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张举

张举

始迁祖 : (宋) 张举,字子厚.
张举简介资料
子厚
张举相关文献
察举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这几个阶段。先秦时期中国的世族在社会上有重要地位,几乎全部官位的重职、要职都有世族成员担任,虽然这一时期也有所谓乡兴贤能制的选举,但这只是选拔伍长、乡吏等小官,如孔子之仕“委吏乘田”,皆为小吏。在这种制度下,只有王公、世族子弟才能世代为官。从西汉开始建立完善察举制来作用主要的仕方法,征辟制作为察举制的补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拔制度,比汉代多了一条以推荐考核为选官途径的九品中正制,它是在对东汉察举制的反思与改进的基础上创设的。察举制的建立汉代察举制来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首领的民主选举。中国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是氏族和部落的首领由民主选举产生,这种“选贤与能”的民主遗风是后世选举制度产生发展的源泉,它给两汉察举制以重大影响。殷商统治者在理政治民上不得人心使得周初统治者清醒地认识到“小人难保”(出自《康诰》...
查看全文
张举
生平张举本为泰山太守。中平四年(187年),张纯因不获张温重用而心生不愤,与张举及乌桓丘力居等人叛乱。张举与张纯领军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聚众至十余万人,屯兵肥如,掠夺幽州、冀州。张举自称天子。中平五年(188年),朝廷派遣中郎将孟益率领骑都尉公孙瓒讨伐张纯等人,公孙瓒与张纯战于石门,初时公孙瓒大胜,但公孙瓒过于深入,后援无以为继,反为丘力居等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公孙瓒粮尽,士兵溃散。中平六年(189年),幽州州牧刘虞悬红张纯等人。丘力居因为刘虞之名投降,张举出奔塞外,自此下落不明。《三国演义》中加插张举知道张纯被杀后自缢一幕。参考资料《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资治通鉴·汉纪五十》《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一》《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查看全文
元举
先祖景穆皇帝拓跋晃玄孙,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南安惠王拓跋桢曾孙,镇西大将军、都督东秦邠夏三州诸军事、西戎校尉、统万突镇都大将、邠州刺史、章武烈王元彬之孙。生平元举年九岁时,父母前后去世,年青时为青州骑兵参军事。伯父章武王元融还都,元举转员外侍郎。孝昌三年(527年)三月廿七日在京师洛阳澄海乡绥武里去世,时年二十五岁。武泰元年(528年)二月廿一日己酉葬在邙山倍帝之陵。家庭父元竫,字安兴,为宁远将军、青州刺史。母冯氏,昌黎王冯熙女,南平王冯诞妹。妻勃海高氏,父高聿,为黄门郎、武卫将军、夏州刺史、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母即元竫姑。传记资料《大魏故员外散骑侍郎元君墓志铭》
查看全文
张元举
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懋贤,号五湖。陈道复外孙,诸生。工书法,师文徽明,端逸有体。擅画,承道复家传,能得其技法。画花鸟颇见神韵,山水亦佳。
查看全文
瞽言妄举
瞽言妄举瞽言妄举瞽言妄举的意思瞽言妄举是什么意思瞽言妄举什么意思瞽言妄举的近义词瞽言妄举的反义词瞽言妄举的拼音【成语意思】:随便乱说,轻率行动。《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用法分析】:瞽言妄举作宾语、定语;指人轻率。【成语来源】:《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使用程度】:生僻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gǔyánwàngjǔ【成语声母】:GYWJ【近似成语】:举足轻重: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举直错枉: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甘肃条城大户张族谱 : 第四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印(郑州市方志印务公司). 全1册(约1360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本谱为 "白银市地方志地情丛书" 之一部. 始祖 : (明) 张整 ; 偕弟张保. 原籍安徽凤阳. 洪武间随肃庄王戎边就甘. 三迁至榆中条城东滩. 派祖(4世) : 张秀 ; 张举 ; 张学. 秀, 举二公为宣公之子. 学公为清公之子. 秀公派下房祖(6世) : 张登云 ; 张登雾 ; 张登科 ; 张登第 ; 张登时. 学公派下房祖(6世) : 张登临 ; 张登成 ; 张登州. 举公派下房祖(6世) : 张登宁. 为应禄公之子. 散居地 : 甘肃省榆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张氏族谱.
