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分伯仁公下房祖(4世): (明) 蔡彦醇,字守志 ; 蔡彦淇,字守道 ; 蔡彦海 ; 蔡彦江.
蔡彦海相关文献
东北文化—史海钩沉—巴彦德政坊遗址
东北文化—史海钩沉—巴彦德政坊遗址,位于巴彦县城人民大街十字路东西两侧,两坊相距0.5公里。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
琼海蔡家大院
琼海蔡家大院,简要介绍:“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大院,位于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里,一座
浙江省-台州-临海蔡潮
蔡潮(1467—1549),字巨源,号霞山,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迁兵科给事中。正德六年(1511),任湖广按察佥事,提督学政。十年,任贵州右参议。曾平息清平县的苗民起义。又镇远距省城远,其间重岗复岭,行旅困难,命每隔十里筑亭,供人歇息,行人称便。嘉靖元年(1522),移任福建右参政。筹措督运军粮,协力抗倭有功,泉州、漳州为他立碑记功。其间开山辟路,疏溪造林,便利山区交通,政绩显著。六年,升河南右布政使。任内,开筑大道,劝民道旁广植榆柳。任满返里,关心家乡,筹划治大恶滩,建锦衣桥,移三江埠,疏泉井洋,力促其成。二十八年夏卒。著有《霞山集》10卷、《湖湘学政录》1卷、《判义》6卷、《编次名言》2卷、《对偶菁华》1卷。子云程,官至刑部尚书,潮被追赠为正奉大夫、刑部尚书。墓在临海城东滩溪凤凰山。
福建-漳州-龙海蔡如松
蔡如松,字劲节,龙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特奏名进士,曾任新兴推官。有《漳南十辩》等,已佚。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五一。
福建省-漳州-龙海黄彦臣
黄彦臣,字叔灿,宋龙溪人,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任南宁主簿,宿州录参,长汀、南安知县,转调泉、广二州通判,后任莆、汀、剑、建知州,官至朝散大夫,累赠少师。彦臣官宦期间,体察民情,处事审慎而不苟且。元佑初年通判泉州时,郡获盗贼,盗被酷刑招供,郡守深信不疑,准备按法斩首,但彦臣以未经详细查察,-未明,妄加治罪,将铸成冤案为由,报请太守暂缓行刑。随后经侦骑四出搜查,终获真大盗。任职汀州时,有0盐贩被捕将判死刑。彦臣以为“立法虽严,行法不可不恕”,于是叫人把盐放置郡庭不问,久之盐化为卤,因此数量锐减不足百斛,私贩从而得免死罪。知剑、建二州,时百姓“苦于丁钱,至有生子不举者。”彦臣得悉这一民情,奏免“丁钱”,着令保证调查研究,逐月据实上报,有实际困难者不但豁免丁钱,还拨给款项资助赡养,从而大大减少弃婴现象。彦臣平素俭朴自持,其子黄愿任晋江县尉时,特意置办一顶精致轿子奉献老父,彦臣责怪其子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