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以安,明代人,世居云间(今上海松江)。次子如安,赘居袁浦。后裔聚居金山。 谱载谱引、世系、传。
金山钱氏族谱(上海市/上海市/金山区)相关文献
上海市-金山区焦以敬
焦以敬(生卒年不详),字惺持,号侍江征士。松隐乡人。焦袁熹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举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招征精通性理之学者,经面试,赐进士,授庶常。乾隆四年(1739年)授-知县,三年后,改任屯留,甚有政绩。时晋中(山西)征收钱粮对士绅向有优免之例,加重了贫苦农民的负担。他熟察民情,详请均摊田亩以解民困,并排除权贵阻挠,坚持立法,把累年积弊,全部豁除,百姓皆感其德,邻县亦效法。同时,建慎交书院,捐俸延名师授课,士风为之一变。在任,听讼断案,合情合理,民有“慈心铁面”之赞。晚年以病乞归。乾隆十三年,主编《金山县志》,至乾隆十五年成稿,共20卷,纲目得体,记述清晰,为保存本县历史资料作出重大贡献。后卒于家,著有《侍江文集》、《舆中草》10卷。
上海市-金山区娄机
娄机(生卒年不详),字彦发。南宋绍兴年间人。居枫泾镇。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授盐官尉、含山县(在安徽省)主簿。七次兼理邻县,都以治理有方而闻名,调任太常博士秘书郎。后兼为善堂小学教授。精心为太子授课,被提为监察御史。嘉泰元年(1201年)韩侂胄议收复中原失地,他竭力劝阻,认为兵卒骄逸,财力未裕,万一战争旷日持久,反而祸国殃民,未被采纳。后进太常少卿。朝廷命他去荆州、襄阳宣布开边命令。他直言道:如让我去安定人心,我愿往;若是挑起战争,我宁死也不去。战争开始后,泗州捷报传来,他愈增忧愁。道:“假如就此成功,一雪前耻,我虽死也幸;就伯进得快退得也快,祸患就更深了”。遂辞职引退。开禧二年(1206年),韩兵败求和,被朝廷所杀。召娄机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他进言道:“过去,权臣出于炫耀之私念,以致祸国殃民,今后行事定要秉公无私”。调任礼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他经常指出并纠正政事上差错,奖掖
上海市-金山区沈粲
沈粲(1380~?),字民望,自号简庵,金卫乡大石村人,沈度之弟,明代书法家。8岁通《孝经》、《论语》、《孟子》,1O岁能真草,13岁时父母双亡,兄又发配云南,他独自闭门读书。家贫无纸,在墙壁上悬腕练字,其书法飘逸遒劲,名重一时。与兄沈度同年被成祖召入秘阁,授中书舍人,官至大理寺少卿,与其兄齐名,人称“大小学士”。他博学多才,喜提携后进,品性高逸,不拘小节。晚年,厌楷书,喜行草,得宋仲温、陈文东之三昧。门外求字者常不断,并长于诗,70岁辞官归乡,著有《简庵诗稿》,有诗2000余首,比较著名的书法作品有《千字文卷》、《重建华亭县治记碑》等。
上海市-金山区钱熙泰
钱熙泰(1812~1860年),字子和,号鲈乡,钱圩乡人。补博士弟子,曾任靖江训导,博学好古,善辩诗文、书画、金石。好作诗,间著散文。毕生热心慈善事业。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与本县人顾观光、南汇张啸山、李兰及胞兄钱熙桢三度寓杭州西湖文澜阁勘校丛书。著有《西泠校书记》、《馀记》、《文澜阁校抄书目录》、《武林续游记》、《莲笼寻梦记》5种。另著有《锄月吟稿》、《古松楼剩稿》等著作。道光十七年,县境水患成灾,民大饥。他撰《担粥说》呈县,知县王庆嵩指令各图推行施粥。道光二十七年,与本县人戚澜倡置张堰济婴局。咸丰五年(1855年)建正心义塾,延吴江董兆熊为师,造就一批人才。本县人姚汭增修《金山县志》,书未成而去世。他得其残稿,请董兆熊、姚怀桥等合作完成《咸丰金山县志》稿,惜末及刻印而病逝。遗著藏于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市-金山区焦袁熹
焦袁熹(1661~1736年),字广期,松隐乡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举人。因祖母和母亲年事已高,故绝意仕途。康熙五十三年,朝廷招选实学之士,经大臣推荐,奉旨召见,焦以双亲年高再三推辞。后授山阳教谕。他性格外和中刚,好扬人之长,明末赵和、缪谟及潘牧、钱起盛等人,均因他提携游扬而成名,曾帮助王鸿绪编纂《明史稿》,因意见不合,中途退出,别著《此木轩纪年略》5卷。他一生刻厉清苦,家中房屋破旧难遮风雨,但钻研学问之心益坚。拜平湖陆清献为师。所著《各经说》、《太极图述》等书数十卷,能阐发新观点。其他杂著亦数十卷,考史传之异同,订前人之绪论,如兵刑、钱谷、水利、狱讼诸大政,悉指陈利害,有利实用。而诗、古文及制义,凡亲自撰写或评定,均为当代所重视。自言每年读新书有丈许,至老不减。卒后,门人私谥“孝文”。还著有《此木轩诗集》16卷,文集10卷,《直寄词》2卷,《春秋阙如编》8卷;辑有《此木轩四六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