲔投降,刘秀拜他为平狄将军,封扶沟候。人物生平投身绿林王莽末年,南方发生饥荒,走投无路的农民推举王匡、王凤做首领,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省大洪山),把这里作为根据地,继续发展队伍,对抗朝廷。被称为绿林军,朱鲔作为也率众参加了绿林军,成为绿林军首领之一。公元22年(地皇三年),发生了大病疫,于是各部分散引去。王常、成丹西入南郡,号为下江兵;王匡、王凤...
湖北省-武汉-汉阳区江蘩
江蘩,字采伯,号补斋,拔贡,清初湖广汉阳人。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任灵宝县令。当时灵宝田地荒芜,钱粮赋税奇重,人口逃亡过半,但荒地钱粮照旧征纳,造成历年积欠,民不聊生。江蘩实地考察后,单骑赴大梁(今开封市),三次呈文,获准免除正粮银九千余两。而后招集流散人口,劝农兴商,经过三年休养生息,民气复苏。继而创办桃林书院,重修黉富(学校),延揽人才。善断疑狱,尤以调陕州审槐树案,口碑百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主修《灵宝县志》四卷。又修复文庙、夏直臣祠、函谷关和南关城楼等,以重教化。治灵七载,政绩卓著。为此,邑民在县境内特建江公生祠多处。康熙二十五年升为侍御史,义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湖北省-武汉-汉阳区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南谿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巴女谣》写一巴女唱着竹枝歌,在“藕丝菱叶”的江边牧牛,“日暮还家”不愁会弄错,为什么呢?因为“记得(自家门口有)芭蕉出槿篱”。全诗写得十分活泼生动,巴女的可爱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人见人爱,从而使该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一十)。
湖北省-武汉-汉阳区梁宣
梁宣,字孔达,东汉汉阳人。东汉书法家。善草书。张伯英(芝)弟子,有名於世。《非草书、四体书势》。东汉赵壹《非草书》云:“梁孔达”慕张生(张芝)之草书过于希孔汛子,颜(颜回)焉。孔达写书以示盂颖(姜诩),皆口诵其文,手楷其篇,无怠倦焉。于是后拳之徒竞慕二贤,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为秘玩。”晋卫恒《四体书势》云:“姜盂颖,梁孔达。田彦和及韦仲将之徒,皆伯英(张芝)之弟子。有名于世。”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列梁宜书为下之上品,评曰:“擅毫翰,动成楷则,殆逼前良,见希后彦。”
湖北省-武汉-汉阳区谷未黄
谷未黄(1959~)原名胡盛瑞。湖北汉阳人。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起历任汉阳县水利工程侏儒团政工员,汉阳县侏儒镇文化宫乡土文学社理事长,汉阳县文化局干部,武汉市汉南区文化馆文艺部主任,湖北省消委《消费者之友》杂志记者,武汉金银湖实业集团党委办公室宣传科长,长江日报社《文化报》、记者。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诗集《初潮》、《谷未黄乡村诗选》、《谷未黄通俗诗选》、《青春十一行——偷来的天堂》、《爱情十行——月亮遗址》,散文集《一只老鼠的谈话》。作品曾获《时代文学》1997年全国诗歌大奖赛二等奖,中国记者杂志社全国晚报“我看回归”征文二等奖。连续四年被武汉市东西湖区委授予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