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罗宗福

罗宗福

台湾始迁祖 : 罗宗福(清)
罗宗福简介资料
元末
罗宗福相关文献
黑龙江伊尔根觉罗·福宁
福宁(?-1814)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大臣。初隶贝子永固包衣。由兵部笔帖式洊擢工部郎中。乾隆三十三年,出为甘肃平庆道,累迁陕西布政使。五十五年,擢湖北巡抚,抬入镶蓝旗满洲。调山东,治卫河运务,称旨。五十九年,漳、卫二河溢,疏消积水,抚恤灾黎。曹、单漫水,下流为丰、砀坝堰所阻,驰往会勘,酌开坝堰以泄水,并协机宜。调河南,寻擢湖广总督,驻襄阳,捕治教匪,获首逆宋之清等置诸法。六十年,调两江。会黔苗石柳邓勾结楚苗石三保焚掠辰州,命留湖北会剿,福宁至镇筸防后路。嘉庆元年,湖北教匪攻来凤甚急,福宁驰抵龙山,击败之。贼屯旗鼓寨,偕四川总督孙士毅合剿,士毅卒于军,福宁代之。偕将军观成、总兵诸神保进攻,破其寨,擒贼首胡正中,馀众穷促乞降,诱入龙山城,骈诛二千馀人,以临阵歼戮奏,加太子少保。移军剿林之华、覃加耀于长阳、巴东,贼窜黄柏山;偕观成、惠龄会剿未下,惠龄赴襄阳,观成入川。二年,命额勒登
查看全文
教宗福慕
参考文献"PopeFormosus"inthe1913CatholicEncyclopedia译名列表福慕:香港天主教教区档案历任教宗作福慕。
查看全文
福松布罗内
参考外部链接
查看全文
福石岭翁氏宗祠
福石岭翁氏宗祠坐落洪福村福石岭自然村中心,宽度17.5米,深度20.5米,面积358.75平方米。两堂一天井,56根柱落脚,坐西朝东。大清乾隆元年(1736),翁氏后裔在福石岭买徐姓房屋,以作宗祠。清咸丰初洪水为灾,廊庑倾圮,经族中派款重修。咸丰八年被烧毁,光绪廿三年(1897年)重建。现完整留存,修缮后成为洪福村文化礼堂。  福石岭翁氏的历史渊源,主要如下:据传周昭王三年,汪妃生子两手握拳啼泣,三日不开。旁人掰而无用,宫监奏王,王令香水沃其手,而后昭王气吹即开,左手掌纹路像篆书的“公”字,右手掌纹路似篆书的“羽”字。昭王奇之,曰此神胎也。加公于羽为翁,遂赐为翁姓,取名弘,又名溢,食采翁山,可曰以地为姓。翁氏繁衍旺盛,历经数朝,播迁各处。至唐朝有翁有轩,赐甲榜进士,官朝议大夫,后为闽州刺史,因乐其山水之胜,遂居福建莆田之竹啸庄,是为入闽之始祖。  北宋末年(1126年—1127年),翁有轩...
查看全文
罗府宗祠
据罗家家谱记载,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时任黔南太守、贵西巡道的罗氏族人罗文思倡议扩建原祠堂,得到族人的响应。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八月,祠堂竣工。落成庆典日,当朝兵部尚书兼四川管巡抚事文绶赠“罗府宗祠”匾额(匾长2.8尺,宽1.2尺,“罗府宗祠”四字两边是金龙。)庆贺,随致序文一篇别附。罗家祠堂前有五岳朝天戏楼,左右有两廊,房屋通高12米,檐高8米,封火墙高13.5米,面阔22.6米;进深12.2米。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原四合院建筑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现有建筑之中,摆放祖宗灵位的后殿,其整体建筑为清代原貌,少部分为后来翻修,保存较好。天光一井建筑形制为小青瓦屋面,正脊灰塑二龙戏珠,螭吻,硬山式房顶,锅耳封火墙,抬梁式梁架,青砖抹灰墙体,门外通体廊道,卷棚顶,高浮雕撑弓、雀替、檐枋等木质构件。小楼回廊长原建筑的戏楼和左右厢楼已毁,除墙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