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十卷首一卷(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
始迁祖珮,字伯伸,唐代人。书名据书衣题。
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十卷首一卷(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简介资料
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十卷首一卷(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廖中
廖中字用中,号约斋,明宣德十年(1435年)生于顺昌县埔上乡。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中进士,后任刑部主事。他处事勤慎,执法严明。有一谋夺财产被处死刑的罪犯,日久未决,地方官借故袒护。廖中查明其罪恶严重,遂责令府官立即处决,深得百姓拥戴。不久,临洮一带(甘肃省东部)发生饥荒。廖中奉命前往赈灾,对饥情窘急者按口定日发给粮银,许多饥民渡过难关。明弘治五年(1492年),廖0巡济南,时地方极旱,民饥,且惧催科,相率逃亡。廖中即制止地方官对百姓的征赋摊派,并酌情发放粮银赈恤,使外流饥民很快回乡安居生产。在东兖一带,组织农民修筑浜河堤坝,改造张秋河河道,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上级对他的功绩很赞赏,推荐他升任山东按察司副使。他回乡后,亲领乡民建筑方池蓄水灌田,并利用水力设水碓舂米。明弘治末年病逝。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黄迪人
黄迪人,1920年生于顺昌县双溪镇,幼年随伯父到福州市小学读书。1941年,毕业于福建省立沙县师范简易本科,回顺昌任兴和保中心民校校长、双溪中心小学教员。1943年,进沙县师范普师班深造,1945年7月毕业。先后任顺昌双溪中心小学校长、顺昌县民众教育馆长等职。建国后,迪人任顺昌城关小学教员、县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在党的教育和关怀下,树立当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对学校工作认真负责,经常为提高教学质量日夜操心。有一次,他的小孩患病急待就医服药,但他还在校加班工作,直至深夜十二点才回家看护,被师生们称为“爱校如家”的人。迪人担任教导工作,十分重视提高教学质量,他提倡搞教学“试验田”,亲自承担高小班的语文课,通过教学实践,经常举行观摩教学活动,多次担任全县性的语文示范教学。为了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他利用晚上时间加班编写《小学高年级作文指导》、《小学高年级阅读课教学经验》等20余篇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许延二
许延二(830—?),字德勋,宣宗时官任银青光禄大夫,与兄叶延二一同掌皇室库钞,兄弟二人同时受谗被贬,遂偕兄弃官南徙辗转入闽,始入东湖下池,开辟“许洋”,创建“清平庄”。后择居于当时感德场之梧桐(今澄源乡上洋村),发展农业生产,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创建梧峰书院,是为政和历史上第一座书院,开政和教育之先河。同时,与其兄延一共同创建了“定风”、“凤栖”、“清平”、“坑唐”、“资福”等多座寺庙,宗教文化由是得以在政和广泛传播。是为政和许姓之鼻祖,亦为政和五大开拓者之一。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何儒显
何儒显字珍候,明崇祯六年(1633年)生,顺昌县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应乡试,中举人。康熙六年(1667年),被授任内阁中书舍人,后奉命随军平定吴三桂叛乱。他参与研究军务,“发言悉中机宜”,为清将军贝勒所器重。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月,儒显又随军平定叛乱,乘战船遇大风浪,士兵落水甚多。他奋不顾身,指挥抢救,并将所有私囊招雇船民捞救,溺水士兵多获生还。康熙十四年(1675年),调任兵部督捕主事,秉公执法,查办坏人,开脱无辜,得到百姓爱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辞官回顺昌,次年病逝。生前著有不少诗词,但仅存《志铭龙山诗》,刊载在清乾隆版《顺昌县志》。
延陵吴氏族谱序
周之初,泰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棋布而不可纪。至唐太宗(时),奏收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吴之姓氏与首称焉。今自唐太史公奕世至宣公,遂为江南右族。而有谱牒以遗后世,吴氏之谱灿如也。当时海内钟鸣鼎食之家而皆莫之或过。嗟夫!士之名世也有二:人品与家世而已。家世旧而人品不足则替;人品伟而家世虽替尤足以振之。家世之于人品而无忝所生,吴氏子孙并有之,爰书以为序。宋西山道人真德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