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家湾——鸟语花香林,怡养清溪村
三江交汇处,有古镇元通。元通之北部,乃濮家林盘。聚族而居,清溪相绕,名曰濮家湾。适逢盛世,抚今追昔,遂有感而记之。濮家林盘,环境幽雅,怡养圣地。君不见:百花满院,青竹环村,彩砖铺路,曲径通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兰溪成趣,诗意盎然。沙沟河润泽生灵,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院落砖木结构,川西民居特色。院外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银杏高挺,海棠怒放,金桂飘香。族人尤好兰草,修养身心,怡然自乐,种类繁多,神韵雅致,幽香高洁,让人忘俗。濮氏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俗丰,民风淳。除夕夜拉兔灯。清明节斗雀鸟。清晨集中大清扫,黄昏散凉乐逍遥。农民运动会倾家而出,魅力飞扬;送春联下乡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振兴乡村计划在此启动,东汉画像砖在此出土。濮氏族人,待人和蔼,相处和睦,与人和善,言语和气,崇尚诗书,尊师重道,演绎“一门三秀才”之传奇,留下家风家训: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弟,还自读书积德来。泽被后
陕西-榆林-府谷县柴振治
柴振治(1884~1966)字叔平,府谷县柴家墕村人。祖父柴立本系清朝拔贡,在任河南太康县县令期间,曾因奉朝廷命令总领修补黄河缺口而获重奖。离任时,购置大量图书返籍。其又一生行医。在藏书丰富、医学门第的家境中,他自幼广览群书,尤其喜爱儒学经典与≮经》、《伤寒》、《金匮》、《本草》、《景岳全书》等医学名著。14岁时开始行医。其间,他结合临床实践,广采民间偏方、验方,潜心研学,技艺大进。1933年夏,为营救长子柴嵎(因攻打县厘金局被捕而在押于榆林)而前往榆林。适逢霍乱流行,因医院无进口疫苗,染病死亡者甚众。他目睹惨状,救治了不少患者。当时《上郡日报》为此而广告云:“不论男女老幼军民人等,速请长盛栈柴先生,方能服药针刺,预防治疗”。后井岳秀(时为陕北镇守使,驻榆林)妻患子宫瘤,已不便出外,柴先生经井岳秀之岳父(任狱官,闻柴治疫声名)介绍,入官邸治疗,服药针灸一次,排血块数升而愈。其子柴嵎因而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