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任氏宗谱, 7, 卷3: 任家墩 天秩恕公二房 10世明基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知堂, 民国36[1947]续刊.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缺卷13.
编修者 : 任祖安,字春山,号森庵 ; 任本昭,字葆民,号苏 ; 任嗣黄,号子纯 ; 任起华,字步瀛 ; 任绍经,字贒臣 ; 任敬智,字次舟.
受姓祖 : 禺阳. 黄帝第14子. 封于任,遂以任为姓.
黄冈始祖 : 任显,字文鉴. 由江西迁居黄冈庶安乡彭城畈.
文鉴公下三子 : 任光祖 ; 任光国 ; 任光宗. 子孙析置任家墩,江夏招贤里,河南畈,吉毛湖南岸,三里桥 ; 及四川省等地.
文鉴公下派祖(6世) : 任天秩(光祖裔) ; 任天爵(光国裔) ; 任天哲 ; 任天琳 ; 任天祥 ; 任天叙(四公皆为光宗裔).
天秩公下三分祖(9世) : 任忠,字贞仲 ; 任恕,字重民 ; 任惠,字养民.
恕公下五子 : 任士模,字公毕(长房) ; 任明基,字公衔(二房) ; 任麟,字皇任(三房) ; 任士材,字普须(四房) ; 任启师,字复若(五房).
惠公下五子 : 任士极,字维皇(长房) ; 任士梅,字春先(二房) ; 任士柱,字抵若(三房) ; 任士桢,字维国(四房) ; 任士祝,字韶若(五房,后迁河南不详).
新洲始祖 : 任朝俸,字耀如. 由黄州迁居新洲泛任家河.
朝俸公下三子 : 任光策,字宗仁 ; 任光第,字宗俊 ; 任光简,字宗杰. 子孙析置任家河,富家渡,黄龙岗,及任家榨等地.
朝俸公下派祖(9世) : 任尚节 ; 任添仕 ; 任尚尧 ; 任尚志 ; 任尚舞,原名庭凤 ; 任尚簠,字绍泰 ; 任尚富 ; 任尚元 ; 任尚古 ; 任尚义 ; 任尚位 ; 任尚胤 ; 任尚干 ; 任尚书..等.
合派语 : 庭选家骥 曰惟贤良 辉先裕后 大典遐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新洲县 ; 及四川省云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9.刘氏宗谱, 9, 卷9: 世系 世传 二分 自敏 14世士任公起, 193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藜照堂重刊, 民国22[1933]年三修. 存18册 : 插图, 世系表.
修谱人员 : 刘基金,字清和 ; 刘绍铎,字金台 ; 刘绍焮,字步兴 ; 刘大鑫,字金品 ; 刘大四,字鸿儒 ; 刘炳南,字楚雄 ; 刘大远,字秀臣 ; 刘大吉,字惠臣 ; 刘廷念,字御卿.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1&16.
一世祖 : (明) 刘元弼,箓名道晟 ; 刘元魁. 兄弟自江西紫溪迁居黄冈永宁乡马鞍山之西土门㭰上屋湾.
元弼公下二分(5世) : 刘永昌(一分) ; 刘永科,箓名玄明(二分).
元魁公下一分(5世) : 刘永太, 刘永元(三分) .
永昌公下二支(8世) : 刘邦翰 ; 刘邦英(下二子 : 刘自俊 ; 刘自仲).
永科公下房祖(9世) : (明) 刘自唐,字愤生 ; 刘自敏,字鲁生 ; 刘自彻,字解生.
永太公下房祖(9世) : 刘自贤 ; 刘自和 ; 刘自永,字吉之(徙居吕杨城桂花庄) ; 刘自忠,字大生.
永元公下房祖(9世) : 刘自美 ; 刘自秀 ; 刘自贞. 皆邦启公之子.
邦翰公生四子(9世) : 刘自通(下一房 : 刘应鲁,字登儒) ; 刘自晓(止) ; 刘自长(下一房: 刘应高,字可升) ; 刘自青(止).
自唐公生五子(10世) : (明) 刘应煌,字伯亟 ; 刘应炜(子孙迁上巴河) ; 刘应灿(止) ; 刘应焻,字幼凾,号矩炎 ; 刘应𪸩,字只凾.
自敏公生四子(10世) : (明) 刘应琇,字公实(居刘栱屋) ; 刘应球,字序贻 ; 刘应琳,字友琰 ; 刘应琛,字友章.
自彻公生五子(10世) : (清) 刘应仁,字友德(居陶家山) ; 刘应义,字友宜 ; 刘应礼,字有和 ; 刘应智,字友达 ; 刘应信,字友实.
