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张原鲁

张原鲁

枣林始迁祖 : (明) 张原鲁.
张原鲁简介资料
张原鲁相关文献
张鲁
人物生平攻伐汉中张鲁是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在张陵死后,张鲁父张衡继行其道。张衡死,张鲁继为首领。其母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往来于益州牧刘焉家。张鲁通过其母与刘焉家的关系,得到信任。汉初平二年(191年),曾在益州牧刘焉手下任职督义司马,后与别部司马张修率徒众攻讨汉中太守苏固,共取汉中,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并截断斜谷道,独据汉中。在刘焉授意下,杀害朝廷使者。割据汉中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刘焉死,其子刘璋代立。刘璋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为由,尽杀张鲁母及其家室。又遣其将庞羲等人攻张鲁,多次为张鲁所破。张鲁的部曲多在巴地,刘璋于是以庞羲为巴郡太守。张鲁袭取巴郡。于是割据于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东汉末年,政府未有能力征讨,于是升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只需贡献而已。有居民拾得玉印,其部下欲尊张鲁为汉宁王。张鲁功曹巴西阎圃谏张鲁:“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
查看全文
张鲁
张鲁
查看全文
简明正史——张角 张鲁
? 张角(?—184)钜鹿(今河北宁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对在汉代十分流行的谶纬之学也深有研究,对民间医术、巫术也很熟悉。建宁年间(168—172),他带着两个弟弟,首先在灾情特别严重的冀州一带开始传教活动。灵帝熹平年间(172—178),他在大量招收学生、培养弟子、吸收徒众的基础上,创立了太平道。 太平道为我国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以推翻腐朽
查看全文
张鲁起义(191年)
黄巾起义后,五斗米教盛行,它本是道教的一个分支,很受中下层欢迎,为此讯速发展教徒十数万之多,(191年),五斗米教领袖张鲁与五斗米教另一领袖张修联合,率领民众,攻占汉中,杀死太守,消灭了当地的豪族武装。后又数次打败益州牧刘焉,占领了
查看全文
春秋时期鲁国人原壤
原壤姓原,名壤,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老相识。典故1《礼记·檀弓下》: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夫子为弗闻也者而过之。从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闻之,亲者毋失其为亲也,故者毋失其为故也。”译文:孔子的老相识有叫原壤的,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他清洗棺木。原壤噔噔地敲击着棺木道:“我很久未唱歌抒怀了。”唱道:“斑白的狸猫之首,牵着你柔软的手。”孔子装作没听见而走开。随从的人问:“先生不可以使他停止(唱)吗?”孔子道:“据我所知,未失去的亲人才是亲人,未失去的老相识才是老相识。”典故2《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译文:原壤伸长了腿等着孔子。孔子批评他道:小时候不谦逊尊重师长,长大又无可称述,老了又不死这是祸害。(孔子)用手杖轻敲原壤的小腿。免...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鲁潍寒亭张氏族谱
原书: [台湾 : 编者], 民国96[2007].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编者 : 张一民,又名张以法. 始祖 : (明) 张兴. 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徙居山东,居莱州府掖邑(今莱州市). 寒亭一世祖 : (明末) 张所涵. 兴公9世孙. 由掖邑迁徙潍县,定居寒亭镇. 派祖(6世) : 张格 ; 张恒. 皆为福花公之子. 格公下支祖(11世) : 张鸿鸣 ; 张雁鸣 ; 张鸾鸣 ; 张鹿鸣 ; 张鹏鸣. 恒公下支祖(10世) : 张澎 ; 张源 ; 张泾 ; 张汶 ; 张洵 ; 张溥 ; 张潼 ; 张沼 ; 张瀛 ; 张湘 ; 张泮. 迁台祖 : 张以法,字一民(居台北板桥) ; 张以成,字琴初(居高雄). 昭穆(12世起) : 以铁家昱亮 景兆祚恒昌 积德振祖业 承启复兴堂. 散居地 : 山东省潍县;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淄川鲁家庄张氏世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鲁家村张氏续谱委员会, 2013年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集合罗村镇洼子庄北茔, 洼子庄西茔, 鲁家庄北茔三分谱系. 本谱世系始自16世. 后附清光绪29(1903)续修老谱, 含一世至20世. 始迁祖 : (明初) 张在勋,字翰卿,号鼎铭. 自河北枣强,南皮诸县迁居淄川仙人乡张家庄(即今洼子庄). 回迁鲁家庄之祖(7世) : 张有才,字若虚,号云谷. 四世祖有居新城者,又自新城迁居长山. 至有才公复回原籍择地鲁家庄居住. 有才公下四子 : 张金 ; 张玉 ; 张珍 ; 张锡. 为四支祖. 子孙析置史家村, 田家村, 河东村 ; 江苏上海, 徐州 ; 河南渑池 ; 辽宁等地. 长山支祖(7世) : 张进才. 有才公之弟. 留居邹平长山孙家庄. 子孙析置周村, 张店范家庄等地. 隶属洼子庄北茔. 世辈字(19世起) : 世笃允贞善庆书同 谦慎广益瑞兆升恒 上延儒泽用佩嘉铭 恪遵彝训光显于廷. 散居地 : 山东省淄川县, 邹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编目. 版心题 : 淄川鲁家张氏世谱. 注 : 清光绪29(1903)续修老谱谱名 : 淄川县仙人乡张氏世谱--亲睦堂.
