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湖始迁祖(1世): (宋) 黄叔献,字天民,行恒一,讳茂宗. 由分宁迁兰溪(谿)之蛟龙.
黄叔献相关文献
“熙宁八使”之一——侯叔献
“熙宁八使”之一——侯叔献, 熙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青苗法刚刚颁布两个月以后,条例司请颁“农田水利约束”
吾辈黄金铸叔牙——论鲍叔牙的历史贡献
吾辈黄金铸叔牙——论鲍叔牙的历史贡献, 鲍叔牙是中华鲍氏二世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盛传不衰的千秋佳话"管鲍之交"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侯叔献
侯叔献(1023~1076)字景仁,宋新丰侯坊人。水利专家。侯叔献从小胸怀大志,刻苦读书,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始任雍丘县尉,改桐庐县令。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奸吏、豪强敛缩。后调制置三司条例司任秘书丞,参与议法。熙宁元年(1068),神宗即位,志在富国,决定以农为本,制订出“农田利害条约”。侯叔献进言:汴河两岸原有沃土千里,因每年大汛期间汴河暴涨,冲击河堤,使官、私之地二万多顷变成盐碱地,而今用来牧马,也不过万顷,其余都白白荒芜不用。只要依汴河两岸地势开渠筑陂坝,增设溢洪道,将黄河上游的樊山水引入汴河,冲刷盐碱地,使其变为良田。神宗令为开封府界常平,执行此事。后因都水监对此持异议,改调淮南提举、两浙常平使。熙宁三年(1070),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之时,侯叔献擢升都水监,提举沿汴淤田。他长年奔走各地,察看山川地势,吸收群众治水经验,辟大湖、立新堤、开支流,引樊水和汴水淤田治理盐碱地,经...
黄叔琳
生平康熙三十年(1691年),年仅二十岁的黄叔琳考中己未科进士。清初,殿试一甲多为南方人,本次又初定全椒吴昺第一,金山戴有祺第二,海宁杨中讷第三。康熙帝以为一甲长期没有北人,特地选拔黄叔琳置为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因父丧丁忧去职。守丧结束后复官,升侍读、山东学政、鸿胪寺少卿。此后历任通政司参议、奉天府丞兼学政、左佥都御史、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升任刑部右侍郎。雍正改元,调吏部,偕同两淮盐政谢赐履前往湖广,与总督杨宗仁评议盐价,革除陋规。雍正二年(1724年),任浙江巡抚,兴修水利。不久,陈世侃家人和肉铺商人贺懋芳发生口角,陈世倌指使黄叔琳当庭仗毙贺懋芳,导致杭州民愤。被弹劾受贿撤职,赴海塘效力。乾隆元年(1736年)复官,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迁布政使。乾隆四年(1739年)母丧丁忧去官,服阙后任詹事府詹事。不久,又因...
黄献
参考资料编纂委员会.《上海旧政权建置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ISBN7-80618-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