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薛荣道

薛荣道

莲塘祖(13世) : (宋) 薛荣道,字元礼. 为珵公后裔.
薛荣道简介资料
元礼
薛荣道相关文献
山西-运城-万荣薛端
薛端(约516~558年),原名沙陁,宇文泰让改名端,字仁直。西魏、北周时大臣。祖籍河东汾阳(今山西万荣县境),其祖父时迁居冯翊夏阳(即今陕西韩城市)。薛端少年时专心读书,不慕功名。北魏孝武帝元修即位时,司空高乾推荐薛端为参军,并赐爵汾阳县男。他见当时北魏的政局动荡,战乱不止,无心从政,即弃官回乡。魏永熙三年(534),北魏朝廷内讧,孝武帝与权臣高欢之间矛盾加剧,高欢发兵逼近洛阳,孝武帝西逃关中投靠宇文泰。为此,宇文泰派大都督薛崇礼去镇守龙门(在今韩城市东北),薛崇礼带薛端同往。次年,东魏高欢派军队西攻西魏,薛崇礼投降东魏,东魏数千军队西渡黄河占领杨氏壁(在今陕西韩城市)。薛端被俘,东魏军逼他东渡。当准备渡河时,恰值天已黄昏,薛端乘乱逃走。东魏军队追赶不及,薛端率部入石城栅据守。东魏劝降不成,又派军队来攻。薛端率军民虚张声势,布设疑兵,东魏怀疑西魏增派了重兵,便退往河东,薛端乘机收复了杨氏...
查看全文
山西省-运城-万荣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中国唐代画家,书法家。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卒于睿宗先天二年(731)。字嗣通,蒲州汾阴人(今山西)。唐代著名楷书家,中国唐代书法家、画家。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睿宗时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历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后因预知窦怀贞谋害玄宗事,被赐死于狱中。薛稷工书法,其外祖父魏徵家收藏书画甚多,薛稷用心观摩学习,从中获益颇多,特别对褚遂良书法墨迹更是锐意学习,穷年忘倦,遂自成家,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为初唐四大书法家。薛稷能画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以画鹤著名。他当时在长安、洛阳及四川等地留下不少画迹,在秘书省壁所画鹤与贺知章草书、郎余令画凤等各称一绝。他所创屏风六扇鹤样也为人传摹效仿。直到五代黄筌出现以前,薛稷画鹤一直被人公认为是难以超越的精湛技艺,可惜作品未流传下来。薛稷曾祖即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官至内史侍郎。祖父薛收...
查看全文
山西-运城-万荣薛收
薛收,字伯褒,隋唐时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约生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卒于唐武德七年(624年)。薛收薛收生父薛道衡,为隋内史侍郎,侄子为薛元敬。他自幼过继给本家薛孺。薛孺工文史,生性正直,仕于隋,为官清廉。薛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孝于父母,刻苦治学,12岁已能文。薛收的生父辞道衡因奏对不称旨,被隋炀帝赐死,天下称冤,薛收也因此不仕于隋。隋末李渊从太原起兵后,薛收入首阳山,聚集人马,准备响应。但:事情被蒲州通守尧君素知晓。尧君素因薛收是著名孝子,就将薛收生母囚禁起来招安他,这样,薛收被迫回城。不久,尧君素想投靠王世充,薛收不愿随从,就潜逃出来,投奔李渊。薛收归李渊后,受到其部属房玄龄的赏识,而把他捱荐给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召见薛收,询问时政,薛收陈说天下大势,很合李世民的心意,于是李世民授他为秦王府上簿,兼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当时群雄相争,李世民经常南征北伐,有...
