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张昌裔

张昌裔

张昌裔
张昌裔简介资料
张昌裔相关文献
刘昌裔最后是怎么死的?刘昌裔唐朝将领生平简介
刘昌裔最后是怎么死的?刘昌裔唐朝将领生平简介,刘昌裔(752年-813年),字光后。太原阳曲(今太原阳曲县)人。唐朝中期将
查看全文
张昌
生平张昌年轻时当过平氏县吏,武力过人,不过他常自己占卜,都说自己应该会富贵,又喜欢谈论攻战之事,都遭同僚们取笑。后来益州发生李流叛乱,张昌消失了半年,竟用这时间聚集了数千人,并盗取了仪仗旗帜,冒称是朝廷派他招募兵员讨伐李流。太安二年(303年),朝廷下了《壬午诏书》,命令召集士兵入蜀支援讨伐,这些士兵被称作“壬午兵”。不过,其时仍在八王之乱之纷乱之中,战事不断,而有知术数的人又说江左将有帝王兴起,张昌就抓住人们不想应诏西征的心态以这些事加以哄骗也们,让他们都不奉诏。不过,诏书为了加快遣兵,限定若果部队停留在一个郡中达五日,太守就会遭免官,故此郡县长官都很尽力驱逐他们,但这更逼了他们自己聚起来成为了盗贼。该年,江夏郡丰收,吸引了数千流人去取食,张昌在郡治安陆县的石岩山屯驻,这些流人和逃避《壬午诏书》的百姓大多都会去投靠他。张昌部众渐多,改了名字叫“李辰”,击败了江夏太守弓钦所派来讨伐的军队队...
查看全文
张邦昌
生平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汴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归宋后,任河北路割地使。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文武百官等15000多人北归,立邦昌为大楚皇帝,二月向邦昌宣读册文:“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姿睿哲,处位着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傒,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今南京市)。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三月初一邦昌前往尚书省,金人警告他,到了初七,再不登基就杀大臣,纵兵血洗汴梁城。于是邦昌做了32天的皇帝。史称“靖康之变”。金国退兵之后,邦昌脱下帝袍,去除帝号,他不在正殿办公,不自称朕,可谓行规步矩,小心谨慎之至,最后迎废元祐皇后孟氏入居延福宫,封郡王。后来南下应天...
查看全文
张裔
生平刘璋任益州牧时,张裔被举为孝廉,为鱼复长,后来任从事,领帐下司马。刘璋和刘备反目后,刘备部下将领张飞率军由荆州经垫江入益州,刘璋给张裔军队,于德阳陌下抵挡张飞,张裔被打败,撤回成都。刘备兵围成都后,张裔当刘璋的使节去见刘备,刘备承诺礼待刘璋及好好安置他,最后刘璋决定开城投降。刘备入主益州后,任命张裔为巴郡太守,后又任命为司金中郎将,负责制作农战的器具。益州郡发生叛乱,太守正昂被杀,耆帅雍闿叛蜀附吴。此时蜀汉政府任命张裔为益州太守,张裔亦奉命上任。雍闿就将张裔送至东吴。刘备死后,诸葛亮奉遗命主政,并派邓芝到东吴重修吴蜀关系,并且要求归还张裔。孙权当时未知张裔,于是答应。临行前孙权和张裔谈话,孙权大为赏识,他乘船走后,孙权后悔并派人追他,但张裔已入蜀汉境内。回蜀汉后,诸葛亮命他为参军,署丞相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诸葛亮出驻汉中时,张裔又以射声校尉兼领留府长史。一次张裔要到汉中咨询诸葛亮,...
