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李安祉

李安祉

世瑛公下房祖(4世) : (明) 李安福,字五全 ; 李安禄,字可辞 ; 李安祉,字怡然 ; 李安初,字本始.
李安祉简介资料
怡然
李安祉相关文献
李安道
查看全文
李安社
生平官至高丽宜州(今朝鲜江原道元山市)兵马使。高丽高宗四十一年(1254年),归附蒙古。翌年,蒙哥汗置斡东千户所(今朝鲜咸镜北道恩德郡),授千户兼达鲁花赤,隶南京(原渤海国南京,今朝鲜咸镜北道会宁市)等处五千户所。忽必烈汗中统二年(1261年),给斡东千户所铜印。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十二月卒。朝鲜太祖元年(1392年)七月,谥为“穆王”;八月,定陵号为“德陵”。朝鲜太宗十年(1410年)十月,迁葬咸州(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十一年(1411年)四月,定庙号为“穆祖”,改谥“仁文圣穆大王”。家庭父亲李阳茂,李义方的侄儿妻元配李氏,千牛卫长史李公肃之女。朝鲜太祖元年(1392年)七月,谥为“孝妃”;八月,定陵号为“安陵”。朝鲜太宗十年(1410年)十月,迁葬咸州;十一年(1411年)四月,改谥“孝恭王后”。子朝鲜高宗九年(1872年)十二月,追封大君。安川大君李于仙安原大君李珍安丰...
查看全文
元祉
生平元祉以散骑常侍为起家官,升任左军将军,很快转任骁骑将军、直阁将军、城门校尉,转任卫尉少卿、武卫将军,又外任使持节、都督东秦州诸军事、冠军将军、东秦州刺史。元祉在东秦州当地招引流民,很得民心,三年之内,东秦州的户口增加了一万户。任期结束之后,元祉返回京城,百姓挡路拦车,过了很久才能离开。元祉回朝担任平西将军、太仆少卿,很快转任太仆卿。当时关右各州多次遭受西戎骚扰,北魏朝廷以元祉前往镇定民心,安和内外,当地户口很快增加了二万户。朝廷封元祉开国县子,食邑二百户,以元祉出任使持节、都督华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华州刺史如故,增加封邑二百户。朝廷又征召元祉担任并州刺史,元祉辞让,改任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元祉感到当时要发生大变动,于是称病回家。魏孝庄帝元子攸即位后,元祉因为有功,被封为城阳县开国公,增加封邑总计一千二百户,出任侍中、中军将军、右卫将军、监典书事、领左右,很快转任卫将军、车骑大将军、...
查看全文
李安远
家世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后徙居朔方。曾祖:李僧养,为夏州酋长,隋赠使持节大将军荆淮浙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祖父:李和,本名庆和,宇文泰赐名宇文意,改封永丰县公。北周时进爵义城郡公,又改封德广郡公,历任夏州、洛州、延州刺史,隋朝时改回原名李庆和,开皇二年(582年)卒,赠本官,加司徒公、徐兖邳沂海泗六州刺史。谥曰肃文。父:李彻,字广达,隋云州刺史、柱国、成阳公。生平李安远家族世代为官,家中财富极多。他少年时好赌博,成年后才专心读书,结交文人朋友。父亲死后他承袭城阳公爵位。他与王珪交好,隋朝大业初年(605年),王珪受叔父王颇连累而被流放,李安远为他四处营护,得以幸免。李安远后以功臣之子授绛州正平县令(在今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隋炀帝举全国之兵征讨高句丽失败,引发国内大乱。李渊在太原起兵,发义兵攻绛郡(绛州),李安远与通守陈叔达据城自守。城破后,李渊因与李安远有旧,就上门招降,与他一同吃饭,任命...
