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高光宗

高光宗

派祖(6世) : 高光宗,字瑞卿,号直轩 ; 高光采,字祥卿. 皆为志强公之子.
高光宗简介资料
瑞卿
高光宗相关文献
明光宗清穆宗(图)
明光宗清穆宗(图), 明光宗  清穆宗      朱东润先生的大着《陈子龙及其时代》就上溯到光宗,也
查看全文
高丽光宗
生平高丽光宗是定宗的同母弟,但却是由信州院夫人康氏抚养长大的。949年,定宗病危,召光宗入内禅位。时年25岁光宗继承高丽王位,建年号光德。当时高丽政局不稳,太祖王建为了统一后三国,与许多豪族结盟,这些豪族为了掌控政权发生了激烈的竞争。光宗见证了兄弟争位的一系列事件,觉得应该巩固王权、奖励对高丽发展有功之人,以及与邻国建立良好外交关系。高丽光宗经常读唐太宗的《贞观政要》,发现自己的处境与唐太宗有颇多相似之处。在949年的税务规范化之后,光宗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来推动稳定的、以王室为中心的政治体系,并发展经济和军事。956年,光宗开始了第一项改革。他出台了《奴婢按检法(朝鲜语:노비안검법)》,没收了富裕家庭的私奴。此项改革令朝廷赢得了百姓的支持,被释放的奴隶成为平民,战时成为士兵,而他们也要像平民一样交税,这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随后,光宗改组并发展军队,以面对北方的契丹和女真,在东北和西北建立了...
查看全文
明光宗
人物简介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光宗,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为孝靖皇后王氏。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沉湎酒色,纵欲淫乐,导致身体日益羸弱。泰昌元年(1620年9月26日),因病病逝,史称“红丸案”,时年三十八岁,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庆陵。人物生平早年明光宗十二章衮服朝服像明神宗长子,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生,母恭妃王氏原是祖母李太后身边的宫人。不久,明神宗郑贵妃生三子朱常洵,深得宠爱。长子朱常洛一直受到冷遇,群臣纷纷上书要求立储,是...
查看全文
宋光宗
生平绍兴十七年(1147年)九月乙丑生,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孝宗即位,封恭王,封邑恭州(今重庆市)。乾道七年(1171年)二月立为皇太子,当时孝宗因赵惇性格与自己相似,故立为太子,与此同时,孝宗也担忧太子的政治能力,但是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依然禅让帝位给光宗,以明年为绍熙元年。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平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时42岁,并不算年老,却体弱多病。心理上,也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让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干政,自己对朝政的掌握力不断下降。绍熙四年,光宗将两浙东路马步军总管姜特立召至京城,遭到丞相留正的强烈反对,留正随后出走,直到当年十一月,光宗将姜特立遣回本官,留正方才回朝。但光宗在位的五年时间,基本延续了高宗、孝宗两朝赈济灾民的政策,也能对一些官吏渎职的现象予以打击,如文思院监常良孙因贪污,不仅自...
查看全文
宋光宗生平简介宋光宗最后是怎么死的?
宋光宗赵惇是宋孝宗赵眘的第三子,生于公元1147年,去世于公元1200年,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母成穆皇后郭氏。 宋高宗在位时期,授赵惇监门卫率府副率之职,转荣州刺史。宋高宗禅位,宋孝宗继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公元1171年,也就是乾道七年,二十四岁的赵惇被封为皇太子。 在赵惇之前,宋孝宗曾封长子赵愭为皇太子,可是赵愭被封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高氏家谱
始祖:高傒 地区:河南省鲁山县高村 编修:高铭,高学俭,高树森
浏览:0
高氏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漂麦堂, 民国29[1940]续修(两全堂梓).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一世祖 : 公子高. 文公赤之次子. 姜尚九世孙,封于高邑. 以字为姓始改姜为高,故为受姓祖.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高胜二,原名坤,行二郎. 为公子高之67世孙. 永乐年间以总戎调镇鼎州,迁居于益阳,隶籍资阳赤塘. 胜二公下派祖(2世) : (明) 高以清,字明佐 ; 高以信,字思忠,号心田. 以清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高楚汉,字玉朝 ; 高楚佐,字玉辅. 以信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高楚昱 ; 高楚昂 ; 高楚魁,字占先 ; 高楚泰,字国安 ; 高楚鄂,字丹阳 ; 高楚鹏,字飞万. 旧派语(1世起) : 胜以光南楚 荣添名希大 日月庆邦宁 德政贤才拔. 新派语(21世起) : 秀起先声振 芳腾世泽昌 传家敦道学 华国焕文章.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谱序题 : 益阳高氏续修族谱. 版心题 : 高氏族谱. 另题名 : 湖南资阳赤塘高氏续修族谱.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浏览:100
高氏族谱 [2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4[1945]. 21册 : 插图, 世系表. 经理 : 高德纯,字粹轩. 湖北祖(1世) : 高德性. 先世籍于江西袁州府宜春县. 世祖(5世) : 高道友 ; 高道传. 道友公下四房(6世) : 高伯安 ; 高伯谦 ; 高伯聪(迁居响水堰) ; 高伯宪(迁孝感) ; 高公(龙井冲). 道传公下一房(6世) : 高袭爵(或锡爵). 伯安公下支祖(7世) : 高松 ; 高本 ; 高世 ; 高荣 ; 高俸(居大塆). 伯谦公下支祖(7世) : 高显 ; 高赞 ; 高恕,字洞章 ; 高圣(子孙析置卢河) ; 高升 ; 高鹏(居大塆). 伯聪公下支祖(8世) : 高日升 ; 高日昱 ; 高日星 ; 高日㫤(迁居麻邑) ; 高日晟(迁居光邑梅花店). 排行字(18世起) : 世维立志 德厚锡昌 希文绍序 永世其芳 时逢盛治 普庆明良 克承先统 继业安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市,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一部分版心题 : 高氏宗谱.
