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崇安吴氏家录一卷(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崇安吴氏家录一卷(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始迁祖源,字开之,唐代人。书名据书衣题。
崇安吴氏家录一卷(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简介资料
崇安吴氏家录
一册
抄本
吴竹玙
线装
相关人物
崇安吴氏家录一卷(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相关文献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柳宜
柳宜,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淳化三年(992年),柳宜通判全州,柳永被安置于福建崇安。至道元年(995年)回到汴京。父柳崇,以儒学名。子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永少时流连于汴京,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南唐灭于北宋后,柳宜身为降臣入宋,由于南唐曾经抵抗过北宋,所以南唐的一帮君臣都过得胆战心惊。对新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更是小心翼翼,惧怕万分。柳宜也由此更加对旧主李煜念念不忘,特别是李煜在诗词方面的造诣,颇负才情的气质更是为之钦佩不已。受父亲影响,柳永的性格多显其柔弱的一面。当然在这种环境中也逐渐地增加...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或987年,任城;史无明确记载)。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翁藻光
翁藻光(844~928),建安县崇安场吴屯乡人。河西节度使翁承钦之子。幼年喜在寒冬季节扣冰沐浴,出家后,人称扣冰和尚,死后称扣冰古佛。相传翁母临盆前,梦僧人持钵求宿。翁藻光在襁褓中见佛像即开口嘻笑。唐大中十年(856),他13岁时要求出家。父母以为应验梦境,送他到吴屯清潭寺,拜释行全为师。他“刻苦清修,钻研佛典”。咸通八年(867),翁藻光“精通经学,举有司,得度牒,落发受戒于福唐(今福清)。”(《古佛全传》)唐乾符五年(878),翁藻光云游四方,参拜名僧雪峰禅师,在江西鹅湖寺与住持□□禅师研究论文,探讨佛教宗旨,后抵建安县崇安场洋庄三渡桃枝寺。当时,彭珰辞归故里,建宅于吴屯东畔山下,经常到桃枝寺与翁藻光讲论佛经。唐广明元年(880),彭珰捐募巨金建瑞岩寺于吴屯吴边山下,请翁藻光为住持。天成三年(928),闽王王延钧闻翁藻光盛名,礼聘到福州,要他辅佐政事。他劝谕闽王:“愿王勿多杀”、“勤政...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吴挺
吴挺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生,字仲烈,吴璘子。今武夷山市五夫人。以功补官。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人毁盟约,宋军收复泰州,金军以兵来争,挺指挥击败金兵,升为熙河经略安抚使。次年,挺被檄攻德顺。挺独趋,身冒矢石,与金短兵奋战,并攻下巩州。金兵又合兵十万余列栅以拒,吴璘在此督师,命吴挺领骑迎击,占据要地东山,并筑堡以拒。吴璘卒后,服除,任左卫上将军。淳熙元年(1174年),改为兴州都统。挺治军有方,设置互市,以物易马。创立边关社仓,赈济灾民。立列十军,阵容严整。礼贤下士,虽遇贱吏不敢怠忽,被称为“惠政将军”。绍熙四年(1193年)致仕,宋光宗诏加封太尉。当年卒,赠少师、开府仪同三司。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柳崇
柳崇,字僧生,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七世祖轨,晋廷尉卿。崇方雅有器量,身长八尺,美须明目,兼有学行。举秀才,射策高第。解褐太尉主簿,转尚书右外兵郎中。于时河东、河北二郡争境。其间有盐池之饶,虞坂之便,守宰百姓皆恐外割;公私朋竞,纷嚣台府。孝文乃遣崇检断,上下息讼。属荆、郢新附,南寇窥扰,又诏崇持节与州郡经略,加慰喻。还,迁太子洗马、本郡中正。累迁河中太守。崇初屈郡,郡人张明失马,疑执十余人。崇见之,不问贼事,人别借以温颜,更问其亲老存不,农业多少,而微察其辞色。即获真贼吕穆等二人,余皆放遣。郡中畏服,境内怗然。卒于官,赠岐州刺史,谥曰穆。崇所制文章,寇乱遗失。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浏阳县祠吴氏族谱 [26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黄泉源堂, 同治13[1874]年修. 27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一世祖 : (唐)吴宣公, 字机蔡. 迁江西梅州府临川县石井. 生三子 : 长纶三绍(迁南丰县, 后迁浏阳县祝家庄金斗); 次子经据临川县. 吴坤二公(宣公五世), 广东博罗县. 生子三 : 吴泰甫, 吴兴甫, 吴吉甫. 散居地 : 广东省, 福建省,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吴氏族谱
