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陶学义

陶学义

派祖(13世) : 陶学礼 ; 陶学义,字直夫 ; 陶学祥 ; 陶学勉 ; 陶学奇.
陶学义简介资料
直夫
陶学义相关文献
文学家陶宗仪
文学家陶宗仪,陶宗仪(1321年~约1412年),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今清陶乡)人。元末
查看全文
文学巨匠雍陶
文学巨匠雍陶,简要介绍: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人物简介:古代
查看全文
陶氏图腾的含义
陶氏图腾释义①缶,瓦器,大肚子小口,是从土窑里用火烧制而成,故缶又作匋。陶乃匋的后起之字,“阝”即高阜,烧窑必须选窑址于干燥的高阜之地。陶人以陶为氏族崇拜的原始图腾,作为氏族名和族徽,并建立国家,最终成为姓氏。②据称“陶”字成型于烧匋制器。陶本作缶、匋,由作陶器者“勹”和陶器“缶”组成。但“缶”又是由“午”和“凵”组成,“午”是玄鸟,“凵”是烧匋的窑穴,意思是玄鸟族人发明了陶器,就以这种烧陶制器的功德为姓,陶字的“阝”表示窑穴火道。陶姓是魁隗氏炎帝族祝融八姓昆吾嫡传,始祖陶唐氏。
查看全文
浙江省-金华-武义县陶德义
陶德义(?—1450),丽水宣慈(今属武义)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冬,宣慈乡银场矿工在产银量不大、生活无着落的情况下,推陈鉴湖为首,陶德义为辅,配合叶宗留率领的-队伍由福建向江西铅山进军,举行-。十四年初,陈鉴湖称王,国号太平,建元泰定。正月二十五日,德义率军数千突袭破桥峡(今属丽水市),杀分守参议耿定、兵备佥事王晟,兵临处州府城。在城北后溪一战失利后,撤兵至西乡一带。旋与叶希八所率叶宗留残部及陈鉴湖的人马,先后会合。不久,陈鉴湖投降朝廷,解至京师被杀。德义率余部坚持与明军作战。是年冬,率军攻打遂昌,杀指挥龚礼、县丞张智等。景泰元年(1450)春,在明军武力与诱降夹击下,与叶希八一起降明。旋又重整旗鼓,于五月十七日攻克武义县城,击毙佥事陶成。继攻永康失利,返回宣慈。明军穷山搜捕,被捕遭杀。
查看全文
陶承学
生平浙江乡试第五十三名,后参加会试第二百八十二名。嘉靖二十六年,登进士李春芳榜三甲五名。授中书舍人,迁南京御史,因弹劾仇鸾误国,出京为徽州知府,升河南布政使。隆庆六年(1572年)召为太仆寺卿,不久改任应天府尹。陶承学为官时,除俸禄外,分文不取,“生平清谨,始终不移”。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因与张居正不合,辞官归里。万历二十六年(1598)六月初三日卒,年八十一,赠太子少保,谥恭惠。著有《字学集要》。曾祖父陶愫;祖父陶试,曾任训导;父亲陶廷奎,曾任岁贡生。母商氏。有子陶望龄、陶奭龄。参考文献孙矿:〈南京礼部尚书进阶资善大夫赠太子少保泗桥陶公承学墓志铭〉,收入焦竑:《国朝献征录》,册2,卷34,页1401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屯门陶氏撮要家谱 (亦见微卷. 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拍摄, 1981. 微卷1卷 ; 16厘米)
入粤始祖 : 陶侃,字士行. 由江西鄱阳迁广东. 名祖 : 陶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居士. 屯门祖 : (元明之际) 陶文质. 四大房祖(屯门4世) : 陶松隐 ; 陶浮翁 ; 陶松友 ; 陶松茂. 此谱有缺叶, 不含4-6世之资料. 散居地 : 广东省宝安县 ; 及香港等地.