自和公生二子(10世) : 刘应鸣,字显甫 ; 刘应尚(随母居杜家坳).
自永公生三子(10世) : 刘应聘,字朋举 ; 刘应奇,字文举 ; 刘应祥,字容举.
自忠公生三子(10世) : (清) 刘应昌,字绪周 ; 刘应征,字希位 ; 刘应泰.
自美公生六子(10世) : 刘应泰,字期安 ; 刘应元,字圣三(迁麻城) ; 刘应达,字德扶(迁四川) ; 刘应举,字孝文 ; 刘应周,字纯希(迁四川) ; 刘应宗,字建先.
先字派行 : 应启宗士世 明基绍大廷 炳时宏尚道 光汉祚思承.
新字派行 : 礼乐从先进 诗书裕后昆 文章华帝国 忠孝达升平.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三修谱
14.熊氏宗谱, 14, 15本: 二分卷4, 志任 长沅 三分卷1思应 玘公起世传,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民国36?[1947?]年. 存40册: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出版日期不详. 谱序撰于民国31[1942]年. 最后记事日期为民国36[1947]年.
注 : 本谱不全. 缺本第4, 16, 及19.
远祖 : (商末) 鬻熊, 高阳苗裔. 周文王赐姓熊.
黄冈始祖 : (元明之际) 熊彦诗,箓名善卿,行一. 洪武初自江西饶州鄱邑迁湖北黄冈,立户邑下伍乡滠河村.
一分派祖(5世) : 熊贞三,行一思,字忠(居白河) ; 熊贞二十四,行二,字思贵(居新洲).
二分派祖 : 熊贞六 ; 熊贞十三 ; 熊贞十四,行三,字玠.
三分派祖 : 熊贞三十三, 行五,字思应(居汪集) ; 熊贞三十五,行三,字泰(居熊园) ; 熊贞十,行一,字裕(居紫山).
四分派祖 : 熊三十二,行四,字思宪(居庙湾).
五分派祖 : 熊贞五,行二,字珏(居中湾).
六分派祖 : 熊贞十五,行一,字思源(居吕庙).
七分派祖 : 熊贞十七,行一,字珍进 ; 熊贞九,行一,字礼.
八分派祖 : 熊贞二十八,行四,字详(祥)[居四庄].
九分派祖 : 熊贞三十四,行二,字思温.
十分派祖 : 熊贞二十五,行一,字思亮(居张店).
排行字第(1-21世)似为 : 彦元亨利贞大日 子车梦天志正长 国家养士得才良.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熊氏创修通谱
袁氏七修譜弁, 3, 卷1之2-1之3_ 光五郎祖 細二公派 志器戶 有四20世任德公起世系, 194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2[1943]刊. 合8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汚渍破损, 及缺卷10.
江西远祖 : (唐) 袁天纲,字晦亭. 原籍四川成都,后迁江右吉州府泰和县. 为江西发源之祖.
南迁入楚祖 : (唐末) 袁广五郎,字道求. 避黄巢乱,徙湖南潭州茶陵东山,即今东山袁家.
道山祖 : (宋) 袁必清,字时峰. 广五郎公孙. 由茶陵迁湘乡之长乐乡,居十七都营田道山,即今湘乡之袁家坝.
土桥祖 : 袁公亮,讳照. 必清公第三子. 由道山分居宁乡土桥.
案山宗祖 : (宋) 袁伯庸,字拔德. 亮公之子. 神宗时由土桥迁本邑状元乡,居金城里案山麒顾坪.
新化始迁祖(1世) : (宋) 袁光五郎,字衍相. 伯庸公第五子. 因案山人稠地狭,于靖康年间徙宝庆新化县南,居古高平永宁乡上二都侯田石鼻头(今长沙巿新化县). 下分十七户.
注 : 清康熙以前旧谱俱尊天纲公为第一世祖. 至乾隆合修谱,头以光五郎公始迁新化,改尊为第一世祖.
洋晚户基祖(14世) : 袁洋晚. 由侯田移居采莲啣凤塘.
道然户基祖(12世) : 袁道然. 为梦松公长子. 世居侯田. 与梦良公裔通称道然户.
金孙户基祖(13世) : 袁金孙 ; 袁能孙. 以名纪户顶本都三甲里递. 金孙无嗣,其弟能孙裔承户. 世居小江之桐木山,今徙罗洪梅花山等处.
志潮户基祖(13世) : 袁志潮,行晚二郎 ; 袁志惠,字政裕. 以名纪户里递列永宁上二都十甲. 志潮无嗣,以其弟志惠之裔承户.
