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祖 : 高省一(迁蕲水) ; 高省二,名源远(居黄冈) ; 高省三 ; 高省四,名海国. 自渤海迁河南,又徙湖北.
高省四相关文献
四川省高县《寇氏古谱序》
四川省高县《寇氏古谱序》,从来玉牒金枝帝王,以世系为重,而水源木本士庶,亦以睦族为先。已故葛之庇,行苇之敲
四川省-成都-蒲江县高定子
高定子(1177-1247),字瞻叔,南宋蒲江人,高稼弟、魏了翁兄。从小聪颖好学,博通六经,于嘉泰二年(1202年)考中进士。历任郪县(今四川三台县境)主簿,中江县丞,丹棱、夹江县令,绵州知州,刑部郎中,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太常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礼部侍郎等职。知夹江县时,遇发大水而缺粮,贫穷的百姓纷纷来县衙说没有地方可以买粮。高定子说大家不要忧愁,你们带钱到以前买米的地方等待就可以了。百姓走后,他打开县里的粮仓,将存粮运送到那些卖米大户家中,让他们按照通常的价格卖给贫民,等到秋天收下新粮后再还给官府。不久,全县的粮食就充溢于市场,价格迅速得以平抑,百姓度过饥荒。其时,邻县有件相争十多年田地的案子没有判决,刑部就把这事交给高定子。他察看有关文书说,这个文书是伪造的,那人不服,定子说:“嘉定年间改年号,皇帝诏书是三月才到达县里,哪里会有嘉定元年正月的文书呢?”立刻,原告不得不表示服从判决。任绵...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高节
高节(1492~?),字公秉,号竹所。四川罗江县人,一作绵州人。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林大钦榜进士第三人。高节于正德年间乡试中举。嘉靖十一年(1532),高中探花后,授翰林编修。高节与其兄高简、弟高第俱以文章驰名,人称“三高”。嘉靖二十三年(1544),高节出任会试同考官。此科首辅翟銮的两个儿子翟汝俭、翟汝孝也参加会试。皇上疑心翟汝俭、翟汝孝的卷子在首甲,所以特将第一卷抑置第三,复将第三卷抑置二甲第四,拆卷后果然是翟汝孝。于此,刑科给事中汪蛟、王尧日论劾考官少詹事江汝璧、修撰沈坤、编修彭凤、欧阳焕、署员外郎高节“朋私通贿,大坏科制。大学士翟銮以内阁首臣,二子汝俭、汝孝既联中乡试,又联中会试,若持券取物。然而崔奇勋乃汝俭等人之师,焦清又与汝俭结姻,又同受业,四人者,会试时俱在一号。汝俭、汝孝、奇勋皆彭凤所取。诗经考官五人,都聚在彭凤一房。欧阳焕亦汝俭等人之师,本同经,又改看书经...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高颐
高颐(?-209)今雅安市雨城区人。字贯光,东汉末与其弟实同举孝廉,历任北府丞,武阳令、阴平都尉及盆州太守。清《雅州府志》将高颐昆仲均列入《宦迹》,《乡贤》篇内,《雅安历史》载“高君石阙二,建安中立,弟实子直墓均在焉”。按高君阙,碑、墓均在今雨城区姚桥乡(原名孝廉乡),证明他是东汉时汉嘉郡(今雅安市)人。出土碑铭说他“亲贤乐善”,“法萧曹之兀要,求由之政事”,说明他从政时为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讲求法治,正直不阿。卒于建安14年(209年)8月。殁后,据说臣吏悲号,百姓痛哭,遗爱在民,当非过誉。
四川省-成都-蒲江县高斯得
高斯得(1200-?),南宋蒲江人,高稼之子,魏了翁之侄。绍定二年(1229年)进士,历任洋州推官、四川茶马司干办公事、台州通判、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严州知州、浙江提点刑狱、湖南提点刑狱、秘书少监、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司农卿、宁国府知府、工部侍郎、建宁府知府、兵部尚书、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副宰相)。宋亡(1276年),不仕元,穷困饥饿而死。遗著有《耻堂存稿》8卷,《宋史》立传。他与高稼、高定子合称“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