浏览:0
吴氏大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7?.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开姓始祖 : 泰伯. 吴本姓姬,泰伯偕弟仲雍避荆蛮,自号勾吴,子孙以国为氏. 延陵远祖 : (周) 吴季札,号季子. 寿梦公第四子. 受封于延陵,故曰延陵季子. 入闽祖 : (唐) 吴祭,字孝先. 惠达公长子. 初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后因平黄巢乱,居福建侯官县,又迁兴化府莆田. 惠安一世祖 : (唐) 吴仁禄. 同安一世祖 : 吴圣父,通公(居白礁) ; 吴学德(居石兜). 南安祖 : 吴獭山,号礼孙(居黄龙) ; 吴建山,号厚朴(居十三都) ; 吴朴轩(居蕉山). 晋江水头乡开基祖 : (元末) 吴仁甫,字长善,号原江. 岱阳始祖 : (明) 吴浔阳,字观志. 原居福建南安,洪武二年移居晋江岱阳. 安溪始祖 : 吴福仁. 南靖一世祖 : 吴则茂(居箕湖社) ; 吴寿鳞(居永丰里) 吴顺德(居金山乡). 散居地 : 福建省各地;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浏览:0
吴氏大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7?.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开姓始祖 : 泰伯. 吴本姓姬,泰伯偕弟仲雍避荆蛮,自号勾吴,子孙以国为氏. 延陵远祖 : (周) 吴季札,号季子. 寿梦公第四子. 受封于延陵,故曰延陵季子. 入闽祖 : (唐) 吴祭,字孝先. 惠达公长子. 初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后因平黄巢乱,居福建侯官县,又迁兴化府莆田. 惠安一世祖 : (唐) 吴仁禄. 同安一世祖 : 吴圣父,通公(居白礁) ; 吴学德(居石兜). 南安祖 : 吴獭山,号礼孙(居黄龙) ; 吴建山,号厚朴(居十三都) ; 吴朴轩(居蕉山). 晋江水头乡开基祖 : (元末) 吴仁甫,字长善,号原江. 岱阳始祖 : (明) 吴浔阳,字观志. 原居福建南安,洪武二年移居晋江岱阳. 安溪始祖 : 吴福仁. 南靖一世祖 : 吴则茂(居箕湖社) ; 吴寿鳞(居永丰里) 吴顺德(居金山乡). 散居地 : 福建省各地;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浏览:100
浏阳县祠吴氏族谱 [26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黄泉源堂, 同治13[1874]年修. 27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一世祖 : (唐)吴宣公, 字机蔡. 迁江西梅州府临川县石井. 生三子 : 长纶三绍(迁南丰县, 后迁浏阳县祝家庄金斗); 次子经据临川县. 吴坤二公(宣公五世), 广东博罗县. 生子三 : 吴泰甫, 吴兴甫, 吴吉甫. 散居地 : 广东省, 福建省,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吴氏族谱
浏览:0
台湾吴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彰化市 : 彰化县吴姓宗亲会, 民国82[1993]初版(彰化市 : 精华印刷).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开姓始祖 : 泰伯. 吴本姓姬. 泰伯偕弟仲雍幼弟季历避荆蛮,自号勾吴,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延陵始祖 : (周) 吴季札,号季子. 受封于延陵(今江苏武进),故曰延陵季子. 入闽始祖 : (唐) 吴祭,字孝先. 惠达公长子. 初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后因平黄巢乱,居福建侯官县,又迁兴化府莆田. 岱阳始祖 : (明) 吴浔阳,字观志. 原居福建南安,洪武二年移居晋江岱阳. 同安始祖 : 吴从师. 鹿港始祖 : 吴大泰. 移居台湾. 淡水始祖 : 吴世吉 ; 吴世尽. 兄弟入垦台湾. 散居地 : 福建省各地;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垂裕堂吴氏族谱
原书: 写本, 清光绪11[1885]. 4册 : 世系表. 版心题: 吴贯吴氏族谱. 肇基祖: 吴浩翁. 散居地: 可能在褔建省.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