查看全文
李安俨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六卷》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李安移公族谱
李安移公族谱
荷叶镇桐梓坪
浏览:0
29.桂氏宗谱, 29, 卷28, 祉公 8世相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水堂, 1989年五修. 3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编纂者 : 桂远金,字火苞 ; 桂源银,字涤吾 ; 桂源福,字福林 ; 桂源庆,字焕章 ; 桂源兴,字端山 ; 桂唐栋,字华耀 ; 桂源长,字保清 ; 桂源贵,字幼良. 受姓祖 : 赵大夫,名逸. 季孙氏之后. 自鲁国避难奔赵. 因邑命氏,易目傍为木遂姓桂. 宗祖 : (北宋) 桂芳. 由浙江迁于英山. 始迁祖(1世) : (元末) 桂蕙,字俊卿. 梯公第三子. 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 因官入蕲,再迁黄岗,注籍中和乡(今新洲桂家山). 生三子 : (元明之际) 桂廷瑞 ; 桂廷瑜(迁四川达逵,失考) ; 桂廷琳(失考). 派祖(4世) : 桂玄龄(山分祖) ; 桂玄鉴(湖分祖). 皆为志诚公之子. 廷瑞公之后. 玄龄公下四子(5世) : (明) 桂大材 ; 桂大用 ; 桂大有 ; 桂大荣. 玄鉴公下五子 : 桂大启(迁白洋湖) ; 桂大受(子迁随州万家店) ; 桂大烈(迁河南汝蜜府西野猪岗) ; 桂大经 ; 桂大发(与兄同迁随州,复迁陕西朝邑县赵杜镇). 大用公下房祖(7世) : (明) 桂汝恭,号西池 ; 桂汝俭,字巽峰 ; 桂联芳,字广亭. 皆为琏公之子. 汝恭公下支祖(8世) : (明) 桂应泰(一) ; 桂应荣,字谦吾(二) ; 桂应宾(三) ; 桂应龙(四) ; 桂应明,字翊时(五) ; 桂应诏(六). 汝俭公下支祖(8世) : 桂应试 ; 桂应蟾 ; 桂应秋 ; 桂应期 ; 桂应选 ; 桂应举. 联芳公下支祖(8世) : 桂应元 ; 桂应葵 ; 桂应奎 ; 桂泰来. 大有公生四子(6世) : (明) 桂珍 ; 桂珠 ; 桂瓒 ; 桂珂. 珍公下支祖(10世) : 桂一珠 ; 桂一珩 ; 桂一明,字荣元 ; 桂一英 ; 桂一启,字天开 ; 桂一国,字天成 ; 桂一佑,字天申 ; 桂一柱. 大荣公生二子(6世) : (明) 桂尚 ; 桂祉. 尚公下支祖(10世) : 桂一𧃍,字运明 ; 桂一魁,字圣明. 祉公下支祖(10世) : 桂日升,字茂之 ; 桂日秀,字森生 ; 桂日成,字芳生 ; 桂日华,字衮来 ; 桂自超,字兴达 ; 桂自德,字祥升 ; 桂俊士,字芳若 ; 桂自培 ; 桂自采,字厚贻 ; 桂自基,字肇贻. 大经下支祖(10世) : 桂治明 ; 桂治崇 ; 桂治修,原名自修,字少于 ; 桂治学 ; 桂治新 ; 桂治兴,原名自兴,字复初 ; 桂治显,字玉初 ; 桂治然 ; 桂治攀 ; 桂治恭 ; 桂治实,原名自实 ; 桂治泰,原名自泰,字恒吉 ; 桂治安,原名自安 ; 桂治宁. 英山原派 : 芳一廷清林 超群文蓉萼 从道万大恩可显 有国定伦 朝明光乃 宗功传永世 继续自长年 孝友承前泽 诗书望后贤 福惟忠厚积 业以甚勤先 守德遗规在 荣昌庆衍绵. 新州原派 : 锺英毓秀自陶唐 源远流长世发祥 积德存仁开骏业 尊贤敬士启侯疆 忠贞辅国勋猷茂 孝友传家福祚昌 燕冀遗(贻)谋延万载 诗书光裕永偕臧.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 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楚黄桂氏宗谱.
