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派祖(7世) : (明) 彭大秀,字才可,号锦斋 ; 彭大奇,字才端.
彭大秀相关文献
东坑・彭屋村|彭氏大宗祠,彭屋人的“镇村之宝”
东坑・彭屋村|彭氏大宗祠,彭屋人的“镇村之宝”,彭氏大宗祠,位于东坑镇彭屋村。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由该村名人彭世
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彭祖秀
彭祖秀,土家族哭嫁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彭祖秀,女,土家族,系湘西州古丈县断龙山组长报吾列村民。彭祖秀从小师承外婆、母亲等前辈哭嫁歌艺人,耳濡目染、口口相传、熟记于心。14岁时常随母亲帮人哭嫁;18岁时,她利用自己的天资聪慧,综合了前辈演唱的各种风格,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当地颇具影响力。她的哭嫁歌唱词情真意切,不扭捏作态,把骨肉之情、孝敬双新、和睦乡邻等传统美德作为哭嫁歌的主要内容,于教寓理,文学性很强。在演唱过程中,全部采用原始的土家语演唱风格,几十年来,为邻户邻村邻乡邻县的出嫁女帮唱和主唱了300多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哭嫁歌手艺人。彭祖秀演唱的哭嫁强调16字诀:“以哭为歌、以歌言情、以情催声、以声感人”。注重语言的天然质朴、品语入诗,常用生活中的细小情节、抒感,由此及彼,语多重迭,调多反复,强0感效果。歌词句式自由灵活、长短不一,利用拖词或紧句来完成唱腔,达到...
彭大顺
参考书目《天国志·彭大顺童容海吉庆元朱衣点列传》
大彭国
古大彭国在什么地方?阮芳在《话说古代方国——彭国》一书中写道:“关于彭国的地理的位置,历史上出现了多处,有多种不同说法,重要的有以下几处。(一)江苏彭城。据考证,彭城就是现在江苏省徐洲市铜山县。文献记载,铜山县在古代曾经又名彭城,是大彭国的最早封地,发源地。徐洲一带现已发掘许多古代遗址,也证实了大彭国曾在这里存在。(二)四川彭州。据文献记载和历史考据,彭国在历史上曾经一度由东南迁徙至西南的成都平原,在现在的四川省彭县(今之彭州市)一带立国。彭国只是若干古蜀国中的一个。按现在的地理位置,应该是以彭州市为主体、以广汉市、郫县、都江堰市部分地区为疆土的隶属国。地貌属于成都平原与丘陵山区交合地带,前可进退可守,是古代最适合安邦立国之地。(三)河南原阳县。彭氏西迁的一支,几经辗转,灭宣方后,武王论功封赏,为表彰韦伯篯遐的功绩,便封韦伯篯遐于其祖先的豕韦地,就在现在的河南滑县东南,仍称豕韦国,有的文献...
大朗彭姓的来源
明代举人黎时昌在《寿左泉翁彭先生七旬开一序》中赞道:“粤东彭氏,宝安右族也。先世科甲名贤光照国史,志于郡邑,代不乏人。”彭氏入莞始祖彭应春,乃彭震峰之九世孙,号云溪,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中举,被派往广东南雄当教谕(相当于市教育局局长)。嘉定十三年(1220年)致仕后居留珠玑巷,嘉定十六年(1223年)从珠玑巷迁往宝安(东莞旧称)彭屋基,在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再迁至琥珀坑(又名马坑),为琥珀坑三大姓之一,即今之彭屋村。彭应春被尊为东坑、大朗一带彭氏一世祖。至九世祖时有锣寿公,字宪章,生于明宣德十年乙卯(1435年),终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享年八十五岁。相传锣寿公习堪舆之学(风水学),怡情山水,希望找一处好地方建别业以为创基之址。于是纵步名山,流览风土,几经寒暑,终于在离琥珀坑十里许发现一个巨岭,盘结郁翠,灵气独钟,问及农人,告知此为华盖岭,又叫黎贝岭,原有黎姓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