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徐辛三

徐辛三

始祖 : 徐辛三.
徐辛三简介资料
徐辛三相关文献
三让徐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三让徐州简介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因镇压青州(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黄巾军,率军进入充州(治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自领充州牧。曹操占领充州后,第二年便派人去琅邪(今山东诸城县)接他父亲曹篙与他同住。不料,途经徐州(治今山东郑城)时被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杀死,掠其财物。曹操迁怒于陶谦,便发兵攻打徐州,接连攻下十多座城池,屠杀了数十万百姓。陶谦便派助手糜竺,连夜赶往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北临淄镇),请田楷、刘备出兵相救。刘备是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字玄德,家住琢郡琢县(今河北琢州市),从小失去父亲,跟随母亲以织席卖履为生。他结交了不少朋友,其中以关羽、张飞最有名。以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今河北定县)尉(负责治安的县级官员)。后来因鞭打督邮(督察所属县吏的郡级官员)而出走,又先后出任过下密(今山东金乡县)丞(一县的副行政长官)、高唐(今山东禹城东南)令、平原令,又经过公孙攒的推荐,当上了平原相
查看全文
徐三庚
外部链接徐三庚徐三庚印章图库徐三庚自用印的篆刻考察
查看全文
辛努塞尔特三世
注释
查看全文
徐姓起源(三)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
查看全文
辛、柯、蔡三姓同宗
蔡氏后裔,如今灿若繁星,遍布海峡两岸。其实,早在汉魏、唐宋时期,河南、江苏、浙江等地就有蔡氏望族的华丽身影。济阳蔡氏是大多南方后裔公认的祖根地,莆田蔡氏、建阳蔡氏则是南迁后的重要分支。此外,柯蔡同源、辛柯蔡同源的说法,也让古老的蔡氏家族多了一份神秘。蔡氏支脉济阳蔡氏南方蔡姓人公认济阳郡为祖根地秦汉时期,蔡姓人主要在中原地区生活。两汉时,河南陈留、南顿等地均有蔡姓人聚居,并出现了一批名人。河南商报记者查询史料发现,汉代居于陈留圃城(今属开封杞县)一带的蔡氏家族名人辈出,最著名的就是蔡邕、蔡琰父女。这之后,还有三国时魏尚书蔡睦、晋朝大司徒蔡谟、南北朝宋国吏部尚书蔡兴宗等历史名人。晋永嘉年间,蔡氏开始第一次大移民,其主要原因是战乱。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济阳郡(今河南兰考县东部及山东省东明县南部)一带的蔡姓世族南迁,定居于今天浙江一带。“永嘉南渡”是中原汉人大规模南移的开始,济阳人蔡谟就是...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徐氏三修宗谱 [10卷及卷首2末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义堂, 民国33[1944]年三修. 13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谱含徐绍经祖七子中长子尚仁, 四子尚智, 七子尚哲世系. 先迁楚黄祖第一世 : 徐大升自江右迁冈. 继迁始祖 : 徐绍经由江右来岗与亮公合派. 子七: 尚字辈仁, 义, 礼, 智, 信, 清, 哲.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武昌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徐氏宗谱.
浏览:0
徐氏三修宗谱 [10卷及卷首2末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义堂, 民国33[1944]年三修. 13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谱含徐绍经祖七子中长子尚仁, 四子尚智, 七子尚哲世系. 先迁楚黄祖第一世 : 徐大升自江右迁冈. 继迁始祖 : 徐绍经由江右来岗与亮公合派. 子七: 尚字辈仁, 义, 礼, 智, 信, 清, 哲.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 武昌县, 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徐氏宗谱.
