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冼氏紫金碏石房族谱不分卷(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冼氏紫金碏石房族谱不分卷(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

始祖汭,字扩子,汉代人。始迁祖惠,号泽臣,明代人。书名据书名页题。书衣、书脊题冼氏族谱。二修本。n
冼氏紫金碏石房族谱不分卷(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简介资料
冼氏族谱
紫金
2000年
一册
2000
当代
冼氏紫金碏石房族谱
铅印本
冼应泉
线装
冼氏紫金碏石房族谱不分卷(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相关文献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杜同仿
杜同仿,男,1949年9月出生,广东省紫金县人。198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留校任教。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医药理论基础深厚扎实,对中医药古典医籍及中医临床学钻研尤深。先后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5项,在国家及省部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篇,主编或与他人合著已出版的著作有《高等中医研究参考丛书•内经》、《温病名精华选析》、《脉经校注》、《脉经语译》、《子和医集》、《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温病学》、《医学纂要》、《冠心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中国中草药彩色图典》等9部。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善于学习与总结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对中医奇难杂病有较高深的造诣,尤长于治疗肺支气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胃疾病。医德高尚,医风端正,疗...
查看全文
广东省-河源-紫金县黄肇青
黄肇青(1910—1980年),又名时嘉,号黄九。紫金县龙窝镇龙南村人。青年时,拜龙窝彭坊村叶庆兴、钟云顺两位老中医为师,虚心学习,医艺大进,年轻时就成为龙窝知名医生。1956年8月,他被吸收为国家公职医生。1958年,被选送到广州中医学院进修。次年春,回紫金县中医进修学校主讲中医课程,培养本县中医人才。同年冬,黄肇青调回龙窝卫生院,晋升为主治中医师。他从医以后,一面潜心钻研医理,广征博采;一面努力探索中草药的特殊功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多年研究和临床试验,在同事协助下,终于在1971年研制成功了中草药制剂——“通便条”,治疗蛔虫性肠梗阻、便秘效果甚佳。此科研成果获1971年10月国家卫生部的认可和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1980年8月10日,黄肇青在家病故,终年70岁。
查看全文
广东省-河源-紫金县钟丁先
钟丁先(1613-清康熙年间),字后觉、南山,号忏云,紫金县苏区乡永坑村人。自幼聪颖,才思敏捷。6岁时与群儿嬉戏,其兄(乳名山猴)出一联命其对:“井龙化作蛇孵卵”(井龙,丁先乳名),丁先反讥曰:“山猴笑看鹿衔花”。兄称之为奇才。钟丁先勤奋攻读,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壬午科解元。崇祯十七年,北上赴试,到达河南省,得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投考无望,折回原籍。不久,清兵入关,明幼主南下,钟丁先倾尽家产,招募几千人,屯于中坝凹下山,起兵勤王。明幼帝福王朱由崧迁都南京后,获悉钟丁先起义勤王,钦授其为福建监军道。桂王(朱由榔)建都肇庆后,升钟丁先为参议,翌年又升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此后,钟丁先出兵与汀州、惠州、班固山等地清军交战15年,兵败。退回凹下山,欲图再展。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南朝覆灭,钟丁先解散义军,解甲回乡。清廷两次劝其出仕,均遭拒绝。后削发为僧,隐居永安天字嶂万寿庵、...
查看全文
冼氏碏石房祭祖见闻
九九重阳,秋风送爽。每年重阳节,是岭南冼氏腊石房祭拜开基祖惠公的日子。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又是人们登高望远的好日子,先辈选择重阳节祭拜意味深长。每年的重阳祭祖日,河源市紫金县黄塘镇锦口村宝胜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龙狮起舞、热闹非凡。这天,冼氏腊石房族人从深圳、广州、惠州、龙门、博罗、河源、香港等地赶来,加上锦口、碏石、澄田、下黄塘等本地族人,汇成浩浩荡荡的车队、人流,在冼氏红旗的指引下,抬着全猪全羊等祭品到惠公祠、惠公墓拜谒,祭祀先祖。今年重阳祭祖除惠公后裔外,广西、肇庆、佛山等地冼氏族人和世界冼氏联谊会会长冼志文及世冼会副会长冼松伟,冼志轩,冼忠平,冼礼贤,冼铨和,冼子伟,冼伟强,冼伯永,冼云达等也前来祭拜,盛况空前。我作为冼氏后辈,也加入祭祖人流中,虔诚敬祖,感受敬祖爱宗之殷殷真情。冼氏碏石房开基祖惠公,湛江市吴川县米收村人,明代千总。初任潮州,转调惠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奉命来守永...