查看全文
山西-运城-万荣薛道衡
薛道衡,生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卒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字玄卿,隋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历仕北齐、北周、隋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齐名,为当时文坛领袖。薛道衡出身官僚家庭,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他专精好学,13岁时,读《春秋左氏传》,有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一篇,词藻华美,世时人称为奇才。由此以文才召世。北齐时,薛道衡待诏文林馆,兼主客郎,负责接待、应对北周及陈的使者,与当时文坛才子李德林、卢思道等常相过从。北齐亡,周武帝用薛道衡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自以为不受重用,便弃官归乡里。后来又入仕途为州主簿,不久又为司禄上土。杨坚作相时,薛道衡效力于大将军梁睿府下,参与平定王谦之乱。后又从征突厥,还朝后,被任命为内史舍人,仕途上开始有起色。当时薛道衡还兼任聘陈主使,多次往还江东,对陈朝的腐败情况了解很深,所以多次上奏隋文帝,要求对陈“责以称藩”,也就是不承认
查看全文
薛道衡
成就尚书左仆射杨遵彦见识到薛道衡之后,十分叹赏。陇西辛术曾感叹,有道衡在,“郑公(郑玄)业不亡”,河东裴谳称他是“自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值其人,今复遇薛君矣。”。时人誉为“一代文宗”,诗的内容上曲折深入,常有新意。与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代表作《昔昔盐》描写少妇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词最为脍炙人口,《隋书》:“江东雅好篇什,陈主犹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有文集70卷,后散失,剩三十卷,明人辑有《薛司隶集》一卷。子女薛道衡有子五人薛大年薛收薛仁宝,秦王府库真薛婕妤,唐高祖婕妤。参考书目《隋书》卷57《薛道衡传》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21.薛氏宗谱, 21, 卷21, 目录 湟里镇分概述 世系: 瓒公 天玉 孟荣 16世启增 福增公起, 201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凤堂, 2010年.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任奚仲. 受封于薛, 为第一代薛侯. 后世以国为氏. 河东祖: 薛齐,字夷甫. 徙河东汾阳(今山西万荣县). 奚仲公89世. 毗陵祖: (宋) 薛抗,初讳克,字胜夫,号复庵. 徙居毗陵滆湖西栖鸾鄕(今武进村前). 奚仲公118世. 五牧始迁祖(1世): (明) 薛祥伯,字沧儒. 徙居五牧之余巷(今属常州武进). 抗公12世孙. 祥伯公下六子 : 薛𤩽(无记事) ; 薛瑞,字大祥,号达轩(后裔居武进,无锡等地) ; 薛琼(后裔居无锡等地) ; 薛瑶(后裔居无锡等地) ; 薛璋(仅记至7世) ; 薛瓒(后裔居武进等地).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武进县, 常州市, 及无锡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薛氏宗谱.
浏览:100
6.刘氏族谱, 6, 卷2: 方荣 学蒲嗣子 13世道本公起世系, 191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订书堂, 民国7[1918]续修(校书堂藏板).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刘道晨,字恒德 ; 刘道锺,字树勋 ; 刘道务,字君志 ; 刘道林,字庆云 ; 刘道信,字成宗 ; 刘为绪,字克承. 始祖(1世) : (明) 刘九良. 自江右迁湖北黄冈县,落业白塔河. 生二子: 刘大德 ; 刘大刚(迁居叶顾岗,不详). 大德公下派祖(6世) : 刘士元,字俊彦. 可臣公长子. 士元公下六子(7世) : 刘方荣,字群吉 ; 刘方华,字能相 ; 刘方富,字谷成 ; 刘方贵,字能佐(后失考) ; 刘方福,字如东(二传后止) ; 刘方寿,字鸿开. 字派(8世起) : 志廷如杰 学道为珍 先贤泽永 后裕传馨. 续修赠派 : 希明远绍 继德鸿勋 光前荫浩 福润长青.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续修宗谱. 部分卷端题 : 黄冈刘氏宗谱.
浏览:100
8.刘氏族谱, 8, 卷4: 方荣 学球嗣子 13世道汜公起世系, 191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订书堂, 民国7[1918]续修(校书堂藏板).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刘道晨,字恒德 ; 刘道锺,字树勋 ; 刘道务,字君志 ; 刘道林,字庆云 ; 刘道信,字成宗 ; 刘为绪,字克承. 始祖(1世) : (明) 刘九良. 自江右迁湖北黄冈县,落业白塔河. 生二子: 刘大德 ; 刘大刚(迁居叶顾岗,不详). 大德公下派祖(6世) : 刘士元,字俊彦. 可臣公长子. 士元公下六子(7世) : 刘方荣,字群吉 ; 刘方华,字能相 ; 刘方富,字谷成 ; 刘方贵,字能佐(后失考) ; 刘方福,字如东(二传后止) ; 刘方寿,字鸿开. 字派(8世起) : 志廷如杰 学道为珍 先贤泽永 后裕传馨. 续修赠派 : 希明远绍 继德鸿勋 光前荫浩 福润长青.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续修宗谱. 部分卷端题 : 黄冈刘氏宗谱.
