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镇江地区家谱。存卷载张村、草堰、麻巷、青阳铺等支世表,自宋至明万历间。存卷四。书名据版心题。
张氏族谱(江苏省)相关文献
江苏省-苏州张稷
张稷(451—513),字公乔,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永子。张瓌弟。南齐武帝永明中,为剡县令,入为太子洗马,转护军司马,寻为本州治中。明帝时迁平西司马、宁朔将军、南平内史等。永元末,征为侍中兼卫尉。入梁,任侍中、左卫将军,迁大司马左司马、散骑常侍、中书令,封江安县侯。又为侍中、国子祭酒,领骁骑将军,迁护军将军、扬州大中正,以事免。后任度支尚书、前将军、祠部尚书,转散骑常侍、都官尚书、扬州大中正,出为散骑常侍、将军,吴兴太守,进号云麾将军,征尚书左仆射。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安北将军、青冀二州刺史。会北魏犯朐山,进号镇北将军。来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苏州张温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刻意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重建两国关系。他在蜀汉表现出色,得蜀汉朝廷重视。回东吴后不久,被调进豫章的军队,事业上再无进展。孙权一方面介怀他出使蜀汉时称颂蜀汉,又嫌他声名太盛,恐怕张温不会尽忠地由他任用。当时正好碰上暨艳事件,暨艳是张温引荐的臣子,但他滥用职权,升迁评定等只看自己喜恶。事件被揭发后暨艳及同党徐彪都。孙权见此,于是以张温与暨艳、徐彪等人多有来往而下罪张温,后更将张温发还到家乡吴郡。将军骆统曾上书为张温辩解,但孙权不理会。六年后,张温病逝。名闻州郡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他的父亲张允,因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显扬州郡,任孙权的东曹掾,随后去世。...
江苏省-常州张守
张守(1084-1145),字子固,又字全真。常州人。南宋抗金名相。幼时家贫,惜书勤读,聪明过人。北宋崇宁二年(1103)进士,先后任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宣德郎、监察御史,因母丧去职。南宋建炎元年(1127)冬,召还,赐五品服。建炎二年,金兵自东平南下,他3次上疏,陈述关于防淮、渡江利害等6个问题的意见,主张兵分四路,抵抗侵犯淮水一带的四路金兵;并要求以选将治兵为当务之急。时相黄潜善、汪伯彦不听,反而借故将他调出京城。建炎三年正月,他回到京城,上书说“金人必来,要求早作准备”。高宗改变态度,任他为起居郎兼直学士。二月,金人果然渡淮南犯,高宗从建康(今南京)去临安(今浙江杭州),罢去黄、汪二相,任他为御史中丞。三月,他上书道,苗、刘之乱是由宰相朱胜非未能预防所致,应罢官。四月,胜非罢官。五月,高宗赴建康,途经常州时,任命张浚为宣抚处置使。出镇陕蜀。宰相吕颐浩与张浚合议,拟请高宗先去武昌再去...
江苏省-苏州张绪
张绪(422—489),字思曼,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裕孙。张永、张岱长兄张寅子。举秀才。南朝宋明帝时为本州大中正,迁司徒左长史。后转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寻兼侍中,迁吏部郎,出为吴郡太守,迁祠部尚书。复领中正,迁太常,加散骑常侍,再迁太祖太傅长史,加征虏将军。南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任中书令、散骑常侍,寻加骁骑将军。四年(482),初立国学,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常侍、中正如故。武帝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官终国子祭酒、光禄、师、中正。卒赠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卒谥简子。来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苏州张瓌
张瓌(?—505),字祖逸,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张永子。南朝宋时,历官至散骑常侍、骁骑将军等。父丧还吴。响应萧道成(即齐高帝),斩杀吴郡太守刘遐,因功被授予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封为义成县侯,食邑千户。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任侍中,加领步兵校尉。次年迁都官尚书,仍领步兵校尉。出为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四年(482),任度支尚书。至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任给事中、光禄大夫等,后任平东将军、吴郡太守。梁初复为光禄大夫。梁武帝天监四年卒。来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