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狄君厚
元代杂剧作家。平阳(今山西临汾)人。生平不详。贾仲明为《录鬼簿》补作的吊词中说:“元贞、大德秀华夷,至大、皇庆锦社稷,延□、至治承平世。养人才,编传奇,一时气候云集。”他的活动年代当在元贞到至治年间,这是杂剧创作的繁盛时期。狄君厚所作《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存元刊本,科白不全。《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写春秋时晋献公宠信骊姬,世子(剧中作“太子”)申生被赐自尽,次子重耳在大臣介子推等保护下逃亡楚国。晋献公死后,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在封赏功臣时,介子推却被遗忘。介子推便和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知道后,放火烧山逼他出仕,介子推母子被焚身死。《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反映古代政治事件,登场角色多是披袍秉笏,元代称这类作品为“君臣杂剧”。剧中主人公介子推清高孤直,为国为君竭智尽忠。他要求晋献公勤政修德,为晋国朝政不修、黎民遭难以及宫廷中的争权夺利、相互残杀而忧心忡忡,认为“现如今您晋朝中祸已成胎”(第1折)。为...
贵州省-贵阳蒋允君
蒋允君(生卒年不详),字为光,号金竹,霞峰,贵州贵筑(今贵阳市)人。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三甲第142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历任秦安知县、九江知府;乾隆二年(1737年),二十五年(1760年)任漳州知府;二十八年(1763年)任台湾府知府,二十九年(1764年)任分巡台湾道,三十四年(1769年)续任分巡台湾道;三十六年(1771年)离开台湾,调任汀漳龙巡海道。在闽台为官16年,其中在台湾8年,为官平易近人,同俗为政,关心教育,改建海东书院;新建和重建七寺八庙,与民同乐;又兴修水利,修复桥梁,发展交通,士民同戴,"勒石道左,以志去思"。曾著有《东瀛祀典》一书,在台湾留有"鸿指园"、"雪泥鸿爪碑"、"鸿指园记"、"改建海东书院碑记"等碑刻,其书法被称为台湾现存碣中最具书法之美的碑记。官至福建按察使。蒋允焄另有颇多事迹在台湾民间流传。今台南法华寺里有前台湾知府蒋允焄像...
陕西省-西安杜洪
杜洪(生卒年不详),十六国时期长安地方武装头领。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石氏后赵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关中人民深受战祸及统治者残酷剥削之苦。后赵石虎死后,其政权面临土崩瓦解。这时,东晋派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兵骆谷,欲进占关中。后赵派将军王朗入关中,劫走了住在长安的石苞,关中人杜洪乘机率地方武装占领了长安城,自称征北将军、雍州刺史。当时关中西北部的少数民族部落大多归附杜洪。351年,氐族武装力量的首领苻健打着东晋征西大将军的旗号,率十万部众由河南枋头(今河南汲县境)西进关中。杜洪派部将张先在潼关阻击,被苻健之弟苻雄打败。苻健又写书信招降杜洪,并送来名马和金银礼品。但杜洪不信任苻健,拒绝与之合作,便号召关中武装力量抵抗苻健。苻健军力强大,攻入渭北,俘虏了杜洪部将张先,进兵围长安。杜洪兵少力单,撤退到司竹(在今陕西周至县境),召晋梁州刺史司马勋率部三万进入关中支援。司马勋进至五丈原,又被苻健打败
陕西省-西安杜君绰
杜君绰(601年-662年12月11日),唐初功臣之一,玄武门之变参与者。参加过征讨高句丽之战。杜君绰祖父杜谧,是北齐时期的秀才,后被任命为中山郡功曹、县令。父亲在唐朝时因杜君绰的战功被追赠为汝州刺史。杜君绰在义宁初时,投身义军。后归附唐朝,跟随秦王李世民征讨各地军阀,参加过讨伐刘武周、宋金刚等各种战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将伏兵于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内,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得帝位。以功被封为开国县侯,实食绵州食邑四百户。李世民即位后杜君绰晋升为怀宁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任忠武将军,行左监门中郎将,加护军。担任玄武北门、翠微宫、玉华宫等宫殿的守将,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正除右领军将军,加上护军。永徽初年(650年),兼任检校左武卫将军,又检校右武侯大将军,兼知右厢诸门兵马队使。不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