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杨远绍

杨远绍

迁粤始祖 : 杨远绍,行千三郎.
杨远绍简介资料
明初
杨远绍相关文献
杨,杨
查看全文
长孙绍远
生平长孙稚在寿春任扬州刺史时,长孙绍远时年十三。他记忆力惊人,有人拿《礼记月令》测试他,他只看一遍,马上背诵如流,被人所叹服。解褐司徒府参军事,除给事中直。后随父征讨河东、蜀、薛有功,封东阿县伯。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长孙绍远与父亲兄弟跟随,大统元年,孝武帝即位后,转冠军将军,朱衣直阁,尝食典御,安城县侯,邑九百户。后拜司徒右长史,加车骑,太常卿。大统二年拜中书令,俄而袭父爵上党王,后例降为冯翊郡公。历任过四曹尚书,仪同三司,置佐开府散骑常侍、侍中,加骠骑,大行台,录尚书。北周建立后,设立六官,长孙绍远任大司乐,随即改任礼部中大夫,复封上党郡公。寻拜京兆尹,历少保、小司空,出为河州刺史。政存简恕,百姓悦服。入为小宗伯。保定五年(565年)夏在泾州赵平乡去世,年六十。周武帝下诏追赠柱国大将军,郏、中、熊、邵、义五州诸军事,郏州刺史,谥曰献。长孙绍远精通礼乐,才华横溢,号称乐祖,死后配飨...
查看全文
这个庄姓村落威名远杨,名留青史!
东凤村,俗称凤山庄,是潮汕地区庄氏聚居人数较多的村落之一,目前有庄姓2万人口左右!东凤村地域面积6.65平方公里,面积不算很大,但是由于庄姓族人在这个村落留下的英勇事迹与爱国民风,使得这个村落威名远扬、与众不同!!凤山庄历史东凤社区创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与西凤社区和南凤社区合称凤山(凤山因村内有两座形状像凤的山而得名),自古属潮阳管辖,历史原为潮阳县竹山都凤山乡东社,俗称“凤山庄”,现隶属于西胪镇。村内主要以庄姓为主,其辖区原有陆姓氏,早在元朝时期就有人家居住记载。明朝正统年间,即公元1436年,庄秋月(福建永春桃源始祖仙公第十五世孙,潮州庵埠庄陇始祖建闻公的第四世孙)携长子庄文天,次子庄东苑,三子庄黑山从潮州庵埠庄陇出发前来凤山开基创业,所传裔孙已有二十多世,人口一万六千多人。1956年凤山拆乡,东凤时定名为凤二,1959年改为凤东,1969改为东凤并沿用至今。凤山庄红色轨迹东...
查看全文
杨姓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
查看全文
汉末三国时期杨姓人物介绍
汉末时期各郡县往往会有豪族大姓存在,他们或是随着历史一起湮灭,或是逐步走向兴盛。本篇就来看看汉末时期的杨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中提及的杨姓人物们,列个名单:杨奉、杨彪、杨修、杨丑、杨秋、杨宣、杨昂、杨任、杨仆、杨阜、杨豹、杨定、杨祚、杨凤、杨条、杨综、杨利、杨沛、杨训、杨俊、杨各、杨丰、杨原、杨阿若、杨弘、杨康、杨欣、杨林、杨怀、杨仪、杨虑、杨顒、杨帛、杨宗、杨恭、杨戏、杨洪、杨敏、杨玩、杨粲、杨稷、杨竺、杨穆、杨肇、杨迪。人物虽然看起来不少,却也不过沧海一粟。“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三国志·武帝纪》【杨奉,白波军出身,李傕、郭汜祸乱三辅地区时期也有他的份】“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三国志·武帝纪》注解【杨彪,弘农杨氏尤为知名,祖上三代都是太尉,就到他这不是了。杨嚣、杨炳、杨骏、杨珧、杨济等人都是他的后辈,尤其是杨骏、杨珧、...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杨氏绍德堂远绍公在台裔孙族谱
原书: [新竹 : 杨氏绍德堂远绍公在台裔孙联谊会], 民国70[1981]. [9], 125,[10]双叶 : 世系表. 梅县开基始祖 : (元明之际) 杨远绍.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雁洋乡半径村, 及台湾省等地.
浏览:100
杨氏绍德堂远绍公在台裔孙族谱
原书: [新竹 : 杨氏绍德堂远绍公在台裔孙联谊会], 民国70[1981]. [9], 125,[10]双叶 : 世系表. 梅县开基始祖 : (元明之际) 杨远绍. 散居地 : 广东省梅县雁洋乡半径村, 及台湾省等地.
