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嗣韩,唐时入闽漳州。始迁祖逖基,元代人。书名据封面题。记事至清嘉庆间。
清源何氏族谱(福建省泉州市)相关文献
丁仁清谱书源
丁仁清谱书源,雨山大丁家村丁氏,因其家族中传世史料甚少,没能见到有一部详尽记载世系源流之宗、祖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何中安
何中安,生卒年不详,字连山,惠安县人,约生活于清初。中安自幼聪颖,年少勤奋好学,年青时精医术,尤擅治奇异疾病。病者就医,无不药到病除,因而名闻遐迩。中安早年寄居安溪。时有读书人突然不省人事,两足弯曲不能伸,请他医治。中安详审病况后说:“这是血脉上下隔绝于膝间,一时气塞,还没死呵”。就用银针插入患者膝后窝穴中二寸许,使人把血吮出,患者即苏醒过来。有个跛脚的乞丐前来就医,中安给他敷上药散,翌日患者脚上的腐肉化成脓水,中安为其擦干脓水,再次疗治。过了几天,乞丐即行走自如,俨如常人。后来,有个海上强盗头领因被雨水淋浸发病,卧床治疗数月未见痊愈。有人举荐中安,中安说:“如果信任我,必须先服下汤药,沉睡三天,方可治疗。”盗魁答应了。可是盗魁要喝汤药时,举荐他的人嫌汤药太多而倒掉三分之一,嗣后,又告诉中安,中安大惊说:“你害了我啦!汤药少喝,病人容易醒过来,醒了感到剧痛,一定会杀我,这怎么办呢?”举荐他...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黄永源
黄永源,字睦招,县城南门街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父亲以制作漆篮、纸织画手工艺品为业。永源小时读过私塾三年,14岁从父学艺,他心灵手巧,19岁起即能独立制作各种规格的漆篮、纸织画成品,并随着时代的潮流而有所改革创新。永春的纸织画是融合编织和绘画于一体的独特工艺品,画面朦胧,有如复盖一层薄纱,既有十字布绣一样的方格分明,又有隔帘观花隐约依稀的艺术效果。但长期以来,一些艺人以纸织画销路不广,难以借此谋生而改行。至抗日战争初期,只剩下黄永源的“黄芳亭”一家。在这种境况下,永源却拜仙游著名画家李霞为师,并把所学的仕女画引入纸织画中,使原来以花鸟、山水、神像为主的纸织画题材更加丰富多采。以后沿海被日寇-,纸织画销路更成问题,永源不得不以较多的时间从事漆画工艺以维持生活,而对纸织画工艺仍孜孜研习,从不间断。产品虽无销路,但不时制作,自留鉴赏。新中国成立后,永春的纸织画重新获得生机。许多回国探...
福建省-泉州市龚植
龚植(1869~1943年),字樵生,号亦楼,泉州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迁居鼓浪屿。其父是清末翰林,擅长书法、绘画、音乐。他在家庭薰陶下,从小爱好书法和绘画,在长期艺术生涯中,逐渐形成自己工笔兼写意的独特风格。其绘画以菊、梅、紫藤等花卉为主,细腻、生动、传神,作品多为厦门、港澳及东南亚字画爱好者收藏。其书法杂糅汉隶魏碑之长,刚劲有力,别具风格,闽南诸名山大刹多有其题刻,其中日光岩“嵌石亭”3个石刻大字,即出自其手笔。此外,还写过不少爱国诗词。抗战期间,杜不出门,以刻印卖印卖画为生。遗著有《如愚别馆诗存》、《亦楼印存》6册。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蔡清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号虚斋,泉州曾井铺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生。成化十三年(1477年),福建省试第一名,成化二十年举进士。弘治初,蔡清受任礼部主客司主事,吏部尚书王恕奏请改授吏部稽勋司主事。从此两人时相往来,关系融洽。蔡清上呈三札,其一为请振纪纲,又疏荐名士刘大夏等30余人,王恕均予纳用。时庶吉士邹智因议论政事被捕入狱,蔡清竭力请出老师和好友何乔新出来解难,邹智得免死罪。弘治四年(1491年),蔡清补礼部祠祭司员外郎。弘治十二年,长子蔡存畏赴乡试,在归途中去世,蔡清请求便养,升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不久,蔡清又请终养。正德元年(1506年),蔡清任江西省提学副使,主持修葺宋理学家朱熹讲学书院白鹿洞,严格督促诸生学习功课。第二年举行小试,成绩名列前几名的学生乡试全部中举。时宗室宁王朱宸濠住在南昌,欺世盗名,图谋不轨。其生日时,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都穿朝服贺寿,唯独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