浏览:100
6.郭氏宗谱, 6, 卷6: 道文 珑 明臣 11世之荣公起,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汾阳堂, 民国9[1920](冈邑 : 李级山刊).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郭朝珠,字进亭,号珍山. 远祖 : 䝞叔. 王季之子,文王之弟. 裔孙序封于阳曲. 汾阳祖 : 郭壬. 公丙之子. 世祖 : 郭尽善. 生二子 : 郭文熙 ; 郭文亮(由东平藉迁居兴邑瑞里大泽园潮田). 江西祖 : 郭敏珩. 复卿公之子. 文熙公之孙. 居江西饶州府余千县. 世祖 : 郭华七,号万四. 生二子 : 郭文一(转江右) ; 郭文二(黄冈). 麻城祖(1世) : (明) 郭达卿. 崇元公长子. 文一公之孙. 自江西饶州余干县迁麻,居郭家岗. 达卿公下二子(2世) : 郭道文 ; 郭道华. 道文公下八派祖(4世) : 郭珑,字纯武 ; 郭琥 ; 郭瓖 ; 郭琪 ; 郭(王正) ; 郭(王石) ; 郭琬 ; 郭珍. 皆为志崇公之子. 此谱大部分为珑, 琥, 琪, 珍四公派后世系资料. 珑公下支祖(5世) : 郭正方. 居郭家大塆. 琥公下支祖(5世) : 郭舜方(迁杨树垱郭家冈,分上,中,下三分) ; 郭坤方 ; 郭成方 ; 郭义方(红石堰). 琪公下支祖(5世) : 郭廷方 ; 郭干方 ; 郭仁方(迁沈家庄区郭家湾). 珍公下支祖(5世) : 郭子安. 居樊顾区郭家畈. 道华公下支祖(5世) : 郭茂方,字茂才(居鹰山关) ; 郭圣方(失考) ; 郭正方(失考). 皆为时太公之子. 正方公下支祖(10世) : 郭敇臣 ; 郭纯臣 ; 郭玉臣 ; 郭明臣 ; 郭谏臣. 舜方公下支祖(10世) : 郭良臣 ; 郭良岱 ; 郭良翰 ; 郭良垣(居下分) ; 郭良桢(居上中分) ; 郭义臣(居韩朋土幻?) ; 郭承先 ; 郭承鸿 ; 郭承祖(居马𥕢区) ; 郭谏臣 ; 郭朝臣 ; 郭英臣(居玉皇阁) ; 郭雄臣(居鲁家区郭家冲) ; 郭侍臣 ; 郭贤臣(居杨家塆). 辈派 : 更玉锺师廷 文步履朝章 万芳明显道 志士振家邦. 续辈派 : 洪满书诗众增兴 林松旺盛在京城 权重定汝千秋代 铁铸江山帅常春.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郭氏续修宗谱 部分卷端题 : 汾阳宗谱.
浏览:100
4.朱氏续修宗谱 [总卷数不详], 4, 卷4, 正荣 16世道任公起世传, 186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体训堂, 记事约至清同治13[1869]. 存27册:世系表. 始祖(1世): 朱绍一,行一,字朝奉. 派祖(6世): (元明之际) 朱至柔,行一 ; 朱至显,行二. 均为祖十一公之子. 至柔公派下支祖(9世): 朱仲虎,行二 ; 朱仲秀,行一,字廷美 ; 朱仲英,行二 ; 朱仲勇,行二 ; 朱仲杰,行四,字廷选,号峰山(朱家山头祖). 至显公派下支祖(9世): (明) 朱仲澄,行一 ; 朱仲清,行二 ; 朱仲海,行三 ; 朱仲芥,行五 ; 朱仲汉,行一 ; 朱仲嵩,行三,字维岳,号斗山...等. 其他支祖(13世): 朱正耀 ; 朱正朝 ; 朱正阳 ; 朱正寿 ; 朱正福...等. 注: 卷2~卷24. 似为仲杰公派下, 12世文澜公之后.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 似缺卷6,共1册 ; 卷16,共1册 ; 卷28,共2册. 编纂者, 目录, 源流, 迁徙事迹...等均无记载.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派行似为(6-22世): 至以德仲永 文宗正学之 道应启元自 格致. 散居地: 湖北省鄂城县(旧寿昌县)等地.
浏览:100
4.朱氏宗谱, 4, 卷3, 正荣公长房派下 16世道任公起世传, 182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体训堂, 清道光2[1811]. 存4册: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朱绍一. 祖籍徽州婺源, 徙咸宁, 适寿昌(今鄂城县)至金湖卜宅于太阳山. 派祖(6世): (元明之际) 朱至柔,行一(上分) ; 朱至显,行二(下分). 均为祖十一公之子. 此谱为至柔公世系. 至柔公派下支祖(9世): 朱仲秀 ; 朱仲勇 ; 朱仲杰. 仲秀公派下支祖(13世): 朱正相 ; 朱正法 ; 朱正洪 ; 朱正勋, 朱正益...等. 仲勇公派下支祖(13世): 朱正礼. 仲杰公派下支祖(13世): 朱尔定 ; 朱正宗 ; 朱正荣 ; 朱正华, 朱正显 ; 朱正耀 ; 朱正朝...等. 派行似为(6-20世): 至以德仲永 文宗正学之 道应启元自. 新编派行(21-40世): 格致端先引 诚修诣益深 有书贻令子 完品企良金. 注: 纂修朱应冈,字凤于,号云轩 ; 朱应诗,字赓虞,号敦斋. 注: 此谱部分页数破损, 模糊不清, 无法阅读.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 似缺卷2, 及卷5. 散居地: 湖北省鄂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