浏览:0
三元徐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元徐续谱理事会, 2005年重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三元始祖 : (唐) 徐子回. 会昌二年任东阳县令,落籍东阳. 浦潭发祥祖(9世) : 徐岳,更名感,号东山道人,谥养素先生,行英六. 始迁招贤村之浦潭. 金蒙山始祖(11世) : (宋) 徐权,字仲益,号怡中,行端六. 创业于金蒙山. 生四子 : 徐世暐 ; 徐世益 ; 徐世导 ; 徐世刚. 三谷祖(12世) : (宋) 徐世暐,字彦道,号清逸居士,行百四(前印谷祖,徙居上双溪) ; 徐世益,字彦章,一字彦友,号僊峰道人,行百六(三元祖,居三元苓谷) ; 徐世导,字彦实,行百七十 ; 徐世刚,行百八十(学陶祖,同居乐陶磻谷). 观里下宅派祖(17世) : (宋) 徐纯嘏,字允诚,行清五十五. 迁居下宅. 水阁祖(19世) : (元) 徐信,字彦孚,号东泉居士,行仁七十四 ; (21世) 徐存迪,字克彰,行礼百二十七. 清塘祖(21世) : (元) 徐德然,行礼四. 宅后山祖(21世) : (元明之际) 徐彪,行礼四十四 ; 徐中孚,字克善,行礼七十七 ; 徐中原,号礼八十二 ; 徐存苗,字贵成,行礼九十四. 岭下前山祖(21世) : (明) 徐存颐,字克安,行礼八十五. 子孙析置后宅. 东宅祖(21世) : (明) 徐存述,号礼百十八 ; 徐存茂,字茂中,行礼百四十九. 浦潭祖(21世) : 徐存节,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 永乐间由水阁迁居三元西山下建序和堂. 夏溪祖(21世) : (明) 徐存协,行礼百七十五. 下分二支 : 徐守嘉,行智二百四十七(东前祖) ; 徐守忱,行智二百七十八(西前祖). 中宅祖(21世) : (明) 徐存俭,字执中,行礼百九十三. 居三元中宅. 双溪祖(21世) : (明) 徐存清,字正钟,行礼二百三十八. 迁居双溪林塘. 四传徐天旭,行良五百廿四. 于嘉靖年间迁双溪王村大园. 观里祖(21世) : (明) 徐文崇,字叔高,行礼二百五十五. 溪首祖(25世) : 徐恩,行良百十五公. 生二子 : 徐明本,行本二百五十二(干房) ; 徐明立,行本三百五十一(坤房). 班行(5世起) : 曾次元亨 英俊端百 千万亿文 清正仁义 礼智信贤 良宗茂衍 云庆富寿 康平永盛 隆昌谦和.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卷端题: 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浏览:0
三元徐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元徐续谱理事会, 2005年重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三元始祖 : (唐) 徐子回. 会昌二年任东阳县令,落籍东阳. 浦潭发祥祖(9世) : 徐岳,更名感,号东山道人,谥养素先生,行英六. 始迁招贤村之浦潭. 金蒙山始祖(11世) : (宋) 徐权,字仲益,号怡中,行端六. 创业于金蒙山. 生四子 : 徐世暐 ; 徐世益 ; 徐世导 ; 徐世刚. 三谷祖(12世) : (宋) 徐世暐,字彦道,号清逸居士,行百四(前印谷祖,徙居上双溪) ; 徐世益,字彦章,一字彦友,号僊峰道人,行百六(三元祖,居三元苓谷) ; 徐世导,字彦实,行百七十 ; 徐世刚,行百八十(学陶祖,同居乐陶磻谷). 观里下宅派祖(17世) : (宋) 徐纯嘏,字允诚,行清五十五. 迁居下宅. 水阁祖(19世) : (元) 徐信,字彦孚,号东泉居士,行仁七十四 ; (21世) 徐存迪,字克彰,行礼百二十七. 清塘祖(21世) : (元) 徐德然,行礼四. 宅后山祖(21世) : (元明之际) 徐彪,行礼四十四 ; 徐中孚,字克善,行礼七十七 ; 徐中原,号礼八十二 ; 徐存苗,字贵成,行礼九十四. 岭下前山祖(21世) : (明) 徐存颐,字克安,行礼八十五. 子孙析置后宅. 东宅祖(21世) : (明) 徐存述,号礼百十八 ; 徐存茂,字茂中,行礼百四十九. 浦潭祖(21世) : 徐存节,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 永乐间由水阁迁居三元西山下建序和堂. 夏溪祖(21世) : (明) 徐存协,行礼百七十五. 下分二支 : 徐守嘉,行智二百四十七(东前祖) ; 徐守忱,行智二百七十八(西前祖). 中宅祖(21世) : (明) 徐存俭,字执中,行礼百九十三. 居三元中宅. 双溪祖(21世) : (明) 徐存清,字正钟,行礼二百三十八. 迁居双溪林塘. 四传徐天旭,行良五百廿四. 于嘉靖年间迁双溪王村大园. 观里祖(21世) : (明) 徐文崇,字叔高,行礼二百五十五. 溪首祖(25世) : 徐恩,行良百十五公. 生二子 : 徐明本,行本二百五十二(干房) ; 徐明立,行本三百五十一(坤房). 班行(5世起) : 曾次元亨 英俊端百 千万亿文 清正仁义 礼智信贤 良宗茂衍 云庆富寿 康平永盛 隆昌谦和.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卷端题: 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浏览:0
