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慎思,字虔中,别号伸蒙子,唐代人,世居福州长乐。始迁祖安,行十四郎,南宋景定间由长乐迁漳浦东关浯江。复印清抄本,书名据封面题。记事至清嘉庆九年。
浯江林氏家谱不分卷(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林功懋
林功懋(1509~1566年),字以谦,号竹溪,漳浦乌石苑上村人,后定居万安(今赤土乡万安村),正德四年(1509年)出生。父亲林廷臣,贡生,授广东长乐训导,以奉养0不赴任,为人操行端方,遍研经籍,严于教育子弟。林功懋自幼听服父训,聪明强记,15~16岁时,就熟读经书子史。嘉靖十年(1531年),由儒士(尚未取得秀才资格的读书人)直接参加乡试,中式举人。翌年,联捷进士,授广东东莞知县。东莞向来是难治的县份,林功懋到任后,才识明敏,遇事决断,滞狱积案为之一清。县里有个在朝任给事中的王某,其弟仗势横行霸道,民愤极大,功懋依法给予-,为其说情者甚多,功懋都不允许。不久,王某罢官,功懋就召见其弟,说:“你以前是依靠兄长的官势,才敢如此作恶,现在你已没有势力可依靠了,回去好好做人吧!”就把他放了。在东莞任上,林功懋曾受上司委任,管理“番”船税务,拒收外国商人贿赂,指挥王宠和他同行,得知功懋的清廉,十...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林士章
林士章(1523~1600),字德斐,号璧东。福建漳浦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科丁士美榜进士第三人。林士章早年在乡间执教。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中举,次年夺得探花,授翰林编修。当时翰林词臣多以待诏供奉承恩。林士章却杜门闭户,潜心研究古代经籍。隆庆元年(1567),林士章参与纂修《世宗实录》。隆庆二年(1568)三月,又出任会试同考官,后升为国子监司业。隆庆五年(1571)十月,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二年(1574)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半年后,又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万历五年(1577)八月,再升为礼部左侍郎,充经筵讲官。当时,张居正为首辅,依附者如蛾赴烛,林士章却从无私谒,也不奉承说好话。张居正的父亲去世,很多朝廷大臣纷纷连名上疏,请皇上留张居正“夺情”视事,独林士章不属名,因而得罪了张居正。张居正便怂恿与林士章同科的言官上章,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谁料竟...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林策
林策(约1508~1553年),字直夫,号丹峰,漳浦乌石大油甘(今旧镇后垅村大油甘)人,自幼聪敏好学,性情沉密纯笃,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授浙江绍兴府萧山知县。林策上任后,整顿徭役,编制清册,公布于众,胥吏无法为奸作弊。萧山县有闻家堰,控制浙江之水,旧时用泥土筑成,每遇洪水,就被冲坏。林策亲至实地勘察,重筑水坝,改用石块筑成坝堤,设有闸门以泄洪,并建立蓄水泄水制度,灌溉水田万亩。林策重视振兴学校,政事空暇,就到学宫亲自给士子讲道术、课文艺,所拔俊士,尽登科第,其知人之鉴,为世人所敬佩。萧山人民感其恩德,立碑纪念。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林策升大理寺右评事。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升大理寺右寺正。林策精通律例,批驳公允得当,同僚深为敬服,离任数十年,大理寺官员尚思念他。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升江西按察司佥事。林策为官清廉,持己恭俭,不徇私情,他与莆田魏一恭、长乐郑世威同...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林一阳
林一阳(1507~1578年),字复夫,号复庵。漳浦乌石三凤厅(今旧镇浯江三凤厅村)人,尚书林士章堂叔。生于正德二年(1507年)。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式举人,授山东济南府通判。林一阳到任,立即革除不合理的粮例,每年数以万计。遇荒年,赈济得法,百姓流离转徙者,钱米不能缴交,一阳代为借公款,设法召粮商,按平价折算,替其缴交钱粮,公私都方便。后来,因为漕运超过限期,被贬为南京凤阳府寿州霍丘知县。霍丘县有冠带的官吏多至四五百人,这些人挟制知县,分庭抗礼,上两任知县都被这些人弄得身败名裂。林一阳赴任后,整顿秩序,凡要进县堂者,必须列队按班次,由差役严肃恭敬地引进。这样,那些冠带者受到威慑,都不敢违抗,因而政行令施。县内士子没有明师指教,一阳亲自为士子指授训释。县多盗贼和私铸钱币等不法行为,一阳用守法乐业的道理来教育百姓,民俗起了明显的变化。徭役负担都登记在册,以前的县令接受贿赂,服役与底册不...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林宰
林宰(生卒年未详),字德衡,号平华。漳浦县城新路(今县城新路尾)人。父林梓,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云南司主事,升本部河南司郎中,擢江西按察司副使,升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终通政使司通政使。约于崇祯元年(1628年)卒于家,享年92岁,赠都察院右都御史,赐祭葬。其遗著有写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重修忠勇庙及乾桥、便民桥记》,今存于福建省博物馆。林宰自幼勤奋力学,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进士第,初授南京常州府无锡知县。适无锡人顾宪成被革职归里,倡修原宋朝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林宰与知府欧阳东凤为之捐资,由林宰主持修建讲堂,重建道南祠,工程完竣后,林宰为之写碑记。林宰注重选拔人才,在童子试中,选拔马世奇、华允诚为第一,后都成为一代名臣,时人称为冰鉴。县里有讼狱,判决明快,按法律办案,属下吏胥都不可能插手作弊。不久,升吏部主事,再升吏部郎中,历升至四川按察使。天启元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