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忠,明代人。清代人孙奇逢出于是族。载草堂兰谱三卷、复学本末一卷、诏旌纪一卷、先嬍录一卷、永思录一卷。书名据书衣题。
[孙氏]孝友堂家乘七卷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简介资料
[孙氏]孝友堂家乘七卷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相关文献
湖南祁东《陇西家乘》(孝友堂)
湖南祁东《陇西家乘》(孝友堂),湖南祁东《陇西家乘》(孝友堂)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7-11
堂号郡望-孝友堂
堂号郡望-孝友堂,无锡蓉湖张氏(孝友堂)世系一、先世源流考:平生辅晋开国司空,壮武公华华生少子韪。
铅山孝友堂里的费氏家风
“树德为本,孝友传家”。是铅山横林费氏的家规,其有个共同的堂号:孝友堂。德以兴业,学以兴家令人惊奇的是,这支费氏从元未避乱到铅山,从一穷二白的逃荒者只历五代,就以科举名世,到第六代创“叔侄同榜”、“兄弟共科”的佳话。第一代叫费有常,因避红巾之乱,迁徙到铅山横林筑茅屋而居;第二代费广成,二岁父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三岁挑起货郎维持生计,十八岁拆茅棚起高楼,娶妻生子,侍奉亲娘与岳母颐养天年;第三代有兄弟二人,兄长费荣祖一人承父业经商,弟费荣迪读书考取秀才,费门始开耕读风尚,济困扶贫,以德待人;第四代费应麒以德行事,在含珠山创私塾,请名师授业;第五代费瑄于成化十一年中进士。到第六代,兄弟五十人,八人登科,其中费宏高中状元。至此,费氏名播江佑,而成科第世家。勤劳致富,以德惠邻,力志办学,教化子孙。守德,施仁爱以聚人气;行孝,树榜样以聚力量。一个家族就这样兴盛,费氏“树德为本,孝友传家”不仅传播乡里...
大友义乘
略历在天正17年(1589年)受秀吉下赐丰臣姓。文禄2年(1593年),父亲义统在文禄之役中因为敌前逃亡的失态而触怒秀吉,于是大友氏被改易。身为嫡子的义乘受到被加藤清正幽禁的处分。在翌年蛰居地更变为德川家康的领地江户牛込(现今东京都新宿区)的屋敷。义统在石垣原之战败北并被幽禁在常陆国宍户的庆长5年(1600年)期间把大友氏的家督传给义乘。因为自古就是名家的关系,于是以高家身份仕于德川氏。因为长男义政早死,于是继承者是次男义亲。根据耶稣会流传的资料记载,义统的儿子在1587年3月受洗并有“フルゼンシオ”的洗礼名,但是此人身份不明。相关条目大友氏
文化铅山--孝友堂里的费氏家风
费宏(1468年3月20日-1535年11月14日),字子充,号健斋、鹅湖,晚年自号湖东野老。江西广德府铅山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费宏费宏自幼聪慧好学,十三岁于童子试为文元,十六岁于乡试中解元,二十岁中殿试状元,授翰林修撰。明武宗时入阁,累授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明世宗时两次入阁,担任首辅,加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嘉靖十四年(1535年)去世,年六十八。获赠太保,谥号"文宪"。费宏少年聪慧,有济世之练达才干。仕途虽经曲折,然始终以高风亮节,与杨廷和、杨一清等辅治天下,深受君主倚重,为百姓称赞。壹:德以兴业,学以兴家费氏从元未避乱到铅山,从一穷二白的逃荒者只历五代,就以科举名世,到第六代创“叔侄同榜”、“兄弟共科”的佳话。第一代叫费有常,因避红巾之乱,迁徙到铅山横林筑茅屋而居。第二代费广成,二岁父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十三岁挑起货郎维持生计,十八岁拆茅棚起高楼,娶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