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派祖(12世) : 张均锡(长) ; 张均正(次) ; 张均用(三). 皆为干历公之子.
张均锡相关文献
张锡纯
生平张氏原籍山东诸城,明代迁居直隶盐山边务里,世代皆为儒家学者,其先祖张友三传有家训谓:“凡后世子孙,读书之外,可以学医。”。张氏自幼聪慧,父亲张丹亭精于医道,他在跟随父亲读书的闲暇时间同时也兼学医理。1885年,张锡纯治愈了使当时的名医高鲁轩、毛仙阁束手无策的危重症,颇受二人称道,自此开始应诊。但1911年前,仍主要以教书为主要职业。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榜后,张氏虽然正值壮年,但对于追求科举功名并无太大的进取心,于是开始广泛搜集百余种医书,勤奋阅读,学识日增。当时正值清朝末年,西洋医学已在中国迅速传播。1904年,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西式学堂,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张氏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遂潜心于医学。他比较中西医学,认为各有长短,因而又自学西医,试图吸收西医长处以补中医的不足。经过十多年的读书、应诊过程,于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
张锡
家世出身清河张氏。五代祖:张彝,北魏光禄大夫。高祖:张始均,尚书郎。曾祖:张晏之,北齐太常卿,徐、兖二州刺史。生张乾威、张乾雄兄弟。祖父:张乾雄,隋汾阴、寿春、阳城三县令。生张文琮、张文瓘等子。父:张文琮,唐户部侍郎、复亳建三州刺史。房遗爱的表兄,有文集二十卷。生张戬、张挹、张概、张锡等子。生平张锡是张文琮第五子,19岁举秀才,20岁以孝廉登科,授霍王府参军,转任英王府法曹参军。后举茂才高第,改任绛州司户,入朝为通事舍人。历任福昌县令、户部员外郎、职方郎中、果州长史、地官、夏官郎中、夏官、冬官、吏部侍郎、权检校殿中少监。久视元年(700年)七月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接替外甥李峤为宰相。舅甥相互为相,被时人称荣。张锡与郑杲两人掌管吏部官员任命,大足元年(701年)三月因支持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遭到武氏诸王忌恨,以泄露禁中语、贪赃罪入狱,与另一宰相苏味道同室,张锡在狱中气色如常,胃口不...
张锡驹
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令韶。曾师事名医张志聪,钻研伤寒学。著有《伤寒论直解》、《胃气论》。
张均
唐洛阳(今属河南)人。张说子。能文章。袭燕国公,累迁兵部侍郎,一度贬饶州刺史,再入为户部侍郎。天宝九载(750),为刑部尚书。因先后受李林甫、杨国忠抑制,不得为宰相,常怀不满。安禄山之乱,受伪命为中书令。乱平当死,肃宗念张说旧情,免死,长流合浦郡(治今广西合浦东北)。一说弃市场预测,长流者系其弟埠。
张锡
唐朝国子祭酒、宰相张锡简介,张锡是个怎么样的人?张锡,张文琮子,贝州武城人。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先是,姊子李峤知政事,锡拜官,而峤罢相出为国子祭酒,舅甥相代为相,时人荣之。锡与郑杲俱知天官选事,坐赃,则天将斩之以徇,临刑而特赦之。
中宗时,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寻令于东都留守。中宗崩,韦庶人临朝,诏锡与刑部尚书裴谈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