查看全文
广东省紫金县巫氏迁入简介
一、巫氏来源谱载,巫族受氏,始自人皇时代,是中华民族中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春秋元命苞循蜚纪云:人皇时有巫常氏,是为巫族所自始也。黄帝时有医相巫彭,作医济世。据史载:岐伯作《内经》、《雷公泡制》、巫彭佐方饵,人们得于乐享天年。黄帝礼聘为大臣。后有黄帝之玄孙,帝嚳之子巫乾,采郡于青州山西平阳(今山西省夏县)立郡,封巫。巫乾,巫乾为巫氏始祖。巫氏平阳堂由此得名。二、迁徙史略巫氏至商朝,有巫咸、巫贤父子继任宰相。巫咸,以作筮著称,帝封为良相,还精研天文,所列星宿十九座,是天文学之鼻祖。现四川省巫山县、巫溪县及巫峡等地,时为巫咸封地。巫咸、巫贤两相后迁江苏省常熟县开发。北宋徽宗时,两人事迹载入史册,加封为扶业王,载之祀典。迨至清朝,又敕封双相巫公祠于常熟,春秋祭享。东晋末年,五胡乱华。巫暹从山西平阳郡夏县避乱山东兖州,转徙入闽之剑津(今福建省南平市),成为巫氏南迁之宗。隋大业年间(605~617年)...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石氏宗谱 [27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2006年.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字派 : 迩遐福祉 功著名扬 武威历代 应景生璜 达诗礼义 家庆贤良 珠联璧合 宝鼎书香 心存忠恕 品重端详 兰馨芝秀 钟毓群芳 怀清履洁 敬爱有常. 字派(续) : 和平保泰 仁寿安康 隆兴喜起 富贵吉祥 谦以受益 为善永昌 高风久仰 源远流长 卓尔成立 训启直方 万千一本 同敦睦堂. 远祖 : (春秋) 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 为卫康叔之裔. 其孙以其字为姓. 始祖 : (元末) 石万三. 与兄石万一 ; 石万二. 由江西鄱阳迁太湖. 万一公迁宿松. 万二公迁黄梅. 万三公下四子 : 石迩中 ; 石迩敬(留居江西) ; 石迩前 ; 石迩厚. 前, 厚二公由浙江迁居贵池. 桐城祖 : (元末) 石迩中,讳肇兴,字执中 ; 率子石遐裔 ; 石遐昌,讳华裔,号华乙. 由太湖迁桐. 遐裔派下二房 : 石福一 ; 石福二. 遐昌派下三房 : 石福春,讳万春,号允名 ; 石福富,讳万富,号生芝 ; 石福贵,号万贵.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洪州忠州石氏世谱
洪州。忠主席世普赞助委员会,1983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始祖:石隣 石人的子孙录。
浏览:0
石氏宗谱 [27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2006年. 3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字派 : 迩遐福祉 功著名扬 武威历代 应景生璜 达诗礼义 家庆贤良 珠联璧合 宝鼎书香 心存忠恕 品重端详 兰馨芝秀 钟毓群芳 怀清履洁 敬爱有常. 字派(续) : 和平保泰 仁寿安康 隆兴喜起 富贵吉祥 谦以受益 为善永昌 高风久仰 源远流长 卓尔成立 训启直方 万千一本 同敦睦堂. 远祖 : (春秋) 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 为卫康叔之裔. 其孙以其字为姓. 始祖 : (元末) 石万三. 与兄石万一 ; 石万二. 由江西鄱阳迁太湖. 万一公迁宿松. 万二公迁黄梅. 万三公下四子 : 石迩中 ; 石迩敬(留居江西) ; 石迩前 ; 石迩厚. 前, 厚二公由浙江迁居贵池. 桐城祖 : (元末) 石迩中,讳肇兴,字执中 ; 率子石遐裔 ; 石遐昌,讳华裔,号华乙. 由太湖迁桐. 遐裔派下二房 : 石福一 ; 石福二. 遐昌派下三房 : 石福春,讳万春,号允名 ; 石福富,讳万富,号生芝 ; 石福贵,号万贵.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南阳房氏世谱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900- 始祖房季弘,坡祖房九成的子孙录
浏览:0
南阳房氏大同谱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庆熙大学中央图书馆 始祖房季弘的子孙录, 900-1998 首尔特别市恩平区、南阳芳氏无人大同普遍赞助委员会、房大烨1998年发行
浏览:0
洪州.忠州石氏世谱
洪州。忠主席世普赞助委员会,1983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始祖石隣 石隣的子孙录。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