浏览:100
21.陶氏宗谱, 21, 卷17, 如锺 大学 11世秀山公起, 19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柳堂, 民国37[1948]年. 32册: 插图, 世系表. 楚黄始祖(1世) : (宋) 陶邴,字唐祚,号绍先. 为麻城派祖. 邴公派下支祖(5世): 陶仁一,字德星,号明远 ; 陶仁二,字德雷,号声远. 仁一公派下支祖(8世): 陶弥高(庚族东分) ; 陶弥坚(庚族西分) ; 陶道(道族) ; 陶德(迁山东馆陶县). 四公为陶应庚之子. 仁二公派下支祖(7世): 陶如锺 ; 陶如铎 ; 陶如(金 鼎) ; 陶如鉴(避居黄陂) ; 陶如铨(避居黄陂).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2.陶氏宗谱, 22, 卷18, 如锺 大学 16世春魁公起, 19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柳堂, 民国37[1948]年. 32册: 插图, 世系表. 楚黄始祖(1世) : (宋) 陶邴,字唐祚,号绍先. 为麻城派祖. 邴公派下支祖(5世): 陶仁一,字德星,号明远 ; 陶仁二,字德雷,号声远. 仁一公派下支祖(8世): 陶弥高(庚族东分) ; 陶弥坚(庚族西分) ; 陶道(道族) ; 陶德(迁山东馆陶县). 四公为陶应庚之子. 仁二公派下支祖(7世): 陶如锺 ; 陶如铎 ; 陶如(金 鼎) ; 陶如鉴(避居黄陂) ; 陶如铨(避居黄陂).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5.陶氏宗谱, 15, 卷11, 道公 青山 11世本学公起, 19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柳堂, 民国37[1948]年. 32册: 插图, 世系表. 楚黄始祖(1世) : (宋) 陶邴,字唐祚,号绍先. 为麻城派祖. 邴公派下支祖(5世): 陶仁一,字德星,号明远 ; 陶仁二,字德雷,号声远. 仁一公派下支祖(8世): 陶弥高(庚族东分) ; 陶弥坚(庚族西分) ; 陶道(道族) ; 陶德(迁山东馆陶县). 四公为陶应庚之子. 仁二公派下支祖(7世): 陶如锺 ; 陶如铎 ; 陶如(金 鼎) ; 陶如鉴(避居黄陂) ; 陶如铨(避居黄陂). 散居地: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8.陶氏宗谱, 18, 卷19&20, 添禄 11世维学公起, 960-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翠荫宫藏板).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楚黄始祖(1世) : (宋) 陶邴,字唐祚,号绍先. 为麻城派祖. 陶家园派祖(5世) : (元) 陶宝三,字石潭. 胜五公长子. 迁岐东陶家寨. 宝三公下六分(8世) : 陶添鸾 ; 陶添凤 ; 陶添鸢 ; 陶添爵 ; 陶添禄 ; 陶添寿. 七分祖 : 陶文三(山). 胜五公次子. 出继姑父沈永清为嗣. 文三公下三房(7世) : 沈福二 ; 沈福海 ; 沈福谅. 注 : 此谱缺卷12. 卷6-7合一册, 卷19-20亦合一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刘氏义学宗谱 七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民国7[1918]. 7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 (唐) 刘四,名奭,字升高,号丹阳. 由丹阳避乱徙信之玉邑顺城乡赖家源. 生子三 : 刘流玉,字文玉,行开二 ; 刘雍玉,字文珠,行开三(本支祖) ; 流汤玉,字文瑶,行开六. 四公派下房祖(6世) : (宋) 刘元,字长卿,行陶十四(左支) ; 刘袍,字子正,行陶十七(右支). 左支元公下三房(7世) : (宋) 刘渝,字彦清,行唐十二(松房) ; 刘澂,又名明,字彦明,行唐二十(竹房) ; 刘洵,字彦忠,行唐二十四(梅房). 右支袍公下三房(7世) : (宋) 刘浃,又名大升,字彦修,行唐十三 ; 刘浩,名怡,字彦直,行唐十八 ; 刘锡,字彦泽,行唐三十. 右支袍公支下派行 : 绪开神圣 宗启陶唐 衍百千万 隆盛兴邦 英雄俊慨 富贵轩昂 福禄贞泰 发育绵长 恢承谟烈 绍祖光昌 永垂德泽 世代馨香 嘉佑纯笃 芳声远扬 乾坤高厚 悠久靡疆. 注 : 左支元公下份三房派行, 详如历代排行.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目录题编目. 版心题 : 刘氏义学宗谱. 散居地 :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