查看全文
刘昌裔
生平八世祖刘轸,为北齐谏议大夫、高平太守,七世祖刘子将为北齐和州刺史。六世祖刘德威,礼部尚书、幽州都督。五世祖刘审礼,工部尚书。高祖刘佺寿,曾任太常。曾祖刘承庆,曾任朔州刺史,从此离开彭城。祖父刘巨敖,曾官晋阳县令,好老庄之道。父刘诵,善经史,追赠散骑常侍。早年昌裔即有志于军旅,曾向边关将领献策,不被接纳。后来到蜀郡劝说叛变的泸州牙将杨子琳归顺朝廷,而后杨子琳被朝廷封为泸州刺史,昌裔为其幕僚。杨死后,昌裔客居于河朔。后被神策军大将曲环延揽,担任判官,为曲环写讨伐淄青节度使李纳的檄文,文笔铿锵有力,唐德宗深为赞赏,封刘昌裔为监察御史。贞元十五年(799年),曲环拜陈许节度使,以刘昌裔为营田副使,曲环死后,其部将上官涚自命为留后。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乘危领兵来犯,陈许兵马使安国宁与之里应外合,上官惊慌欲走,刘昌裔谏止。刘昌裔自开府库,募兵,以死士一千人出击,大败少诚,而后秘斩安国宁,又召安国宁部曲...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张氏宗谱 [10卷,首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藏板, 清同治11[1872]重续修.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 难以阅读.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张姓. 始迁祖 : (元末) 张添祺,字元楷,又字义二,号神山. 因避乱,与宗族兄弟四人由江邑迁于武昌, 黄冈一带. 义二公下三子 : (明) 张必泰,字文清 ; 张必和 ; 张必融. 派祖(4世) : 张敏,字伯愚,号守中. 仲祥公长子. 必泰公之孙. 敏公下六子 : 张鉴,字洪辉,号应庵(本房祖) ; 张镛,字洪鸣,号兴庵(老二房祖) ; 张镐(老三房祖) ; 张钑,字洪贵,号醉庵(老四房祖) ; 张钧(早逝) ; 张钥. 鉴公房下长房祖 : 张钟元,字首卿,号碧山. 此谱主要记录钟元公房下后裔资料. 钟元公下两大支祖 : 张楹(长房) ; 张梁(二房). 字派(2-47世) : 必仲攵金钟 木廷维士启 之其世大绍 慎克明用怀 德戴应运友 新安敦咸泰 继先开来立 志思恭永守 方正以光本宗.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10卷,首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藏板, 清同治11[1872]重续修.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 难以阅读.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张姓. 始迁祖 : (元末) 张添祺,字元楷,又字义二,号神山. 因避乱,与宗族兄弟四人由江邑迁于武昌, 黄冈一带. 义二公下三子 : (明) 张必泰,字文清 ; 张必和 ; 张必融. 派祖(4世) : 张敏,字伯愚,号守中. 仲祥公长子. 必泰公之孙. 敏公下六子 : 张鉴,字洪辉,号应庵(本房祖) ; 张镛,字洪鸣,号兴庵(老二房祖) ; 张镐(老三房祖) ; 张钑,字洪贵,号醉庵(老四房祖) ; 张钧(早逝) ; 张钥. 鉴公房下长房祖 : 张钟元,字首卿,号碧山. 此谱主要记录钟元公房下后裔资料. 钟元公下两大支祖 : 张楹(长房) ; 张梁(二房). 字派(2-47世) : 必仲攵金钟 木廷维士启 之其世大绍 慎克明用怀 德戴应运友 新安敦咸泰 继先开来立 志思恭永守 方正以光本宗.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10卷,首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藏板, 清同治11[1872]重续修.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 难以阅读.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张姓. 始迁祖 : (元末) 张添祺,字元楷,又字义二,号神山. 因避乱,与宗族兄弟四人由江邑迁于武昌, 黄冈一带. 义二公下三子 : (明) 张必泰,字文清 ; 张必和 ; 张必融. 派祖(4世) : 张敏,字伯愚,号守中. 仲祥公长子. 必泰公之孙. 