三元徐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元徐续谱理事会, 2005年重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三元始祖 : (唐) 徐子回. 会昌二年任东阳县令,落籍东阳. 浦潭发祥祖(9世) : 徐岳,更名感,号东山道人,谥养素先生,行英六. 始迁招贤村之浦潭. 金蒙山始祖(11世) : (宋) 徐权,字仲益,号怡中,行端六. 创业于金蒙山. 生四子 : 徐世暐 ; 徐世益 ; 徐世导 ; 徐世刚. 三谷祖(12世) : (宋) 徐世暐,字彦道,号清逸居士,行百四(前印谷祖,徙居上双溪) ; 徐世益,字彦章,一字彦友,号僊峰道人,行百六(三元祖,居三元苓谷) ; 徐世导,字彦实,行百七十 ; 徐世刚,行百八十(学陶祖,同居乐陶磻谷). 观里下宅派祖(17世) : (宋) 徐纯嘏,字允诚,行清五十五. 迁居下宅. 水阁祖(19世) : (元) 徐信,字彦孚,号东泉居士,行仁七十四 ; (21世) 徐存迪,字克彰,行礼百二十七. 清塘祖(21世) : (元) 徐德然,行礼四. 宅后山祖(21世) : (元明之际) 徐彪,行礼四十四 ; 徐中孚,字克善,行礼七十七 ; 徐中原,号礼八十二 ; 徐存苗,字贵成,行礼九十四. 岭下前山祖(21世) : (明) 徐存颐,字克安,行礼八十五. 子孙析置后宅. 东宅祖(21世) : (明) 徐存述,号礼百十八 ; 徐存茂,字茂中,行礼百四十九. 浦潭祖(21世) : 徐存节,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 永乐间由水阁迁居三元西山下建序和堂. 夏溪祖(21世) : (明) 徐存协,行礼百七十五. 下分二支 : 徐守嘉,行智二百四十七(东前祖) ; 徐守忱,行智二百七十八(西前祖). 中宅祖(21世) : (明) 徐存俭,字执中,行礼百九十三. 居三元中宅. 双溪祖(21世) : (明) 徐存清,字正钟,行礼二百三十八. 迁居双溪林塘. 四传徐天旭,行良五百廿四. 于嘉靖年间迁双溪王村大园. 观里祖(21世) : (明) 徐文崇,字叔高,行礼二百五十五. 溪首祖(25世) : 徐恩,行良百十五公. 生二子 : 徐明本,行本二百五十二(干房) ; 徐明立,行本三百五十一(坤房). 班行(5世起) : 曾次元亨 英俊端百 千万亿文 清正仁义 礼智信贤 良宗茂衍 云庆富寿 康平永盛 隆昌谦和.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卷端题: 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浏览:0
三元徐氏宗谱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元徐续谱理事会, 2005年重修.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三元始祖 : (唐) 徐子回. 会昌二年任东阳县令,落籍东阳. 浦潭发祥祖(9世) : 徐岳,更名感,号东山道人,谥养素先生,行英六. 始迁招贤村之浦潭. 金蒙山始祖(11世) : (宋) 徐权,字仲益,号怡中,行端六. 创业于金蒙山. 生四子 : 徐世暐 ; 徐世益 ; 徐世导 ; 徐世刚. 三谷祖(12世) : (宋) 徐世暐,字彦道,号清逸居士,行百四(前印谷祖,徙居上双溪) ; 徐世益,字彦章,一字彦友,号僊峰道人,行百六(三元祖,居三元苓谷) ; 徐世导,字彦实,行百七十 ; 徐世刚,行百八十(学陶祖,同居乐陶磻谷). 观里下宅派祖(17世) : (宋) 徐纯嘏,字允诚,行清五十五. 迁居下宅. 水阁祖(19世) : (元) 徐信,字彦孚,号东泉居士,行仁七十四 ; (21世) 徐存迪,字克彰,行礼百二十七. 清塘祖(21世) : (元) 徐德然,行礼四. 宅后山祖(21世) : (元明之际) 徐彪,行礼四十四 ; 徐中孚,字克善,行礼七十七 ; 徐中原,号礼八十二 ; 徐存苗,字贵成,行礼九十四. 岭下前山祖(21世) : (明) 徐存颐,字克安,行礼八十五. 子孙析置后宅. 东宅祖(21世) : (明) 徐存述,号礼百十八 ; 徐存茂,字茂中,行礼百四十九. 浦潭祖(21世) : 徐存节,字建中,号知止,行礼百五十七. 永乐间由水阁迁居三元西山下建序和堂. 夏溪祖(21世) : (明) 徐存协,行礼百七十五. 下分二支 : 徐守嘉,行智二百四十七(东前祖) ; 徐守忱,行智二百七十八(西前祖). 中宅祖(21世) : (明) 徐存俭,字执中,行礼百九十三. 居三元中宅. 双溪祖(21世) : (明) 徐存清,字正钟,行礼二百三十八. 迁居双溪林塘. 四传徐天旭,行良五百廿四. 于嘉靖年间迁双溪王村大园. 观里祖(21世) : (明) 徐文崇,字叔高,行礼二百五十五. 溪首祖(25世) : 徐恩,行良百十五公. 生二子 : 徐明本,行本二百五十二(干房) ; 徐明立,行本三百五十一(坤房). 班行(5世起) : 曾次元亨 英俊端百 千万亿文 清正仁义 礼智信贤 良宗茂衍 云庆富寿 康平永盛 隆昌谦和.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版心题, 及书脊题编目. 卷端题: 东阳三元徐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