浏览:0
张氏宗谱 [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16[1927](黄圣甫梓).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饶州远祖 : (宋) 张士昌. 鄱阳祖 : (宋) 张朝杰. 始祖(一世) : (明) 张受一,字一枝. 由鄱阳因避乱渡江抵太湖,暂寄百罗坵,复徙七里山. 派祖(5世) : 张伯琳. 房祖(6世) : 张永瓒 ; 张永乡 ; 张永济. 皆为伯琳公之子. 瓒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举 ; 张玉学. 乡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祚 ; 张玉枢. 济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德. 字派 : 受应友景伯 永志彦金良 玉正时荣维 发达盛称扬 继世增贤俊 传家重典常 诗书绵甲第 选取耀朝堂.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16[1927](黄圣甫梓).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饶州远祖 : (宋) 张士昌. 鄱阳祖 : (宋) 张朝杰. 始祖(一世) : (明) 张受一,字一枝. 由鄱阳因避乱渡江抵太湖,暂寄百罗坵,复徙七里山. 派祖(5世) : 张伯琳. 房祖(6世) : 张永瓒 ; 张永乡 ; 张永济. 皆为伯琳公之子. 瓒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举 ; 张玉学. 乡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祚 ; 张玉枢. 济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德. 字派 : 受应友景伯 永志彦金良 玉正时荣维 发达盛称扬 继世增贤俊 传家重典常 诗书绵甲第 选取耀朝堂.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16[1927](黄圣甫梓).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饶州远祖 : (宋) 张士昌. 鄱阳祖 : (宋) 张朝杰. 始祖(一世) : (明) 张受一,字一枝. 由鄱阳因避乱渡江抵太湖,暂寄百罗坵,复徙七里山. 派祖(5世) : 张伯琳. 房祖(6世) : 张永瓒 ; 张永乡 ; 张永济. 皆为伯琳公之子. 瓒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举 ; 张玉学. 乡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祚 ; 张玉枢. 济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德. 字派 : 受应友景伯 永志彦金良 玉正时荣维 发达盛称扬 继世增贤俊 传家重典常 诗书绵甲第 选取耀朝堂.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 [4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永盛堂, 民国16[1927](黄圣甫梓).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饶州远祖 : (宋) 张士昌. 鄱阳祖 : (宋) 张朝杰. 始祖(一世) : (明) 张受一,字一枝. 由鄱阳因避乱渡江抵太湖,暂寄百罗坵,复徙七里山. 派祖(5世) : 张伯琳. 房祖(6世) : 张永瓒 ; 张永乡 ; 张永济. 皆为伯琳公之子. 瓒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举 ; 张玉学. 乡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祚 ; 张玉枢. 济房下支祖(11世) : 张玉德. 字派 : 受应友景伯 永志彦金良 玉正时荣维 发达盛称扬 继世增贤俊 传家重典常 诗书绵甲第 选取耀朝堂. 散居地 : 安徽省太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谱系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藏, 清光绪26[1900]重镌. 存4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存卷1, 卷2下, 卷3下, 及后卷. 其余卷数全缺. 远祖 : 张坦. 世籍直隷枣强县之杓山村. 始祖(一世) : (元) 张(扌来). 迁山东新城县之楼子庄,称杓山公. 派祖(2世) : 张士中,称尚德公. 下分二支. 二大支祖(3世) : 张仲安,称披阳公(居高苑,为北支祖) ; 张仲温,原名浩继,称楼村公(居楼村,为南支祖). 仲安公下三房(5世) : 张鹏飞(下有一支) ; 张仕恭(下有二支) ; 张仕举(下有六支). 皆为从礼公之子. 仲温公下五房(4世) : 张英(老一支) ; 张雄(老二支) ; 张能(老三支) ; 张杰(老四支,下又分八支) ; 张余(老五支). 注 : 新城县,乃今之桓台县. 散居地 : 山东省桓台县, 高苑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楼村披阳张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