浏览:0
高氏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漂麦堂, 民国29[1940]续修(两全堂梓).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一世祖 : 公子高. 文公赤之次子. 姜尚九世孙,封于高邑. 以字为姓始改姜为高,故为受姓祖.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高胜二,原名坤,行二郎. 为公子高之67世孙. 永乐年间以总戎调镇鼎州,迁居于益阳,隶籍资阳赤塘. 胜二公下派祖(2世) : (明) 高以清,字明佐 ; 高以信,字思忠,号心田. 以清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高楚汉,字玉朝 ; 高楚佐,字玉辅. 以信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高楚昱 ; 高楚昂 ; 高楚魁,字占先 ; 高楚泰,字国安 ; 高楚鄂,字丹阳 ; 高楚鹏,字飞万. 旧派语(1世起) : 胜以光南楚 荣添名希大 日月庆邦宁 德政贤才拔. 新派语(21世起) : 秀起先声振 芳腾世泽昌 传家敦道学 华国焕文章.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谱序题 : 益阳高氏续修族谱. 版心题 : 高氏族谱. 另题名 : 湖南资阳赤塘高氏续修族谱.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浏览:1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高氏家模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氏家模>文白对照诠释编辑委员会, 2007年. 全1册(约384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页数不包含后续影印资料部分. 受姓祖 : 高傒. 姜太公之裔. 春秋齐桓公时改姓高. 始祖 : (明) 高全. 从蒙阴县迁居淄川. 生子一 : 高彦祥. 彦祥公下四子 : 高铎 ; 高鉴 ; 高钦 ; 高鈂. 惟鈂公无后. 鉴公派下七大房祖(4世) : 高宽(生一子 : 高杰) ; 高亮 ; 高江 ; 高海 ; 高河 ; 高淮 ; 高潭. 杰公派下四大房祖(6世) : 高昂 ; 高冔,字殷宗,号仰黉(生子一) ; 高鼎 ; 高旻. 此谱主要记录冔公房下后裔资料. 七世祖 : 高汝登,字自卑,号柳溪. 为冔公之子. 生子四 : 高攀 ; 高举,字鹏程,号东溟 ; 高誉,字鹍程,号南溟 ; 高觉. 迁日照祖 : 高理,字性原. 为杰(杰)公之裔. 字派(12-51世) : 肇绪贻谋远 承徽继庆长 名传家永立 祚衍世其昌 守法昭令德 勤修茂厥良 忠孝盛金玉 仁智上谦彰. 散居地 : 山东省淄川县, 日照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脊题 : 高世家模.
浏览:0
中华高姓大通谱 : 总谱 [上下卷]
原书: 北京 : 作家出版社, 2011年(北京春雨印刷). 2册(共1364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包括 : 国内外收藏高姓家谱文献目录, 825-862页. 初祖 : 姜太公,名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 又称师尚父,太公望,齐太公. 受姓祖 : 公子高. 文公赤之次子. 姜尚九世孙,封于高邑. 始祖 : 高傒. 公子高之孙,以祖名为姓. 总辈序(姜太公第91世孙起) : 渤海宗源久 尊贤福泽长 敦仁承伟业 勤学启华章 玉凤鸣祥瑞 金麟佑栋梁 匡时仰慧哲 兴国继维纲 齐鲁曜千古 诗书化万方 升平修谱志 恒永乐安康. 散居地 : 全中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