敏公下六子 : 张鉴,字洪辉,号应庵(本房祖) ; 张镛,字洪鸣,号兴庵(老二房祖) ; 张镐(老三房祖) ; 张钑,字洪贵,号醉庵(老四房祖) ; 张钧(早逝) ; 张钥. 鉴公房下长房祖 : 张钟元,字首卿,号碧山. 此谱主要记录钟元公房下后裔资料. 钟元公下两大支祖 : 张楹(长房) ; 张梁(二房). 字派(2-47世) : 必仲攵金钟 木廷维士启 之其世大绍 慎克明用怀 德戴应运友 新安敦咸泰 继先开来立 志思恭永守 方正以光本宗.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10卷,首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藏板, 清同治11[1872]重续修.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 难以阅读. 受姓祖 : 挥公,字玉爵,号青阳. 为轩辕黄帝第五子,因挥始制弓矢,故赐张姓. 始迁祖 : (元末) 张添祺,字元楷,又字义二,号神山. 因避乱,与宗族兄弟四人由江邑迁于武昌, 黄冈一带. 义二公下三子 : (明) 张必泰,字文清 ; 张必和 ; 张必融. 派祖(4世) : 张敏,字伯愚,号守中. 仲祥公长子. 必泰公之孙. 敏公下六子 : 张鉴,字洪辉,号应庵(本房祖) ; 张镛,字洪鸣,号兴庵(老二房祖) ; 张镐(老三房祖) ; 张钑,字洪贵,号醉庵(老四房祖) ; 张钧(早逝) ; 张钥. 鉴公房下长房祖 : 张钟元,字首卿,号碧山. 此谱主要记录钟元公房下后裔资料. 钟元公下两大支祖 : 张楹(长房) ; 张梁(二房). 字派(2-47世) : 必仲攵金钟 木廷维士启 之其世大绍 慎克明用怀 德戴应运友 新安敦咸泰 继先开来立 志思恭永守 方正以光本宗.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2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 1995年重刊(三元堂加刚氏镌).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宗派(2-47世) : 必仲文金钟 木延维士启 之其世大绍 慎克明用怀 德载应运有新 安敦咸泰 继先开来 立志思恭 永守方正 以光本宗. 开封远祖 : (宋) 张耆,讳旻,字文定. 永丰祖 : 张熙,字利一. 文定公次子. 江夏祖 : 张舜民,讳豭,字芸叟. 彦陵公之子. 武昌一世祖 : (元明之际) 张义二,讳添祺,字元楷,号神山. 义二公下三子 : 张必泰,字伏一,又字文清,号退庵 ; 张必和,字伏二,又字明清 ; 张必融,字伏三,又字际清. 此谱主要为必和公之后裔资料. 派祖(5世) : (明) 张钦,字明恤,号敬庵. 和公三世孙. 钦公下传二房 : 张钟海,字朝宗,号晏如 ; 张钟湖,字峥. 海房下支祖(11世) : 张启容,字君容,号世尊 ; 张启耀,字君耀,又字世雄 ; 张启美,字君美,号世富 ; 张启选,字君选,又字世贵 ; 张启泽,字君泽,又字世耀.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家谱 [7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长发祠藏板, 2003年续编. 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入琼始祖 : (宋) 张天宿,谥文端. 由福建福州府古田县徙琼. 生三子 : 张瑞全(琼山) ; 张瑞僯(文邑北) ; 张瑞尹(文邑东,八文始祖). 本谱为瑞尹公世系. 派祖(5世) : 张世荣,谥正穆 ; 张世昌 ; 张世隆. 世荣公下房祖(10世) : (清) 张德辉,谥雅厚(长房) ; 张德修. 世昌公下房祖(10世) : 张德新,字日增 ; 张德厚. 德辉公生七子(11世) : 张大统(止) ; 张大鸿(止) ; 张大纲(止) ; 张大振(止) ; 张大仪 ; 张大鹏 ; 张大鹗. 德修公生四子(11世) : 张仁宦 ; 张仁义 ; 张仁民 ; 张仁明. 仪公下分房祖(12世) : (清) 张宗洙,字仰泥,谥敏洁. 大仪公长子. 生五子 : 张日宣,字时发,谥和悫 ; 张日华 ; 张日启,字时贤,谥勤厚 ; 张日升(止) ; 张日旦. 鹏公下房祖(13世) : 张日纬. 大鹏公之孙. 续派 : 景运从新 蔚起文人 家修廷献 为国之桢. 新派 : 孝友贻泽 联序蕃衍 琼岛荟萃 聚集群英 中华民族 代著儒贤 箕裘克绍 金鉴芳徽. 注: "孝" 字辈 = "运" 字辈. 散居地 : 海南省文昌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