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连江祖(5世) : 赵士敒,谥曰惠,封清源侯.
赵士敒相关文献
江苏省-苏州-常熟赵士春
赵士春(?~?),字景之,江苏常熟人。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丁丑科刘同升榜进士第三人。赵士春为赵用贤之孙,第三人及第后,授翰林编修。第二年,兵部尚书杨嗣昌“夺情”视事不久,竟被崇祯帝破格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仍兼兵部事。为此少詹事黄道周,给事中何楷、御史林兰友上疏-,皆被下诏狱。赵士春和修撰刘同升(崇祯年状元)又上疏。当时,何楷、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林兰友号“长安五谏”。赵士春在疏中言道:“嗣昌墨缞视事,既已罔效。陛下简入纶扉,自应力辞新命。乃阅其奏牍,徒计岁月久近间,绝无哀痛恻怛之念,何奸悖一至此也。陛下破格夺情,曰人才不足故耳。不知人才所以不振,正由爱功名,薄忠孝致之。且无事不讲储材,有事轻言破格,非用人无弊之道也。臣祖用贤,首论故相夺情,几弊杖下,腊败肉示子孙。臣敢背家学,负明主,坐视纲常扫地哉?”崇祯皇帝读罢,大怒,将赵士春贬谪为广东布政司照磨。赵士春与其祖...
山东省-潍坊-诸城赵士程
赵士程,生卒年不详。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与陆游、梁克家等属于同时期人士,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婉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乾道七年,赵士程任宗正司时,陆游年已四十七岁。陆游与唐琬在沈园相遇时,“实绍兴乙亥岁公元年也”,当年陆游才三十一岁,“未久唐氏死”。赵士程曾任过武当军承宣使,他在唐婉死去十余年,来到福州任宗正司,两年后离任去了,唐婉死后终身不娶。宋代大诗人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故事,最早见于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陆务观初娶唐氏阂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掣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
赵士褒
(1084—1153)宋宗室。字立之。累迁权同知大宗正事。靖康二年(1127),承元右皇后命,奉圭宝赴南京(今河南商丘南)迎立商宗。旋论黄潜善误国,知南外宗正事。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他移书张浚、吕颐浩,促其勤王。后判大宗正事,绍兴九年(1139),往河南修奉皇陵,数忤秦桧。岳飞被诬,他力辩其无罪,遂被夺官,谪居建州。
赵吉士
(1628—1706)清安徽休宁人,寄籍杭州,字天羽,一字恒夫。顺治举人。康熙七年(1668)授山西交在知县。镇压吕梁山农民起义军。入为户部主事。二十年奉使征扬州关钞,革胥吏苛敛之弊。二十五年擢户科给事中,补国子监学政。曾出资建全浙会馆。著有《万青阁集》、《寄园寄所寄》等。
赵氏郡王赵士?因何力保岳飞?
岳飞父子得罪下狱,朝中大臣们人人都怕独断专横的秦桧,只有韩世忠不管这一套,当面斥责秦桧,秦桧则用岳飞的罪“莫须有”三字来搪塞,韩世忠怒斥道:“‘莫须有’三字能服天下吗?”事后有好友劝他别招惹秦桧,恐其报复。韩世忠却说:“今吾为己而附和奸贼,死后岂不遭太祖铁杖?”我现在为了保自己附和这样的奸贼,难道死了之后就不怕太祖的铁杖吗?
其实在朝堂之上,还有一位赵室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