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易亨

易亨

易亨
易亨简介资料
易亨相关文献
路易六世·亨利·德·波旁
生平他是上任孔代亲王路易五世的独子,路易十六的堂弟。孔代家族是波旁王室的旁支,在受封为亲王之前,他以昂吉安公爵、波旁公爵为人所知。1818年承袭为亲王后,他的敬称成为殿下。1770年,路易六世和远亲奥尔良的路易-玛丽·泰雷莎(英语:Bathilded"Orléans)结婚,她是未来法国君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姑母。1772年两人生下儿子路易·安托万·亨利·德·波旁(英语:LouisAntoine,DukeofEnghien),但两人的婚姻并不愉快,因此1780年两人仳离,而路易不曾再娶。1804年法国保皇党刺杀拿破仑失败,拿破仑下令派兵出境到德国,绑架路易十六可能的继承人路易·安托万;后者在文森城堡被以叛国的名义处死,没有后嗣。他的死亡震惊了欧洲王室,促进反法同盟的形成。1815年波旁复辟后路易六世回到巴黎,并在1818年将一位在皮卡迪利街相识的女子苏菲亚·窦伊(英语:SophieDawes
查看全文
亨利·路易·勒夏特列
生平勒夏特列的外祖父是个建筑师,对改进水泥的性能有很大兴趣。勒夏特列的父亲路易·勒夏特列是法国化学家、矿冶工程师,曾发展了从铝土矿中生产铝的工业过程,当过法国矿务总监。还领导过在法国、西班牙和奥地利修建铁路,大力推进铁路运输的发展。勒夏特列有一个姐姐玛丽和四个弟弟路易(1853–1928),阿尔弗雷德(1855–1929),乔治(1857–1935),安德烈(1861–1929)。母亲家教严格,勒夏特列小时候必须按时起床、完成功课和任务、吃光盘子里所有的食物。这影响他一生都严格遵守法律和规范。勒夏特列的父亲对他们影响非常深,勒夏特列还记得,著名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发现肌酸)和让-巴蒂斯特·杜马曾到他家作客,激起了他科技的热情。后来勒夏特列五兄弟全都选择了科学技术的职业。1869年勒夏特列从霍林学院(英语:Collège-lycéeJacques-Decour)毕业后,进入巴黎综合...
查看全文
光时亨
生平光时亨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授四川荣昌县知县。征召入京师,在左掖门御前廷对。光时亨慷慨陈词,认为“近事之误,莫如抚贼”,主张“布大信以倾贼党”,将乱军中剽悍者,招募为兵,将乱军中携裹之饥民,安置归农。官兵、刑二科给事中。半月之间,上疏百余封,弹劾权贵、建言军国大事,又请求免除老家桐城漕粮。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陷大同,京师震动。词臣李明睿倡议南迁,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反对,并指使光时亨激烈谏阻,坚决主张固守京师。四月,京师陷落。城破之时,光时亨兴御史王章巡守阜成门,王章被杀。《桐城耆旧传》称,光时亨摔断左腿,爬进尼姑庵自缢获救,又与御史金铉同投御河,金铉身死,光时亨再次为人救起。而《甲申传信录》等野史则称时亨开城迎降,留任兵科谏议(给事中)李自成败,光时亨南归,至宿迁被大帅刘泽清派人关押。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朝廷权臣马士英称:“给事中光时亨力阻南迁...
