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玉字派祖 : 梅玉鼎,字廷重 ; 梅玉英 ; 梅玉昆 ; 梅玉鉴 ; 梅玉辉 ; 梅玉茔 ; 梅玉美 ; 梅玉宝 ; 梅玉璋 ; 梅玉珩 ; 梅玉霞 ; 梅玉柱 ; 梅玉器 ; 梅玉珪 ; 梅玉琨 ; 梅玉堂 ; 梅玉珙 ; 梅玉璇 ; 梅玉贵 ; 梅玉立.
梅玉珩相关文献
吊唁鲍玉珩
吊唁鲍玉珩, 吊唁鲍玉珩 鲍玉珩先生于2016年4月9日去世,噩耗传来,举族震惊,同
沉痛悼念鲍玉珩宗长
沉痛悼念鲍玉珩宗长, 惊闻鲍玉珩宗亲在北京仙逝的消息,举族致哀!中华鲍氏族史研究总会、各地分会及网
梅之珩撰写的蕲春《肇修宗谱序》
梅之珩撰写的蕲春《肇修宗谱序》,梅之珩撰写的蕲春《肇修宗谱序》楚黄梅川(注释:梅川,源出湖北广济县北黄冈山,西
南城人梅之珩
南城人梅之珩,梅之珩(1649年-1734年),字左白,号月川。江西南城人。生于清顺治六年(1
陕西-安康-汉滨区谢玉珩
谢玉珩(1781~1854)字宝书,号鹤龄,安康流水店陈家坝人。幼聪慧,五、六岁嗜学如成人,从兄学经书,后与张补山共师乡贤董朴园。董谓张博而才,谢拘而谨。学有所成,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二十一年中举,二十五年以进士分发四川,历署新宁、德阳、昭化、绵竹、达县知事。将赴蜀时,其父告诫:“当为蜀民造福,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次年因费用不足,遵父嘱着人归取银二百两,拮据而不累及百姓。新宁俗朴,文事不举,他于四乡设义学,常携笔墨书籍躬往劝导,奖掖学业优秀者,果有张姓生员乡闱告捷,时人誉为“破天荒”。文庙倾颓,募金逾万,十月乃成。后移任绵竹,道光四年大灾,谢玉珩全力以赴救灾散赈。先清户口,分极贫、次贫,据门牌发给米票。设两局,极贫归赈济局,次贫归零赈局。贴出安民告示,约日散济,每砍领五日粮,民无拥挤守候之苦。有议设粥厂,他说:“施粥杂沓,稍有颜面者,甚于嗟来之食!”善折狱,凡遇疑案,再三推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