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祖 : (清) 李世馥,字维先. 率三子由双峰徙宁乡. 乃楚卿公之子.
李世馥相关文献
韩馥
部下荀谌,字友若,颍川人,东汉末期人物,荀彧之四哥。辛评,字仲治,阳翟人。郭图,字公则,与辛评、荀谌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州牧职位予袁绍。田丰字元皓、审配字正南,初在韩馥部下,以正直不得志。沮授,史载其“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担任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张郃,字儁乂,黄巾之乱时,以韩馥军司马的身份参与平叛。闵纯,字伯典,别驾,在韩馥企图让冀州于袁绍时曾和耿武及李历一同劝谏。耿武,字文威,韩馥部将,任长史。麹义赵浮、程涣李历
刘馥
生平刘馥在东汉末年曾到扬州避乱,后在建安初年劝服袁术将领戚寄和秦翊率众投靠曹操。曹操知道后十分高兴,后辟为司徒掾。建安五年(200年),孙策置命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而梅干、雷绪和陈兰等庐江人在江淮之间聚数万人,当地郡县都因江淮局势混乱而残破。同时,曹操正专心于在官渡之战对抗袁绍,难以抽身,有人说刘馥可以稳定东南地区(即江淮),于是表刘馥为扬州刺史。刘馥上任后,先建造合肥城,作为扬州的治所(原治所在历阳);同时安抚和管理梅乾和雷绪等人和其部众,及后他们都对稳定当地有所贡献。数年以后当地恩化大行,百姓都赞赏,有数万名以前因避乱而到附近州郡流浪的江淮人都回流到原居地。随着人口渐长,刘馥又兴办学校和大行屯田,又建芍陂、茄陂、七门、吴塘等土坝蓄水灌溉。又建筑高城垒作守护,又积聚木石、以草和棕榈叶编织大量草苫、储存数千斛鱼膏等作为防御准备。建安十三年(208年),刘馥逝世。次年年初孙权进攻合...
李天馥
生平李天馥自幼聪颖,七岁能诗。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入选庶吉士,散馆后授职检讨。丁忧归里,服阙后仍任检讨。康熙十一年(1672年)升国子监司业,后充经筵讲官,历任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郞、吏部左侍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任工部尚书,同年调刑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封武英殿大学士。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瞿太夫人逝世,丁忧回乡。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服阙,被召还入阁。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卒,谥文定。《清史稿》有传。子李孚青,以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因父丧归里后,不再出仕。遗迹李天馥性情至孝。其为母守丧处“孝子墩古墓”(在长丰县)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作李天馥擅诗文,著有《容斋千首诗》。参考文献《清史稿》(明–清)李天馥,生卒:崇祯8年-康熙3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桂馥
生平桂馥少承家学,博涉群书,潜心小学,精于金石六书之学,认为“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优贡入国子监,补长山县(今属邹平)县学训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嘉庆元年(1796年)选云南永平县知县,嘉庆十年(1805年)卒于官。成就桂馥和段玉裁同时治《说文》,人称“南段北桂”,撰《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被后人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又与周永年在济南五龙潭畔修建了潭西精舍,并撰《潭西精舍记》一文,刻石立于潭旁。著有《札朴》、《晚学文集》、《说文谐声谱考证》、《历代石经考略》等。参考文献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