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靖惠。后裔散居福建省安溪县及台湾省等地。存卷九至十。
清溪詹氏族谱十卷(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林孺
林孺(1639~1710年),字世德,号风山,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安溪来苏里(今湖头竹山)人。早岁失父母,也无服内堂亲。时值明清易代,地方不靖。他彷徨山海之间,备历艰辛。林孺状貌魁梧,膂力过人,豪迈精干有大志,弱冠即习知兵法,被承恩伯周全彬募为部属。清康熙三年(1664),任千总职,初驻延平,康熙七年(1668),移驻湖广。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反,林孺随大军进讨,攻克岳州七里山,立下战功。由于他熟悉水战,奉令带领水军前锋进攻洞庭湖。当时吴三桂在水面密布木桩,牢牢系住巨舰。他督率小快艇,点燃烈火,冒烟直进,烧毁敌舰,血战17次,克复岳州。后奉调回福建。二十二年,林孺随靖海侯施琅进军台湾,攻克海坛、金门、厦门等岛,又拿下澎湖36个岛屿。这时,主帅施琅对收抚台湾的策略,尚未制定,值林孺入见,向他征询意见。林孺说:“台敌大败之后,人心惶惑,我方可把俘虏中的伤残者全部放回,让他们知道我皇上...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詹仰庇
詹仰庇,字汝钦,一称尔钦,号咫亭,别号巢云居士。明嘉靖十三年(1534)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父詹源,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任监察御史和云南按察使司副使。仰庇16岁入县学,20岁进南京国子监,嘉靖四十三年(1564)考中举人,翌年进士及第,授广东南海知县。仰庇下车伊始,就听说当地有一股奸狡巨猾的盗贼,经常截途掳掠,巧为藏匿,踪迹难寻。有番禺人陈牒,了解盗贼内情。仰庇屏退左右,讯问得实,亲自部署,深入巢穴,一网打尽。有些掌管察捕奸盗的地方官员,为了谋取贿赂,唆使当地的盗贼,诬诣漳泉的行商为盗贼,捕送县府,要定死罪。仰庇谨慎从事,再行侦查,落实案情,正确判断,使一百多个行商,免作冤鬼。当时赋役繁苛,民众纷纷起义,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统治,仰庇进行赋役改革,即简化税制。他将徭役并入田赋内,且用银折纳,征收起解,改由官府直接办理。此即后来的“一条鞭法”。两浙巡抚庞尚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詹廷英
詹廷英,安溪县虎邱乡罗岩村人,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初在家务农。30岁左右往日本神户谋生,克勤克俭,稍有积累,即在神户开办纺织厂,后在厦门开设针行,成为富商。廷英热爱祖国,热心公益事业,曾献巨款给中国红十字会。并独资在家乡修建詹氏祖祠。为表彰其善心,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王震题赠“爱国爱群”牌匾三块,以资褒扬。如今三块牌匾俱存,一存詹氏祖祠,一存厦门南普陀,一存詹廷英家族。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潘思光
潘思光,又名道垦,字亚卿,号涵亭,别号梓亭。康熙四十三年(1704)七月廿二日生于安溪县崇信里留山乡(今西坪乡留山村)。幼便颖异,周岁,教以天地日月山川草木名称,皆能记忆。4岁能诵五言诗。是岁,父去世,他号啕大哭,宗亲戚友莫不感动而流涕。5岁入学,与诸童子不同趣,喜画地作山水花鸟的形图。7岁时,祖父以雨中戴笠拜孔子出对:“竹笠拜先圣”,他随口答对:“玉笏觐至尊”。祖父大为惊叹!11岁随母归宁湖丘(今虎邱乡),当地副举人林宪老提出一联:“天同地同王不同”,他随口对答:“道异释异儒不异”。于是传为“神童”。15岁就学府城泉州,博通群书,为文辄惊人。18岁祖父去世,家境困迫,辍学从教。持家养母,他边教边学,肆力文章。29岁入泮,37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乾隆十四年(1749)冬,思光任汜水知县,下车伊始,即了解民间疾苦,兴利除弊,查询讼事,旬日而决,做到案无积牍,百姓称颂。邻县有疑难案件,都请...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魏荫
魏荫(1702~1774年),又名承荫,字乃树,号科镒。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九月初十日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自幼务农兼种茶。笃信佛教,家中供奉观音,早晚烧水瀹茗,先敬观音后品味。据传,魏荫在岩石缝隙中,见一株茶树,异于他株,茶叶边缘成锯齿状,气味清香。遂在茶树上用布包土压条数枝,培育新苗,移植家中破鼎里,精心照护,茁壮成长,依时采摘焙制,冲泡三四次,茶色仍清黄。饮后齿颊留芳,余味无穷,招待客人,皆称好茶。于是魏荫招呼族人就岩上母株及铁鼎中培育新株,广为移植。几年后,遍植松林头梯田茶园。有位塾师饮了此茶,问是什么茶?魏荫告以承观音托梦,得此好茶。茶树生在像罗汉的岩石上,而移植于铁鼎中,又生长得好,拟取名“铁罗汉。”塾师说:“罗汉”面目怪异,不如取名“铁观音”,雅致多了。魏荫连声说好,遂定名。铁观音茶产量年年增多,行销安溪各乡,遍植全县。后又行销泉州、同安和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