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守礼

唐守礼

唐守礼
唐守礼简介资料
唐守礼相关文献
李守礼是谁为什么李守礼能够准确预报天气
李守礼是谁为什么李守礼能够准确预报天气,唐朝时期,有一位李姓王爷特别神奇,因为他能准确预报天气,精准程度堪比今天的天
查看全文
陕西省-西安-新城区李守礼
唐邠王李守礼(672年-741年),本名李光仁,唐高宗李治之孙,章怀太子李贤次子,唐朝宗室、亲王。咸亨三年(672年)出生于王府。调露二年(680年)李贤犯下谋逆罪,李光仁与父母同被废为平民,流放到偏僻的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李贤在流放地-自尽。垂拱元年(685年),武则天诏令恢复李贤雍王爵位,家人得以返还长安。李光仁更名李守礼,封为嗣雍王,授太子冼马官职,但仍与皇嗣李旦家人幽禁宫中。圣历元年(698年),李旦降封相王,家人得以外出居住。李守礼也重获自由,改授司议郎中。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辟,授予李守礼光禄卿。唐隆元年(710年),唐殇帝遵照中宗遗嘱,视李守礼如同皇子,进封邠王。不久唐睿宗复辟,改授李守礼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幽州刺史、单于大都护。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李守礼薨逝,时年七十岁。唐玄宗恩制加赠太尉,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
查看全文
山东-德州-临邑县葛守礼
葛守礼(1502年-1578年)字舆立,又字舆川。明德平县葛老庄人。他在朝三起三落,历世宗、穆宗、神宗三朝,凡47年,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及第起,他先后担任彰德府推官、兵部主事、礼部祠祭主事、仪制郎中、河南提学副使、山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户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他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竭忠罔懈的品格赢得后人的敬仰。葛守礼在彰德任职期间,当地发生一起案件。强盗捏造事实诬陷一有钱人家,数百家受到牵连。葛守礼在弄清事实-后,开脱了他们的罪责。主审此案的人借此机会到御史那儿诬告他。而当时藩府也感到此案棘手,正为此案头疼,干脆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葛守礼。葛守礼毫不畏惧,秉公执法,明察秋毫,一审即破,众人叹服,从此名声大振。葛守礼的才华得到明世宗的赏识,提升他为兵部主事,镇守山海关,他赴任后增补关法,力除职弊,关内外很快安定下...
查看全文
李守礼
生平本名光仁,垂拱初年改名守礼,封为太子洗马。由于其父得罪于祖母武后的关系。李守礼自幼便被幽禁起来,与叔叔睿宗等人被关在宫中长达十余年。直到睿宗改封为相王时,受准许出宫居住,守礼才得以与睿宗的儿子们一同住在宫外,改司议郎中。中宗复位后,封守礼为嗣雍王,拜光禄卿。707年,封守礼之女为金城公主,许嫁吐蕃赤德祖赞。710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出嫁,同年睿宗即位,依照中宗的遗诏,改封守礼为邠王,兼检校左金吾卫大将军,出为幽州刺史,遥兼单于大都护,迁司空。开元初年,累官为州刺史。当时宁王李宪、申王李㧑、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与守礼一起受封为刺史,皆选择幕僚以维持纲纪。守礼手下有源乾曜、袁嘉祚、潘好礼等官员督导他,但他自己却只顾著打猎、宴饮、游玩,沉溺于歌舞伎乐。守礼有次在农忙之时要出去打猎,家奴罗列在侧,潘好礼便拦路进谏,守礼不理,潘好礼遂下马躺在马前,指责守礼,这才使他惭愧而还。721年以后,在玄宗征...
查看全文
柴守礼
简介郭威建国后,柴守礼以外戚,官拜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郭威亲生子被汉隐帝全部杀尽,故以柴守礼子柴荣为义子,后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世宗加封生父守礼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光禄卿。守礼致仕之后,居于洛阳,终世宗之世,未尝再到过京师。朝廷以“国舅”的礼节待他,柴守礼也非常恣横,曾经杀人于市,有司奏闻,而世宗不问。当时,王溥、汪晏、王彦超、韩令坤等同时作为将相,都有父亲在洛阳,与柴守礼朝夕往来,为所欲为,洛阳人大多畏避他们,人称“十阿父”。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柴守礼七十二岁去世,官至太傅。参考资料《新五代史》卷20周家人传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治坪唐氏族谱
谱名:唐氏族谱 [12卷](别名:治坪唐氏族谱) 作者:(清)唐文青纂修 版本:不详 居地: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堂号:敦睦堂 本谱信息: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清乾隆45[1780] 12册 : 世系表 珍藏者 : 中华家谱馆 荆州始祖 : (唐) 唐休复 衡山治坪始迁祖 : (明) 唐素训,字以添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衣题 : 治坪唐氏族谱
浏览:0
唐氏二修族谱 [12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晋昌堂, 民国17[1928]. 8册 : 世系表. 珍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明) 唐素训,字以天. 散居地 : 四川省绵阳县等地. 封面题 : 绵西唐氏二修族谱.
