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塘始祖 : 蔡紫阳,行居三. 世居福建泉州府晋江县.
蔡紫阳相关文献
陕西紫阳文氏
陕西紫阳文氏,《陕西紫阳文氏简介》 陕西紫阳文氏属于雁门文江右支系:得姓祖周
源流-紫阳朱氏支系
源流-紫阳朱氏支系,无锡白丹山紫阳朱氏,系宋时朱熹次子�腹�之孙朱枋,字伯通;朱果,字伯实(紫阳朱氏
陕西-安康-紫阳县田梓桂
田梓桂(1924~1983)本县城关人。自幼聪颖,喜好戏曲。17岁时,与正旦演员杜建德(艺名杜玉华)结婚并随其入同心社戏班学艺。同年在瓦房店首演成功,成为本县最早的职业女艺人。工行小旦、彩旦,先后巡回于紫阳、安康、汉阴、石泉、岚皋、镇巴及汉中一带演出。1950年,她所在的安康西关自乐社并入人民剧院(安康汉剧团前身)。在传统戏♂姑下山》、《梅龙镇》、《活捉张文远》、《九更天》,改编剧目《美人计》、《张羽煮海》、《洞庭英雄》、《北京四十天》、《九件衣》中担任主要角色;特别是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媒婆、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中饰禁婆十分出色,受到观众好评。1957年曾支援汉阴汉剧团,既当演员又任教练。1959年参加演出现代戏《四川白毛女》,在安康专区国庆10周年戏曲观摩演出中获好评。
陕西-安康-紫阳县汪彩凤
汪彩凤(?~1937)原名汪凤学,又名汪陆林,本县瓦房店人。清咸丰十年(1860)入安康“瑞仁班”学艺,为彩字派。他工行大丑,有“兴(安)汉(中)一把丑”之誉。一生演出汉调二簧传统剧目近百本(折)。其中《龙凤旗》、《大桑园》、《断双钉》、《推涧》、《石迁盗墓》、《薅豆草》、《渔舟配》(摇旦)、《赵云搬兵》等文武丑角和摇旦颇具特色。尤其是主演《袁文敬降妖》,操各省方言,并融当地端公、道调为一体;加之功力厚实,表情饱满、语言流利、诙谐别致,受到观众喜爱。数十年间,他活动于陕南各地;晚年返瓦房店以钉瓷碗为生,并带教业余戏剧爱好者唱戏伶徒。
紫阳山的传说
1111在女山湖北十余里,有一座山,三峰相连向北延绵十余里,远远看去,形似"山"字,气势雄伟,林木茂盛,草场广阔,四周村民常年在此放牧。1111传说当年杨二朗担山撵太阳,最后一个瘸腿的太阳因奔跑不动,躲在这山下,由此被称作"避阳山"。山上盛产一种叫"紫柴胡"的中草药,每年夏秋之际,各地药农中有人叫它"紫阳山",顺口又好记,久而久之,紫阳山就这么被叫开了。1111这紫阳山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至今。1111淮河两岸农家有大清早拾粪的习惯。这年初冬的一天清早,天刚蒙蒙亮,紫阳山下小朱庄的朱老汉背着粪箕、挟着粪铲和往常一样庄前庄后的拾粪。忽然,看见紫阳山半山腰不断闪着金光,远远看去像是有位女子在赶驴推磨。朱老汉纳闷,这一大清早谁家女子在半山腰推磨呢?不由向闪光处走去。走了好大一会,才近得跟前。原来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年轻女子赶着一头晕身闪为光的大马拉磨,磨眼上一小堆黄豆。朱老汉在一旁看得眼发花,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