浏览:100
26.桂氏宗谱, 26, 卷25, 祉公 9世永年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水堂, 1989年五修. 3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编纂者 : 桂远金,字火苞 ; 桂源银,字涤吾 ; 桂源福,字福林 ; 桂源庆,字焕章 ; 桂源兴,字端山 ; 桂唐栋,字华耀 ; 桂源长,字保清 ; 桂源贵,字幼良. 受姓祖 : 赵大夫,名逸. 季孙氏之后. 自鲁国避难奔赵. 因邑命氏,易目傍为木遂姓桂. 宗祖 : (北宋) 桂芳. 由浙江迁于英山. 始迁祖(1世) : (元末) 桂蕙,字俊卿. 梯公第三子. 原籍江西饶州府乐平县. 因官入蕲,再迁黄岗,注籍中和乡(今新洲桂家山). 生三子 : (元明之际) 桂廷瑞 ; 桂廷瑜(迁四川达逵,失考) ; 桂廷琳(失考). 派祖(4世) : 桂玄龄(山分祖) ; 桂玄鉴(湖分祖). 皆为志诚公之子. 廷瑞公之后. 玄龄公下四子(5世) : (明) 桂大材 ; 桂大用 ; 桂大有 ; 桂大荣. 玄鉴公下五子 : 桂大启(迁白洋湖) ; 桂大受(子迁随州万家店) ; 桂大烈(迁河南汝蜜府西野猪岗) ; 桂大经 ; 桂大发(与兄同迁随州,复迁陕西朝邑县赵杜镇). 大用公下房祖(7世) : (明) 桂汝恭,号西池 ; 桂汝俭,字巽峰 ; 桂联芳,字广亭. 皆为琏公之子. 汝恭公下支祖(8世) : (明) 桂应泰(一) ; 桂应荣,字谦吾(二) ; 桂应宾(三) ; 桂应龙(四) ; 桂应明,字翊时(五) ; 桂应诏(六). 汝俭公下支祖(8世) : 桂应试 ; 桂应蟾 ; 桂应秋 ; 桂应期 ; 桂应选 ; 桂应举. 联芳公下支祖(8世) : 桂应元 ; 桂应葵 ; 桂应奎 ; 桂泰来. 大有公生四子(6世) : (明) 桂珍 ; 桂珠 ; 桂瓒 ; 桂珂. 珍公下支祖(10世) : 桂一珠 ; 桂一珩 ; 桂一明,字荣元 ; 桂一英 ; 桂一启,字天开 ; 桂一国,字天成 ; 桂一佑,字天申 ; 桂一柱. 大荣公生二子(6世) : (明) 桂尚 ; 桂祉. 尚公下支祖(10世) : 桂一𧃍,字运明 ; 桂一魁,字圣明. 祉公下支祖(10世) : 桂日升,字茂之 ; 桂日秀,字森生 ; 桂日成,字芳生 ; 桂日华,字衮来 ; 桂自超,字兴达 ; 桂自德,字祥升 ; 桂俊士,字芳若 ; 桂自培 ; 桂自采,字厚贻 ; 桂自基,字肇贻. 大经下支祖(10世) : 桂治明 ; 桂治崇 ; 桂治修,原名自修,字少于 ; 桂治学 ; 桂治新 ; 桂治兴,原名自兴,字复初 ; 桂治显,字玉初 ; 桂治然 ; 桂治攀 ; 桂治恭 ; 桂治实,原名自实 ; 桂治泰,原名自泰,字恒吉 ; 桂治安,原名自安 ; 桂治宁. 英山原派 : 芳一廷清林 超群文蓉萼 从道万大恩可显 有国定伦 朝明光乃 宗功传永世 继续自长年 孝友承前泽 诗书望后贤 福惟忠厚积 业以甚勤先 守德遗规在 荣昌庆衍绵. 新州原派 : 锺英毓秀自陶唐 源远流长世发祥 积德存仁开骏业 尊贤敬士启侯疆 忠贞辅国勋猷茂 孝友传家福祚昌 燕冀遗(贻)谋延万载 诗书光裕永偕臧.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 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楚黄桂氏宗谱.