浏览:0
唐氏宗谱 [20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民国23[1934].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受姓祖 : 唐尧. 禅位于舜,舜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子孙因以为姓. 始祖 : 唐辉三,字会吉. 祖籍江西南昌. 生子五 : 唐玉一 ; 唐玉二 ; 唐玉三 ; 唐玉四 ; 唐玉五. 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唐玉一,字纯品 ; 唐玉二,字松溪. 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迁居湖北武昌府武昌县金牛镇马迹乡. 玉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烇,字畴五 ; 唐𤇭,字源川(居堰口) ; 唐(火 忽),字泉川 ; 唐(火 券),字鼎南 ; 唐烳,字凌川 ; 唐(火 间),字辉川. 玉二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琏,字道正 ; 唐炫,字道明 ; 唐勋,字道亨. 历代宗派 : 玉琳唐永兴 大廷世(开)时应(光) 道正明起继 文运天瑞祥 巨宗衍万祚 良英昭宪章 洪光安定志 绍贤士荣昌. 重修新派 : 功德魁前代 诗书裕后昆 谋垂方策九 望有典型存 积德恒余庆 敦伦自溯源 家声期显耀 绳武祖同尊.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唐氏宗谱 [20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民国23[1934].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受姓祖 : 唐尧. 禅位于舜,舜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子孙因以为姓. 始祖 : 唐辉三,字会吉. 祖籍江西南昌. 生子五 : 唐玉一 ; 唐玉二 ; 唐玉三 ; 唐玉四 ; 唐玉五. 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唐玉一,字纯品 ; 唐玉二,字松溪. 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迁居湖北武昌府武昌县金牛镇马迹乡. 玉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烇,字畴五 ; 唐𤇭,字源川(居堰口) ; 唐(火 忽),字泉川 ; 唐(火 券),字鼎南 ; 唐烳,字凌川 ; 唐(火 间),字辉川. 玉二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琏,字道正 ; 唐炫,字道明 ; 唐勋,字道亨. 历代宗派 : 玉琳唐永兴 大廷世(开)时应(光) 道正明起继 文运天瑞祥 巨宗衍万祚 良英昭宪章 洪光安定志 绍贤士荣昌. 重修新派 : 功德魁前代 诗书裕后昆 谋垂方策九 望有典型存 积德恒余庆 敦伦自溯源 家声期显耀 绳武祖同尊.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唐氏宗谱 [20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民国23[1934].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受姓祖 : 唐尧. 禅位于舜,舜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子孙因以为姓. 始祖 : 唐辉三,字会吉. 祖籍江西南昌. 生子五 : 唐玉一 ; 唐玉二 ; 唐玉三 ; 唐玉四 ; 唐玉五. 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唐玉一,字纯品 ; 唐玉二,字松溪. 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迁居湖北武昌府武昌县金牛镇马迹乡. 玉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烇,字畴五 ; 唐𤇭,字源川(居堰口) ; 唐(火 忽),字泉川 ; 唐(火 券),字鼎南 ; 唐烳,字凌川 ; 唐(火 间),字辉川. 玉二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琏,字道正 ; 唐炫,字道明 ; 唐勋,字道亨. 历代宗派 : 玉琳唐永兴 大廷世(开)时应(光) 道正明起继 文运天瑞祥 巨宗衍万祚 良英昭宪章 洪光安定志 绍贤士荣昌. 重修新派 : 功德魁前代 诗书裕后昆 谋垂方策九 望有典型存 积德恒余庆 敦伦自溯源 家声期显耀 绳武祖同尊.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唐氏宗谱 [20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民国23[1934]. 2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受姓祖 : 唐尧. 禅位于舜,舜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子孙因以为姓. 始祖 : 唐辉三,字会吉. 祖籍江西南昌. 生子五 : 唐玉一 ; 唐玉二 ; 唐玉三 ; 唐玉四 ; 唐玉五. 始迁祖(1世) : (元明之际) 唐玉一,字纯品 ; 唐玉二,字松溪. 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迁居湖北武昌府武昌县金牛镇马迹乡. 玉一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烇,字畴五 ; 唐𤇭,字源川(居堰口) ; 唐(火 忽),字泉川 ; 唐(火 券),字鼎南 ; 唐烳,字凌川 ; 唐(火 间),字辉川. 玉二公派下房祖(3世) : (明) 唐琏,字道正 ; 唐炫,字道明 ; 唐勋,字道亨. 历代宗派 : 玉琳唐永兴 大廷世(开)时应(光) 道正明起继 文运天瑞祥 巨宗衍万祚 良英昭宪章 洪光安定志 绍贤士荣昌. 重修新派 : 功德魁前代 诗书裕后昆 谋垂方策九 望有典型存 积德恒余庆 敦伦自溯源 家声期显耀 绳武祖同尊.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部分书衣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