查看全文
参看易经百家姓
查看全文
贲亨
贲亨:元代宣武年间的将领,处州路管军万户。出生入死,因为军功,升到大将军。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重庆万州赓公支系瀛瑄支《易氏族谱》(网络版)
重庆万州赓公支系瀛瑄支《易氏族谱》(网络版)
清朝“湖广填四川”期间,大约在康熙末年或雍正初年期间的1720年前后,瀛瑄之子士榜与子胜义、胜强、孙鸿才等子孙3代10多人一道,从湖南徙入四川万县大周里五甲高梁铺(今重庆万州区高梁集镇所在地),先暂居在高梁驿道后的大石坂(现高梁铺后街),其后士榜公插占今高梁镇杨金社区二小区寨子岩、胜义公插占今高梁镇长春村2组寨湾、胜强公插占今高梁镇新店村8组王河坝等地,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迁居布局。同时,瀛瑄三子士干公,还分迁至四川开县平安乡(今重庆开州区南门镇)一地落籍定居,后此地以易氏为名曰易家沟;在“秉”字辈时,因火灾至屋财全失,举家转迁至相邻的本县善字乡雷坪村(今重庆开州区岳溪镇雷坪村)并至今。 多年后,士榜回原籍,将瀛瑄的骸骨迁葬至高梁铺水井湾(今高梁镇政府大门左侧院墙,遥对马鞍寨方向)。就此,本家支在高梁铺乐业生理而成,并绵绵瓜瓞至今已至“懋”字辈,且尊瀛瑄为始祖、士榜为始迁祖。   按本家支所传,今清楚的前4代祖辈瀛瑄→士榜→胜义→鸿才之名讳,与万州分水衍兵现保存其曾祖母张氏于民国戊辰年(1928)去世后做道场时所撰写的经单簿(以下简称《分水经单簿》)、万州高梁枧槽梁永成(衍藩)于2003年编著的《易光瑞家谱》(以下简称《易光瑞家谱》)中的有关世系记载,都能一一作对应。以此,印证了本家支现清楚的前4代祖辈名讳具实,也印证了本家支的始祖亦瀛瑄。 以下为明晰本家支世系,将对徙入高梁铺至今的各代,按宗派依次往下以代为记,即:一代为始祖瀛瑄“应”字辈,二代为始迁祖士榜等“年”(士)字辈,三代为胜义、胜强等“承”(胜)字辈,四代为鸿才等“鸿”字辈,五代为“显”(大)字辈,六代为“光”字辈,七代为“秉”字辈,八代为“忠”字辈,九代为“善”字辈,十代为“法”(衍)字辈,十一代为“继”(绍)字辈,十二代为“宗”(崇)字辈,十三代为“长”字辈,十四代为“懋 ”字辈。 由于诸多原因所致,本家支部份史实失传,原有族谱散失今又寻找未果,致家支世系出现缺失断代等问题,主要是:一代瀛瑄公生居卒葬以及二代士榜、三代胜义与胜强、四代鸿才等祖孙3代多人于何时从何地徙入高梁铺失考,部份族裔在三至七代“承(胜)鸿显(大)光秉”5代中有部份祖辈名讳未详等。对此,本着尊重历史、敬畏历史、还原历史的精神,从对祖宗、对后代负责和忠于史实、不乱宗系、正本清源的原则出发,以重庆万州分水、高梁胡家、三清三块石三本经单簿和“光瑞家谱”及族贤口述史为主线,以湖北咸丰手抄三修谱补谱一和印刷版澧阳三、四、五修谱为考证依据,尝试还原本家支人文历史。   本家支徙入高梁铺至今,在清朝至民国时期的200多年封建社会中,前几代祖辈在前100多年里,前赴后继的筚路褴褛之艰苦创业,大约在1850年代前后,族裔在寨子岩、寨湾、王河坝等地和高梁铺场镇上,已拥有相当数量的土地田产和工商贸易产业,成为这里富甲一方的族旺业兴之大家族之一;后几代祖辈在后100多年里,继往开来的开拓创新之奋发图强,发展与守业齐头并进,族旺业兴进一步得以升发,一直延续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间,在族裔们的捐助下,本家支还置办了一些公产,主要有:在寨子岩易家院子东北面的10多石公田,在寨湾的9石公田,在高梁铺场镇上的10数间门面公房等,并在高梁铺场后修建了易氏宗祠。同时,族裔们秉承耕读传家理念,注重家风家教传承,家支中男丁女口,基本都接受了几年私塾及新学的教育,而且在农工商贸、文化教育、社会事务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名流雅士。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新时代、新体制下,族裔们顺应社会的发展变革,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在各行各业里奋发向上的砥砺前行,且谋富强、图发展、重教育成为本家支新的行为主流和前进方向,其中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先后成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处科级领导、基层组织干部、科研院所专家、高等院校教授、中小学校高级教师、专业技术方面工程师与技师、三农产业和工商实体经济组织业主等,重铸起了本家支新的荣光。 本家支徙入高梁铺至今,随着人丁繁衍的开枝散叶,先后生息繁衍后裔已2000余,并形成为若干分支,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大家族。在开枝散叶与族旺业兴及社会的发展变革之中,部份族裔先后又徙出了寨子岩、寨湾、王河坝几地,有的移居至万州分水、落凼、城区等地,有的移居至现重庆奉节、梁平、主城等地,有的移居至现外省四川成都、达州、眉山、攀枝花、雅安和云南昆明、江西南昌与广东深圳、广州等地。就此,瀛瑄后裔遍及于天南地北。但是,无论瀛瑄后裔现在身居何处,高梁铺永远都是本家支所有族裔的祖居地! 