浏览:100
6.王杨宗谱, 6, 卷4: 纲公三子应魁 绍宇 16世景献公起, 191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藏板, 民国2[1913]. 10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王润清,字泽灏 ; 王辅廷,字翊清. 注 : 东汉杨震之曾孙杨彪之女配王荣为妻,后杨彪立王荣为嗣,此为王杨二姓即一姓之由来. 太原远祖 : 王晋,字子乔. 周灵公太子. 居太原晋阳. 三槐堂始祖(55世) : 王祐,字景叔. 黄冈一世祖 : (元) 王胜二,号宪知. 原籍江西南昌瓦屑坝. 元末迁湖北黄冈县,居团风镇华光庙侧. 支祖(6世) : 王富. 道明公长子. 迁居黄冈县上伍重乡三家店罗家硚. 富公二传分三房 : 王玉 ; 王金,字双溪 ; 王言. 子孙析置黄冈县庶安乡王家河等地. 支祖(6世) : 王演. 道熙公长子. 子孙析置武昌县神山乡,安城乡等地. 派行 : 施家应宏隆 绍昌景必丰 巨业源心定 智德庆宗功 道义文章立 经纶干济同 纲常伦理正 永世合时中.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及武昌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王杨氏二次续修宗谱
浏览:100
杨氏绍德堂远绍公在台裔孙族谱
浏览:0
11.江氏族谱, 11, 卷7: 世传 太才 绍澄 23世远庆公起, 192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藏板, 民国12[1923]年重修. 19册 : 插图. 修谱人员 : 杨舒甲,字汉清. 注 : 此谱多处破损难阅. 部分始祖资料摘自谱序. 鼻祖 : 江山,字其祥. 宦游楚北,入籍黄冈赤土坡. 生九子. 此谱为万二公后裔之谱系. 安邑祖(1世) : 江洋. 道清公之子,其祥公7世孙. 居安邑马埠头黄土坳. 生一子 : 江秀. 秀公生三子(3世) : 江德珠(居马埠头,此谱之祖) ; 江德珂(居桃花土墩头,另谱) ; 江德润(另谱). 德珠公下二大派(5世) : 江清 ; 江贞(居马埠头,东分). 清公生三子(6世) : 江子宾(自马埠头迁西燄岩,西分) ; 江子楫(下一子: 江迁山,居横坡坳) ; 江子涧. 贞公下派祖(7世) : 江恪 ; 江文通. 子宾公生三子(7世) : 江太金(子孙析置西祝庄等地) ; 江太义(子孙居李庄,上屋等地) ; 江太才. 子楫公下支祖(8世) : 江表. 下四房(11世) : 江天守,字巽齐 ; 江天宪 ; 江天安,字道斋 ; 江天福. 子涧公下支祖(8世) : 江太文. 下三房(12世) : 江正盛 ; 江正雄 ; 江正本,字英华. 恪公生四子(8世) : 江学尧 ; 江学舜 ; 江学章(止) ; 江满. 子孙析置江家凹,江家大湾等地. 文通公生二子(8世) : 江时(生二子: 江槐 ; 江榆) ; 江尊(生一子: 江大实). 满公生二子(9世) : 江大周(生三子: 江允𤁩,字仰松 ; 江允溢,字 ; 江允洪,字小松) ; 江大任(生二子: 江允逵 ; 江允通). 学尧公下房祖(10世) : 江允金(生二子: 江一新 ; 江一举) ; 江允银(生三子: 江一清,字圣禄 ; 江一湘,字雪禄 ; 江一汤,字华禄,子孙析置江家洼等地). 学舜公下房祖(11世) : 江归东 ; 江一衢 ; 江一新. 太义公下支祖(12世) : 江呈环,字北汇 ; 江呈(氵𤔫),字东迤; 江呈玿,字正衡 ; 江云渚,字孔殷. 太才公下房祖(12世) : 江正忠(生二子: 江化龙 ; 江汉宇) ; 江正统 ; 江正仁 ; 江正义. 太金公下支祖(13世) : 江之潜,字云龙(一支) ; (清) 江之鲸,字士龙,号松泉(二支,居熊家田) ; 江代明 (三支) ; 江翔鸿,字纪南(呈机支). 珠公原修字派 : 文通千载士 彩绍远腾 合族公定字派 : 师儒崇正大 功业重端详 法守由来久 同观上国光 承先惟道学 显达主贤良 会约遵宗训 平安庆济阳.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安县,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江氏宗谱 目录题 : 江氏珠分宗谱
浏览:100
10.熊氏宗谱, 10, 卷9: 长房 子明 大纶 学宝 绍冕 应楚 永颐16世远康公起世系, 188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宝善堂, 清光绪13[1887].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谱人员 : 熊寿斌,字禹门,号绍龙 ; 熊绵昌,字炳文,号耳山 ; 熊泽渊,字深亭 ; 熊泽香,字春红,号琼琚 ; 熊寿勤,字绍轩 ; 熊泽荣,字功秩 ; 熊寿𨨗,字韵松. 鼻祖 : 熊琳,字天一. 自豫章迁黄冈. 琳公下十子 : 熊宏一(居麻城) ; 熊宏二(居河南光山) ; 熊宏三(溢流河) ; 熊朝四(本谱之祖) ; 熊宏五(居麻城) ; 熊宏六(居孝感及汉阳) ; 熊宏七(居商城) ; 熊宏八(居武昌汉阳) ; 熊宏九(居河南) ; 熊宏十(居蕲州). 但店始迁祖 : (元) 熊兰,行朝四. 原籍江西,前祖迁湖北黄冈大崎山. 明间卜居但店永凝乡五桂河西河口弯. 生二子 : 熊端九(举户祖) ; 熊端十,字通淑(才,兴二户祖,另谱). 举户派祖 : 熊端九,字贞淑. 迁居碪字石老屋. 端九公下六子 : 潘迪一(不传) ; 潘迪二(归江西故居) ; 潘迪三(似迁枣阳) ; 潘迪四 ; 潘迪五(伊分之祖) ; 潘迪六. 长房祖(5世) : 熊子明. 迪四公之孙. 后裔居熊家上弯等地. 二房祖(5世) : 熊子仁(居熊家下弯及松林屋,称下半房) ; 熊子奇(居熊家下弯) ; 熊子忠(居沈家山及颜家沟,称上半房). 皆迪四公之孙. 新三房祖(5世) : 熊子昂, 迪四公之孙. 后裔居熊家下弯. 老三房祖(5世) : 熊子常(居麻城山背弯) ; 熊子信,字兴一(居熊家沟) ; 熊子瑞(居麻城土皮冲). 皆为迪六公之孙. 本分旧派行第 : 朝端迪道子 淑/福 大学 祖/绍 单字派 明/应/成 一/国/际 文世 三分共派行第 : 永远富泽 万寿绵长 光前裕后 亿/百 代隆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及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熊氏举户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