浏览:0
3.张氏宗谱, 3, 卷3: 世传 𡩬公三子 35世玿公起 通派志 各支原派 派语 名目, 193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民国26[1937]重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一世祖 : (汉) 张良,字子房,封留侯,谥文成侯. 平公之子. 下二子: 张辟疆 ; 张不疑. 江右宗祖(34世) : (唐) 张𡩬,字康叔,行方十,别号青牛涧主. 朴公(字实甫,行良四)次子. 居武宁紫鹿三溪. 𡩬公下六子(35世) : (唐) 张琼,字大道,行正三 ; 张𤥢,字大济,行正五 ; 张玿,字大伦,行正十二 ; 张瑗,字大仁,行正十四 ; 张璇,字大兴,行正十七 ; 张瓘,字大怀,行正十九. 玿公下派祖(54世) : (宋) 张宝二,字仲杰 ; 张万二,字源远(自江右渡皖,居太湖). 皆为千七公(字雄达)之子. 万二公下罗田始迁祖(59世) : (元明之际) 张省五,字盛阳. 下有二子: 张均祥,字国祯 ; 张均用,字国祚. 宝二公下罗田始迁祖(67世) : (明) 张天忠,字荩臣,号永育. 瑞荣公次子. 自江西瑞昌徙罗邑东安河. 生二子: 张元学,讳禄,字笃卿 ; 张元机(止). 元学公下房祖(69世) : (明清之际) 张宇祯,原名国祯(长房,下二子: 张应兆 ; 张应干) ; 张宇祥,原名国祥(二房,下三子: 张洪宪 ; 张洪仁 ; 张洪道). 派语 : 敬宗敦本 学成显名 文英华国 厚福昌荣. 注 : 各支原派语繁杂, 详阅第三卷影像68-69页.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张氏宗谱, 2, 卷首, 老谱原序 各修谱序 纂修名目 目录 世派 历代源流世系: 挥公起 等, 193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百忍堂, 民国25[1936]年八修. 存25册: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张挥. 迁蕲始祖: (宋) 张宽. 携子伯四公由长沙迁蕲, 世居永福乡. 挥公107世孙. 宽公下一子(1世): (宋) 张伯四. 伯四公派下支祖(5世): (明) 张德广,讳文一 ; 张德达(生子三: 张汉鼎 ; 张汉英 ; 张汉祚(迁贵州)). 此谱为德广公后裔世系. 德广公下五子(6世): (明) 张汉臣 ; 张汉琏(传数世后无记事) ; 张汉景,讳良五 ; 张汉冕 ; 张汉辅. 汉臣公下五子(7世): (明) 张谕 ; 张讯 ; 张赞 ; 张访 ; 张谧 ; 张详. 汉景公下支祖(7世): (明) 张䚸 ; 张谟(传数世后无记事) ; 张訷. 汉冕公下四子(7世): (明) 张谆 ; 张训 ; 张论 ; 张谊. 汉辅公下二子(7世): (明) 张谈 ; 张志. 世派: 世泽辉宏培植深 仁天丕裕福恒兴 时逢国泰经猷远 硕彦蕃昌耀祖庭 谟烈显承惟积善 忠厚传基亿万春. 注: 此谱历代源流世系, 纂修名目, 目录等内容在第1, 2册重复. 注: 此谱缺卷5. 散居地: 湖北省蕲春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鲁潍寒亭张氏族谱, 1, 照片 谱序 渊源 历代谱系 生平事蹟 迁台图谱, 1700-2007
原书: [台湾 : 编者], 民国96[2007].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编者 : 张一民,又名张以法. 始祖 : (明) 张兴. 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徙居山东,居莱州府掖邑(今莱州市). 寒亭一世祖 : (明末) 张所涵. 兴公9世孙. 由掖邑迁徙潍县,定居寒亭镇. 派祖(6世) : 张格 ; 张恒. 皆为福花公之子. 格公下支祖(11世) : 张鸿鸣 ; 张雁鸣 ; 张鸾鸣 ; 张鹿鸣 ; 张鹏鸣. 恒公下支祖(10世) : 张澎 ; 张源 ; 张泾 ; 张汶 ; 张洵 ; 张溥 ; 张潼 ; 张沼 ; 张瀛 ; 张湘 ; 张泮. 迁台祖 : 张以法,字一民(居台北板桥) ; 张以成,字琴初(居高雄). 昭穆(12世起) : 以铁家昱亮 景兆祚恒昌 积德振祖业 承启复兴堂. 散居地 : 山东省潍县;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淄川鲁家庄张氏世谱 [不分卷], 1923-201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鲁家村张氏续谱委员会, 2013年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集合罗村镇洼子庄北茔, 洼子庄西茔, 鲁家庄北茔三分谱系. 本谱世系始自16世. 后附清光绪29(1903)续修老谱, 含一世至20世. 始迁祖 : (明初) 张在勋,字翰卿,号鼎铭. 自河北枣强,南皮诸县迁居淄川仙人乡张家庄(即今洼子庄). 回迁鲁家庄之祖(7世) : 张有才,字若虚,号云谷. 四世祖有居新城者,又自新城迁居长山. 至有才公复回原籍择地鲁家庄居住. 有才公下四子 : 张金 ; 张玉 ; 张珍 ; 张锡. 为四支祖. 子孙析置史家村, 田家村, 河东村 ; 江苏上海, 徐州 ; 河南渑池 ; 辽宁等地. 长山支祖(7世) : 张进才. 有才公之弟. 留居邹平长山孙家庄. 子孙析置周村, 张店范家庄等地. 隶属洼子庄北茔. 世辈字(19世起) : 世笃允贞善庆书同 谦慎广益瑞兆升恒 上延儒泽用佩嘉铭 恪遵彝训光显于廷. 散居地 : 山东省淄川县, 邹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编目. 版心题 : 淄川鲁家张氏世谱. 注 : 清光绪29(1903)续修老谱谱名 : 淄川县仙人乡张氏世谱--亲睦堂.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