丙户基祖(14世) : 袁德新. 为7世祖松秀公裔. 由金滩徙口前屋前枃霸大坵.
重要支祖(12世) : 袁伯荣,字世华,行尚四郎(徙居茶山) ; 袁伯奇,字士清,行尚七郎 ; 袁伯春,字应时,行尚晚郎 ; 袁伯玉,字世宝,行尚十一郎 ; 袁伯举,字世贤,行尚十二郎 ; 袁伯秀,字世进,号朋继,行尚十四郎 ; 袁伯才,字世可,行尚十三郎...等.
伯荣公下四子 : 袁德孙,字清叔,行重一郎 ; 袁继孙,行仲一郎 ; 袁添孙,字和叔,行重十九郎 ; 袁仲孙,字叔明,行重三十郎.
成户基祖(13世) : 袁德孙 ; 袁继孙. 其裔与伯奇公裔通称为成户.
朋成户基祖(15世) : 袁克成,行成八郎 ; 袁克政,行成十六郎 ; 袁克致,行成五十四郎. 皆为添孙公之孙. 三房共称桃林朋成户.
气成户基祖(15世) : 袁克敏,行成二十二郎. 为添孙公之孙. 其裔由桃林迁居岭背,又迁乌石. 称乌石气成户.
伯春公下四子 : 袁汉淑,讳元孙,行元一郎(由高坪迁居山背,下五子 : 袁志忠 ; 袁志谅 ; 袁志厚 ; 袁志彬 ; 袁志眸) ; 袁仁叔,行元二郎 ; 袁礼叔,字朋孙,又字元桂,行元三郎 ; 袁庆叔,字元宝,行元四郎.
显户基祖(14世) : 袁志忠,行至十一郎 ; 袁志谅,行二十五郎 ; 袁志彬,行三十二郎 ; 袁志眸,行三十四郎. 与仁, 礼, 庆三公裔以显纪户里递列大阳七都一甲.
克铭户基祖(15世) : 袁克铭,行成三十二郎. 志厚公长子. 下分四房 : 袁必纯 ; 袁必善 ; 袁必浩 ; 袁必濬.
志器户基祖(14世) : 袁志器,字子良,行至三十五郎. 为伯玉公孙.
伯秀公下二子 : 袁招孙,字进叔,行重十六郎(下三子 : 袁志受 ; 袁志春 ; 袁志初) ; 袁隆孙,行重二十一郎.
朋继户基祖(15世) : 袁克朝,行成六十郎 ; 袁克章,行成六十二郎. 皆为志初公之子. 以伯秀公号朋继纪户.
克斌户基祖(15世) : 袁克斌,行成四十八郎 ; 袁克宝,行成五十一郎. 皆为隆孙公之孙. 克斌无嗣,以其弟克宝裔承户. 与招孙公长子志受公裔,通称克斌户.
洪孙户基祖(13世) : 袁洪孙,行京一郎. 伯才公第三子. 世居小江.
岳户基祖(18世) : 袁宗岳. 为佑卿公长子. 与其弟袁宗荣, 伯父袁茂卿, 袁寿卿公裔, 及袁克庆公裔, 皆为伯才公第五子昌孙公裔. 通称为岳户.
忠良户基祖(14世) : 袁忠良,行福五郎. 为伯有公孙. 下分三房 : 袁文质 ; 袁文菖 ; 袁文贞.
志通户基祖(14世) : 袁志通 ; 袁志达 ; 袁志定 ; 袁志敏. 皆伯松公孙. 志通公以名纪户里递列永宁上二都,后至第9世失传. 其弟达, 定, 敏三公裔承户.
添庆户基祖(6世) : 袁添庆. 光三郎公6世孙. 世居前寨及金字山等处.
注 : 始祖光五郎公迁侯田后, 其兄光三郎公次子发顺继来立业前寨, 即今添庆户, 合为十八户.
注 : 卷三中里居及迁徙详记各户孙裔分居地, 以及外徙湖北, 陕西, 四川, 贵州, 云南, 广西等地.
旧班派(16-75世) : 必仲允有任 仁义礼智信 文章华国珍 家士愈名盛 敦伦辉祖泽 积德致和祥 代启英才裔 诗书锡福长 高平肇先绪 新化庆繁祉 雍穆笃宗亲 忠孝肃纲纪.
新班派(36-75世) : 叙伦辉祖泽 积善致和祥 培英育贤裔 来兹锡福长 高平绍先绪 新化庆繁祉 雍穆笃本支 孝弟肃纲纪.
散居地 : 湖南省新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