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枧头洲原名大石塘李氏七修族谱诚分支谱四卷(湖南醴陵)
参见李雪渔修《[湖南醴陵]醴陵枧头洲李氏六修族谱》条目(馆藏:3593)。始祖文署(字贵和,号礼中,行海六),元末由江西萍乡长丰里三河庄迁醴陵东大石塘(今枧头洲)。生四子,长子楚诚(字加敬,号慎斋,行福一)为本支祖。 卷一谱序、任职人员名单、像、影照、凡例、家训、源流考、地名总录、垂丝图、寿序、传略行述、祠堂图、墓图并记、五服图、陈设图、捐款化包名目、会序、契约、跋、捐款芳名、人丁费、领谱芳名录、中国历代年表,卷二至四齿录。
醴陵枧头洲原名大石塘李氏七修族谱诚分支谱四卷(湖南醴陵)简介资料
醴陵枧头洲原名大石塘李氏七修族谱诚分支谱四卷(湖南醴陵)相关文献
湖南醴陵幸姓来源
湖南醴陵幸姓来源,醴陵锅铺里幸氏始迁祖永仁公,清乾隆末年自广东嘉应迁此。族人分布于箭竹山、花椒冲。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人。醴陵泉塘社幸氏始迁祖伯茂公,明洪武3年(1370)自广东梅县迁此。族人分布于王仙围塘。至1948年,全族人口600人。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吴猎
吴猎(1142~1213)字德夫,号畏斋,北乡擂鼓桥人。23岁入岳麓书院,师事张式,继受教于朱熹。吴猎为湖湘学派巨子,政治上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并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学术上重视经世致用。提倡务实,身体力行。并敢于直言陈谏。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赐同进士出身。张式经略广西,辟为静江府教授。旋知无锡县。经陈傅良奏荐,召试守正字。绍熙五年(1194)十月,宁宗即位,相继迁校书郎、监察御史。韩宅胄专权,罢朱熹等官职。吴猎上书请留朱熹,谏宁宗不要随意罢免大臣、言官,并请以张浚配享阜陵。因所议不合韩意,出为江西转运判官,不久即遭罢免。嘉泰三年(1203),起用吴猎为广西转运判官。开禧元年(1205)四月,授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与湖北、京西军马钱粮。时韩*胄计议北伐抗金,吴猎致书建议召募兵,调储粮秣,选拔人才,调整部署,充实边防。同时,调湘米50万石、马料130余万石至襄阳,...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凌愉
凌愉(1942~2008)湖南醴陵人。1956年支边到新疆,当公路测量工人,1960年任《喀什日报》记者,后在《新疆工人报》任,《中国交通报》新疆记者站站长,新疆农大人文学院客座教授。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西陲情》,报告文学集《西部名流》,纪实文学集《新疆大》。短篇小说《黑沉沉的夜》获建国30年小说奖,报告文学《纪晓岚情留天山》获全国晚报连载一等奖,《雪山上本来没有路》获《人民日报》金马奖,《孔繁森最后的三天》、《玉石风流歌》、《克拉玛依火祭》等纪实文学先后在全国和新疆获奖。当选《中国交通报》全国首届十佳记者。
湖南-株洲-醴陵黄辅辰
黄辅辰(生卒年不详),字琴坞,原籍湖北醴陵,迁居贵州贵筑(今贵州札佐镇)道光十五年(1835)中进士,授吏部主事,迁郎中,咸丰初年以知府分山西,后晋升道员。他生性刚直,对政事好发议论,直言不讳,多次顶撞上司,时称“硬黄”。陕西爆发回民起义,兵荒马乱之中,田地多荒芜。巡抚刘蓉提议兴办营田,扩大农耕。黄辅辰支持此议,致书陈述方略。他还博览群书,了《营田缉要》三卷。其大意是实行营田是为民兴利,不是向百姓牟取利益。刘蓉器重他有才识,于咸丰五年(1855)推荐他任陕西凤彬盐法道员,主管西安、同州(今大荔县)、凤翔、延安、乾州(今乾县)、邠州(今彬县)、鄜州(今富县)等处营田事。他的具体建议是说,关中地旷人少,必须招徕外省客民前来从事营田。但缺耕牛、籽种、农具、房舍,官府又不能解决,百姓是不愿意从业的。若将地送给百姓,只收少量地租,六年后发给地券,地归耕者,使其世代所有。由于地-线,赋无定额,为防止官...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贺光谦
贺光谦(1900-1958),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任第三师第七旅副旅长、旅长,第十三师副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十一师副师长、第三十九军第五十一师师长、第九十八军副军长、骑兵第三军中将军长。1949年8月随程潜、陈明仁等在长沙起义,所部后改编为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任第二军副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