关于高梁铺:清朝至民国前期,隶四川万县大周里五甲所属;民国廿七年(1938),转隶四川万县石马镇所属(石马镇,1941年改石马乡,后改李河乡、李河镇);民国卅四年(1945),四川万县析石马乡部分区域建高梁乡于此,隶四川万县高梁乡所属;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转隶川东行署区万县高梁乡所属;1952年,复隶四川万县高梁乡所属(高梁乡,1958年改高梁公社,1983年复高梁乡,1992年改高梁镇);1992年,隶四川万县市天城区高梁镇所属;1997年,转隶重庆万县区天城管委会高梁镇所属;1998年,隶重庆万州区天城管委会高梁镇所属;2000年,隶重庆万州区天城开发区高梁镇所属;2005年至今,隶重庆万州区高梁镇所属。历史上,高梁铺是下川东地区往成渝地区及出川往西与北方地区、川东北地区出川往东与南方地区及往鄂西、湘西、黔东等地区的陆路交通要道上一商贸集散地。同时,高梁从建乡至改镇至今,除1952—1956年之外,高梁乡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地都在高梁铺。现在,高梁铺距万州城区约10公里,距万州高铁站万州北站约13公里,距G42高速公路高梁出入互通约4公里,G318国道从此处通过。
浏览:0
易家族谱
易家族谱
浏览:0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11-14冊
原书: 中湘易家塘 : 忠裔堂, 民国21[1932].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 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受姓始祖 : (春秋) 甲,其先食采于易水,因受姓焉. 始祖 : (东晋) 易雄,字兴长. 迁潭始祖 : (明) 易仲钊.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书衣题 :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 江西庐陵
浏览:100
7.易氏家乘 [卷数杂异], 亨字卷1-2, 1225-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序. 残存7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缺卷许多. 资料多处不连贯. 部分序撰于清同治7[1868]. 受姓祖 : 恺公. 毕公万之后. 食采于易,因受姓焉. 世居山西阳曲县. 太仓祖 : (汉) 易仁福. 居苏州府. 入楚祖 : 易万年. 仁福公之孙. 由太仓迁湖南长沙府浏阳县. 海昏祖 : 易开,字必先. 一世祖 : (唐末) 易优,字子游. 自海昏迁瑞昌塘湾. 宗祖(8世) : 易干,字子裕,行五. 黄冈始迁祖(14世) : (宋末) 易九三. 时礼公第四子. 优公十四世孙. 由瑞昌迁湖北黄冈. 九三公下二子 : 易友仁,行八二 ; 易友义,行八三. 派衍 : 道为时德寿中世, 继用孚原以淑成. 三思懋尚存弘庆, 希传延有可期行.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11-14冊
原书: 中湘易家塘 : 忠裔堂, 民国21[1932].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不得复制. 本微卷缩小42倍率, 请用高度放大阅读机. 受姓始祖 : (春秋) 甲,其先食采于易水,因受姓焉. 始祖 : (东晋) 易雄,字兴长. 迁潭始祖 : (明) 易仲钊.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书衣题 : 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 江西庐陵
浏览:100
易氏家叶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1942]合修(三畏堂承印). 存18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似有缺卷. 各派分卷繁杂. 受姓祖 : 恺公. 食采于易,遂受姓. 世居山西阳曲县. 一世祖 : (唐末) 易优,字子游. 自海昏迁瑞昌塘湾. 四大郡祖 : (汉) 易仁珍(居应天府六合县) ; 易仁祥(居徽州府休宁县) ; 易仁禄(居镇江府丹阳县) ; 易仁福(居苏州府太仓县). 优公七世孙(7世) : (宋) 易金,字淑宝,行七. 环公长子. 生三子 : 易干,字子裕,行五(分祖黄冈) ; 易(言贵),字子忠,行十七(分祖浠水) ; 易旺,字子隆,行三(分祖湖南). 浠水始祖(15世) : 易元英,字诚甫. 生二子 : 易五九,字叔全(荷荡湖分祖) ; 易七三,字脱(泉塘庙分祖). 黄冈始迁祖(14世) : (宋末) 易九三. 时礼公第四子. 优公14世孙. 由瑞昌迁湖北黄冈白云. 下有二子: 易八二 ; 易八三. 麻城白杲始祖(19世) : (元) 易庆一. 固始始祖(20世) : 易鉴,字初复,号云庄. 迁河南固始. 生三子 : 易经 ; 易纬 ; 易纪. 商城始祖 : 易纲. 由湖北黄冈迁至商城. 生五子 : 易允恒 ; 易允泰 ; 易允恭 ; 易允俊 ; 易允江. 派衍 : 道为时德寿中世 继用孚原以淑成 三思懋尚存弘庆 希传延有可期行.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浠水县 ; 及河南省固始县, 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