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支祖(10世) : 罗大爵 ; 罗大禄 ; 罗大栗 ; 罗大金 ; 罗大宝. 皆志达公之子.
罗大禄相关文献
北京市爱新觉罗·禄康
禄康(?—1820),清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耆英父。由宗人府笔帖式升理事官。乾隆间,累迁盛京礼部、兵部、户部侍郎。嘉庆间,历吏部侍郎、兵部尚书、步军统领、国史馆正总裁等职。官至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后因家人开局聚,和所属兵丁参与林清起义活动失察,降为笔帖式。
北京市-东城区爱新觉罗·广禄
和硕裕庄亲王爱新觉罗·广禄,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二子裕宪亲王爱新觉罗·福全孙,悼亲王爱新觉罗·保绶(追封)第三子。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六月二十七日,雍正四年(1726)袭裕亲王,雍正八年(1730)八月授宗人府宗令,九年(1731)五月总管镶红旗觉罗学。乾隆三年(1738),议政,八年(1743)三月任镶黄旗汉军都统,十一年(1746)十二月为玉牒馆总裁,十三年(1748)十二月调补正蓝旗满洲都统、宗人府宗令。三十五年(1770)七月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月,解去正黄旗觉罗学总管任。乾隆五十年(1785)九月二十一日薨,年八十岁,谥曰庄。子亮焕,袭郡王。嘉庆十三年,薨,谥曰僖。孙文和,袭贝勒。子孙循例递降,以镇国公世袭。裕庄亲王广禄的坟地立在河北省易县南福地村西南,方位是坐南朝东北。裕庄亲王广禄有二十二子,墓地都在北京广渠门外九龙山。
光禄大夫
历史中国汉代初期分为中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汉武帝时改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为掌议论之官,大夫中以光禄大夫最显要,西汉后期,九卿等高官多由光禄大夫升迁上来。晋代始于光禄大夫外加置左光禄大夫及右光禄大夫。隋炀帝以九大夫和“八尉”十七阶构成本阶,九大夫即:光禄大夫,从一品;左光禄大夫,正二品;右光禄大夫,从二品;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正议大夫,正四品;通议大夫,从四品;朝请大夫,正五品;朝散大夫,从五品。唐代、宋代以后成阶官之名,为从二品官员。元代又升为从一品,明代以特进光禄大夫为文职散官最高官阶。清代顺治年间文职正从一品均称光禄大夫,在光禄大夫前加“特进”二字,为正一品官,是文臣最高阶官。朝鲜越南琉球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