浏览:100
9.傅氏宗谱, 9, 卷9: 再祉 华湘 81世元初公起, 194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30[1941]重辑(舒萃文堂梓).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傅家坊始祖 : (商) 傅说. 高宗武丁因梦,求天下得于傅岩之野即征入朝. 原居傅险,因征伐大彭迁居蓼南鹰山西麓,今傅家坊. 派祖(65世) : (宋) 傅三五. 生二子 : 傅意(河东支) ; 傅章(河西支). 意公下六房祖(69世) : (明) 傅朝用,字荣国 ; 傅杲 ; 傅朂 ; 傅鼎元 ; 傅朝亮,字汉辅(迁竹邑) ; 傅朝显,字荣耀. 章公下房祖(69世) : 傅良功. 朝用公下六支祖(76世) : (清) 傅再祚,字永锡,号肃庵 ; 傅再祉,字永吉 ; 傅再迪,字公成 ; 傅再延,字咸 ; 傅再遐,字永昌 ; 傅再遴,字永耀. 原定宗派 : 云华天宝 元善人昌 诗书世瑞 孝友忠良. 新增宗派 : 宏功永绍 盛德恒芳 光昭先序 受福悠长.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梦卜氏家乘 谱序题 : 夣卜氏重修宗谱 卷端题 : 英邑傅家坊傅氏宗谱
浏览:100
埭川吳氏宗譜, 2, 大房車門長派 密鶯 隆祉 伊昌 29世承勇公起, 2001
原书: 浙江 : 增修埭川吴氏宗谱理事会, 2001年增修. 存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世系上牌房及田垟房自21世起, 车门房自25世起. 之前资料参见道光25[1845]修之埭川吴氏宗谱 [不分卷] (TN-2768161)及民国5年修之埭川吴氏宗谱[不分卷] (TN-2768163). 注 : 此谱按凡例记载应有六册 : 大房一派二册, 大房二派一册, 大房三派一册, 二房上牌房一册, 及三房田垟房一册. 此谱缺大房二派世系. 始祖(1世) : (宋) 吴隐,字兆初. 由闽来瓯,定居乐东华阳高嵩山龙角岩下. 生二子 : 吴灵九 ; 吴灵十. 埭川鼻祖(8世) : 吴控,讳漕卢,字君封,别号楚邱,行孚廿四. 谏公6世孙. 由华阳徙埭川. 三大房祖(13世) : 吴孟奉(老长房,车门房祖) ; 吴孟吟(老二房,上牌房祖) ; 吴孟费(老三房,田垟房祖). 上牌房一舜公下21世祖 : 吴隆巽,字文凤(迁玉环小古顺) ; 吴隆震,字文雷(迁小垤) ; 吴隆驯,字文致(子孙迁里岙). 车门长房三派伯操公下21世祖 : 吴隆发,字文庆(迁梅岙) ; (清) 吴隆忠,字文行,号信斋,讳尚忠(迁玉环西青鵆衜) ; 吴隆熙,字文尧,号芝峰(永嘉科竹派) ; 吴隆遇(迁里岙)…等. 上牌房长派一馥公下21世祖 : 吴隆聪,字文运 ; 吴隆睿,字文哲 ; 吴隆庆,字文昌(迁杏庄) ; 吴隆珍,字文鼐…等. 上牌房二派一默公下21世祖 : 吴隆泼,字文运 ; 吴隆锡,字文哲. 上牌房万桥派一荣公下21世祖 : 吴隆宝,字文具,号席珍 ; 吴隆启,字文开 ; 吴隆业,字文创 ;吴隆锜,字文珠(迁小樟岙)…等. 田垟房一彩公下21世祖 : 吴隆珮,字文俊 ; (清) 吴隆钦,字文玉 ; 吴隆顺,字文和(里岙派) ; 吴隆厚,字文敦…等. 田垟房一庆公下21世祖 : (清) 吴隆器,字文重 ; 吴隆识,名德葆,字文超. 车门长派密莺隆祉公下25世祖 : (清) 吴伊昌,字道周 ; 吴伊庆,字道积 ; 吴伊忠,字道尽 ; 吴伊定,名俊英,号灿珊,字道静…等. 车门长派密莺隆夫公下25世祖 : (清) 吴伊福,字道安 ; 吴伊任,字道宏 ; 吴伊韶,字道美 ; 吴伊强,字道毅…等. 车门长派密莺隆进公下25世祖 : (清) 吴伊训,字道论 ; 吴伊诰,字道申 ; 吴伊凤,一名进富,字道鸣 ; 吴伊雁,字道赞…等. 车门长派密莺隆琰公下25世祖 : (清) 吴伊礼,字道立(迁乌石). 车门长派杏庄派25世祖 : (清) 吴伊统,名钟英,号裕齐,字道经 ; 吴伊绪,名谦光,号缵之,字道承. 