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始祖(88世) : 汪大瑺. 偕堂叔文和公迁28都龙潭.
汪大瑺相关文献
北京市-东城区爱新觉罗·永瑺
爱新觉罗·永瑺(1736—1787),清朝第五代庄亲王。爱新觉罗·允禄孙,爱新觉罗·弘普的第一子。清高宗为皇七子命名永琮后不久,发现宗室中也有永字辈的名叫永琮,便立即下令其改名,连改的名字都给想好了,命令那个孩子给叫永瑺。事见《高宗实录》:谕履亲王、庄亲王等、今日朕阅瀛台赐宴王公等进呈纪恩诗内、有名永琮者。朕昨与七阿哥命名用琮字。则上下二字俱同。著将外间永琮改名爱新觉罗·永瑺。再敬事房所收永字辈字样。系何年拟定。曾否向外廷传知。如未经传交。即是当年总管等遗漏。尔等检查外间重用内廷字样。或系赏出。或系王公等自行命名。如系赏出。何以不于收贮字样摺内注销。其错误自在总管等。若系王公等自行命名。明知此字系内廷拟定。因何复行检用。王公等亦有不合。并著王等、查外间所起名字。与内廷所收字样重复者。共有几人。现在俱毋庸另改。即将摺内字样注销。嗣后外间起名。不得复用内廷拟定字样。人物生平爱新觉罗·允禄孙,爱...
汪大渊
航海志略曾于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及元统五年(1337年)两度由泉州出发,航海到西洋各国。最远抵达埃及的特番里(杜姆亚特),也可能抵达摩洛哥的挞吉那(丹吉尔)。元惠宗至正九年(1349年)在泉州著《岛夷志略》一书,记述亲身经历的二百多个地方,是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史文献。1330年,汪大渊曾到访淡马锡,并记录了当时牛车水已存在华人社区。牛车水时至今日仍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唐人街之一,也是最大的一个。新加坡学者许云樵指出,汪大渊《岛夷志略》一书的特点是列举出所到各地的土产和贸易货物,认为汪大渊本人是一名华商。参见岛夷志略参考书目《岛夷志略》,(元)汪大渊著,ISBN7-101-02026-7
茹瑺
简介洪武年间,其由国子监生除承敕郎,历任通政使。因勤勉而受明太祖赏识。洪武二十三年,拜右副都御史,又试兵部尚书,之后实授之,加太子少保。明惠帝即位后,改为吏部尚书,与黄子澄有大矛盾而不容,刑部尚书暴昭检举其受贿,后改任河南布政司事。之后再次召入为兵部尚书。燕王朱棣攻入龙潭时,明惠帝派遣茹瑺、曹国公李景隆、都督同知王佐到燕军前议和。茹瑺见到朱棣,伏地流汗,不敢说一言。朱棣说:“你们要说什么就说便是,至于这么恐惧的么?”之后,茹瑺才说是奉诏割地讲和。朱棣笑道:“我没有罪过却被削为平民,现在救死,又拿什么割地来说!况且明太祖封各位皇子,已经各有封地了。如果惠宗把奸臣送过来,我自解甲谒孝陵归藩。”茹瑺等人唯唯顿首且还。明成祖攻入南京后,召见茹瑺,茹瑺为首劝朱棣即位。明成祖即位后,下诏称茹瑺、李景隆、王佐、陈瑄等人侍奉明太祖有忠,功劳甚大。封茹瑺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终其身。仍然给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汪大猷
生平以父恩补授江山(今浙江衢州)县尉,通晓吏事。绍兴十五年(1145年),登进士第,授婺州(今浙江金华)县丞,后来先后调任严州建德县丞,知昆山县。累迁礼部员外郎。乾道七年(1171年)任泉州知州,遣泉州军民屯戍澎湖。丞相洪适推荐他兼任吏部侍郎。曾为庄文太子侍讲学士,“多寓规戒”。后来累官权刑部侍郎,仕终敷文阁学士(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吏部尚书。宋宁宗庆元六年,卒,享年八十一岁,赠少师,谥庄靖。逸事汪大猷与丞相史浩为同乡,恰巧又为同年登科进士。史浩身为权相,汪大猷未尝附和,以致史浩也赞叹他“高风亮节”。知泉州时曾有毗舍邪掠海滨居民,遣兵戍守,造屋二百间,一说其地在澎湖。南宋赵汝适《诸番志》载:“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著作《适斋存稿》(已佚)遗迹今浙江余姚南宋吏部尚书汪大猷墓参考楼钥《攻愧集》卷八八《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致仕赠特进汪公行状》周必大〈汪大猷神道碑〉《宋史》卷四...
汪直是谁,大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
1.汪直是谁
汪直(1501年4月3日-1559年),南直隶(今安徽歙县)人,本名锃,号五峰船主。在火枪传入日本的事件中为关键人物而有较大历史知名度。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使得海上贸易中断,汪直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后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和其幕僚徐渭主张对其招安,但却被时任浙江巡按使的王本固所擒,随后被处死。
2.大太监汪直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