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佑公下支祖(20世) : 郑奇语,字言法 ; 郑奇琳,字南林 ; 郑奇妥,字式妥 ; 郑奇实,字秀盛 ; 郑奇光,字秀珠 ; 郑奇辉,字妹妹 ; 郑奇贞,字秀松 ; 郑奇清,字秀清 ; 郑奇春,字秀春.
郑奇清相关文献
清郑谷口灵宝谣
清郑谷口灵宝谣,郑谷口(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人。以行医为业,终学不
清郑谷口灵宝谣
清郑谷口灵宝谣,郑谷口(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人。以行医为业,终学不
源流-郑氏起源郑奇次子支
源流-郑氏起源郑奇次子支,四、二十六世祖郑奇次子一支 奇公之次子:郑禾犀,官至后汉西河太守; 禾犀公之
郑清之
简历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谥忠定。著作《安晚集》六十卷遗迹今广东潮州饶平县海山镇坂上村三百门大湾山北麓郑清之墓。碑铭“宋祖敕封考踢进士第右丞相太傅卫国公净庵清之郑公墓,敕封妣一品夫人闺淑樊氏”。参考《宋史本传》
郑清之
(1176—1251)南宋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号安晚。嘉定进士。嘉定末,为国子学录,参与史弥远拥立理宗、废黜赵闳阴谋。绍定中,累迁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弥远死,进右相兼枢密使,旋迁左相。召还真德秀、魏了翁等,支持赵范、赵葵出师收复河南。端平末,罢相。淳右七年(1247),再入相,声名大落。著有《安晚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