车门长派隆化公下25世祖 : (清) 吴伊信,字道诚(迁虹桥) ; 吴伊亨,字道元 ; 吴伊淦,一名新淦,字道新(原迁巉头转仓下) ; 吴伊再,号可廷,字道三…等. 讳行(12世起) : 安孟元景廷 一德世茂(懋)隆 宗朝国伊康 应思承正昌 丕大振家邦 维统开常华 升平绍肃典 载锡定亨东 修齐树爱敬 协和启叙伦. 表字 : 崇从伯希尹 时中克汝文 显纯瑞道则 宜致佐君全 恩光昭乃实 联芳可若观 臣民保其性 云仍尔守存 作述立有恒 及斯法选新. 雁行 : 忠信笃敏惠 庄敬慈恢宏 汉松筠旺发 精诚麟祉培 唐虞交际会 爕理举贤材 任恤婣睦亲 诗书济美深 根固偕地久 源远水流长.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 玉环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增修埭川吴氏宗谱
浏览:100
埭川吳氏宗譜, 3, 世系 大房玉環宻鶯派 21世隆祉公 二房上牌派21世隆聰公 三房田垟派 21世隆珮公起, 187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5[1879]年修.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修谱人员 : 吴俊英,字灿珊 ; 吴国训,字雨川. 注 : 此谱世系自5世导公起,部分始祖资料摘自谱序. 5世之前, 二房上牌派及三房田垟派13-20世世系资料参见道光25[1845]修之埭川吴氏宗谱 [不分卷] (TN-2768161). 高嵩始祖(1世) : (宋) 吴隐,字奉之,号兆初,行云一. 由闽徙瓯乐东华山高嵩里. 生二子 : 吴馥,字直香,号云麓,行灵九 ; 吴谏,字直干,行灵十. 埭川鼻祖(8世) : 吴控,讳漕卢,字君封,别号楚邱,行孚廿四. 谏公6世孙. 由华阳徙埭川. 生二子(9世) : (明) 吴闻棘,或作文棘,字彦庒,行永廿一 ; 吴闻栗. 闻棘公下三房(13世) : 吴孟奉,字从承,行信四二(大房,车门房祖) ; 吴孟吟,字从咏,行信四三(二房,上牌房祖) ; 吴孟费,字从愚,行信四四(三房,田垟房祖). 大房孟奉公下三子(14世) : 吴元智,字伯慧,行笃三八 ; 吴元明,字伯孔,行笃三九 ; 吴元魏,字伯操,行笃四十. 二房孟吟公下三子(14世) : 吴元宗,字伯参,号希圣,行笃四一 ; 吴元烈,字伯显,号丕哉,行笃四二 ; 吴元滨,字伯望,号居东,行笃四三. 三房孟费公下二子(14世) : 吴元说,字伯诰,号佩训,行笃四四 ; 吴元谈,字伯诫,号佩谟,行笃四五. 玉环宻莺派祖(20世) : 吴茂实,字汝龙. 迁玉环宻莺村. 为大房孟奉公之后. 讳行 : 垂裕贻远谋 卜闾闻余公 安孟玄(元)景廷 一德世茂(懋)隆 宗朝国伊康 应思承正可 昌大振家邦 云礽显秀雅 宗朝国. 表字 : 直清国是学 甫君彦本(廷)士(尹) 崇(贵)从伯希尹 时中克(帝可)汝(庭如)文(朝) 天(圣元)纯秉道则 启聪绍明哲 荣光昭定实 兴起乃豪杰 . 雁行 : 灵千万兴隆 庆孚永宁延 忠信笃敏惠 庄敬慈恢宏 广昭襄严恪 谨慎业精良. 讳行(22世起) : 宗朝国伊康 应思承正昌 丕大振家邦 维统开常华 升平绍肃典 载锡定亨东 修齐树爱敬 协和启叙伦. 表字(22世起) : 显纯瑞道则 宜致佐君全 恩光昭乃实 联芳可若观 臣民保其性 云仍尔守存 作述立有恒 及斯法选新. 雁行(22世起) : 汉松筠旺发 精诚麟祉培 唐虞交际会 爕理举贤材 任恤婣睦亲 诗书济美深 根固偕地久 源远水流长.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 玉环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重修埭下吴氏宗谱 卷端题 : 吴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