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廖德源

廖德源

兴宁始祖 : (明) 廖德源.
廖德源简介资料
元明之际
明永乐三年
廖德源相关文献
【廖氏网新闻】兴建广东兴宁廖氏始祖德源公纪念堂捐款喜报
【廖氏网新闻】兴建广东兴宁廖氏始祖德源公纪念堂捐款喜报,2014年1月22日,兴宁市廖氏宗亲代表67人,在会所召开了关于兴宁廖氏始祖
查看全文
潮汕文化―地名源故―廖厝围
潮汕文化―地名源故―廖厝围,   潮州的廖厝围,本来叫饶厝围,是明朝澄州通判饶金居住的地方。   饶金是大埔
查看全文
探源炎陵廖氏
探源炎陵廖氏,湖南炎陵县廖氏探源                               
查看全文
中华廖氏崇德公
廖崇德: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唐贞观十四年(640)明经及第,先任虔化(今江西宁都)县令,后擢升为宣州刺史。虔化任满时士庶挽留,又钟情于虔化的山川灵秀、田腴物丰、民风淳朴,遂举家从浙江松阳顺义乡诚信里徙居虔化。崇德公是叔安公第七十九世孙,江西省虔化(宁都)县令,他在中华廖氏发展史中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后裔在当前全世界廖氏总人数中占50%以上,约有3—400万人。在众多的后裔中,因承袭先祖的职务官名而分为武威、清河、太原三郡。廖崇德是现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区大多数廖氏宗族的先祖。崇德生三子1兰芝2兰阶3兰得80世祖——1兰芝2兰阶3兰得81世祖——1光尧2光禄3光景——光尧,兰芝公长子,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曾任兵部侍郎;光禄,兰芝公次子,唐中崇景龙相未年(707)进士,曾任汀州剌史;光景,兰芝公第三子,翰林学士,曾任宣州剌史。廖氏家族进入历...
查看全文
廖氏崇德公祠
江西省宁都县中华廖氏崇德公祠吾祖崇德公本乃浙江松阳人氏。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中进士,授虔化(今江西宁都)县令,后耀升宣州剌史。因钟情于虔化的秀丽山川,田腴产裕,淳朴民风,应虔化百姓之邀,任满遂举家由浙江松阳县顺义乡诚信里徙居虔化。于是,宁都便成了廖氏崇德家族最早的发祥之地。崇德公是叔安公第七十九世孙,江西省虔化(宁都)县令。崇德公生三子:兰阶、兰芝、兰得,袭封武威,清河、太原三郡郡公。崇德公在中华廖氏发展史中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后裔在当前全世界廖氏总人数中占50%以上,约有3—400万人。在众多的后裔中,因承袭先祖的职务官名而分为武威、清河、太原三郡。廖崇德是现在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区大多数廖氏宗族的先祖。据家谱旧载,大约在唐末中和年间,崇德公在虔化本邑的六世孙昌岐、昌复、昌盛、昌信四兄弟(礼部、工部、兵部、户部四...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彻源邹氏支谱德泳公位下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8年四修. 1册(225页).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邹贤文,名从周 ; 邹景萱,名力泉. 彻源始祖(8世) : (明) 邹守益,字谦之,号东廓. 始迁江西安福北乡澈源(今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 派祖(10世) : 邹德泳,字汝圣,号泸水. 支祖(16世) : 邹添奎,字映斗(燕翼堂,翕顺堂之祖) ; 邹添福,字集臻(吉善堂之祖). 子孙居萝卜塘村等地. 添奎公下三子(17世) : 邹玉振,字泳选 ; 邹台辉,字颐选 ; 邹玉柱,字殿选. 添福公生一子(17世) : 邹玉辉,字乖选. 辈名排行(8世起)似为 : 守美德明道 旦寿绳添玉 兆允兆学家 龄邦 散居地 : 江西省安福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建德葛源汪氏宗谱 [7卷,及卷首末]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 清同治11[1872]续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鲁颖川祖(1世):(春秋) 姬汪.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握手三日乃开,左有水文,右有王文,合成汪字,遂以为名. 敦敏植功于鲁,拜上大夫. 食采颖川封汪侯,后裔遂以汪为姓. 平阳始祖(3世):(周) 汪诵,字元通,又云志道. 以父名别姓汪氏. 为周都司马,居平阳称平阳郡. 生三子 : 汪越 ; 汪铨 ; 汪锜. 江南始祖(31世):(东汉) 汪文和,字君睦. 建安年间与兄勗南渡,孙策表授会稽令,是为江南始祖. 生二子 : 汪轸,字公真 ; 汪超绍. 会稽遂安歙州派祖(33世):(三国) 汪彻,字子明. 轸公长子. 仕吴累功至湘东太守,封新都侯,食邑黎阳. 生三子 : 汪授,字元德(任陈留太守) ; 汪守(居湘东) ; 汪谦(任豫章丞,遂居豫章). 江南中兴祖(41世):(南北朝) 汪皓(居新安徽州, 生一子: 汪睦) ; 汪泰,字亨之(居新安徽州,生五子: 汪然 ; 汪勋明 ; 汪杰 ; 汪默 ; 汪仁) ; 汪志,字季道(居葛塘,生五子: 汪兴 ; 汪起 ; 汪銮 ; 汪仪 ; 汪崇) ; 汪孺,字季孺(居临溪,生二子: 汪君卿 ; 汪君护) ; 汪霸,字季武(居歙县长乐乡,生三子: 汪滕 ; 汪凭 ; 汪陵). 皆为叔举公之子. 泰公下派祖(42世):(南北朝) 汪勋明,字智叔. 陈武帝永定三年为会稽令,历仕以功封载国公. 生二子 : 汪僧莹,字伯叔 ; 汪僧湛,字天卿. 载国公下派祖(44世):(隋唐之际) 汪世华,今称汪洋公,字英发,后改名国辅(隋唐之际割据六州势力,后奉表归唐,封越国公) ; 汪世英 ; 汪世荣 ; 汪铁师 ; 汪铁佛,字懋族. 铁师, 铁佛为僧湛公之子, 余皆为僧莹公之子. 建德葛源派祖(44世):汪铁师, 与弟铁佛佐兄世华保障六州. 唐兴奉表纳土,俱授歙州总管府长史宣池二郡开国公. 铁师公由歙县长乐迁建德陈坦, 生二子 : 汪伯承 ; 汪伯纯. 池州贵池祖(45世):(唐) 汪伯承. 由建德再迁贵池和坑. 生一子 : 汪处静. 千三公下派祖(71世):汪庆四(迁江西浮梁) ; 汪庆五. 皆为铁师公之裔. 白菓冲派祖(73世):汪启. 庆四公孙. 生一子 : 汪德裕. 陈坦派祖(73世):汪贵五,讳广二,字宏芳. 庆五公孙. 生二子 : 汪齐一,字亨之 ; 汪敬一,字明五(迁江西饶州府乐平县). 葛源始迁祖(73世):汪贵三. 庆五公孙. 生一子 : 汪敬二. 贵邑卓村派祖(73世):汪贵二. 庆五公孙. 生一子 : 汪敬三. 东叅杨家山派祖(75世):汪明三. 敬一公子. 由乐平复迁东叅. 生一子 : 汪琰,字子贵. 叶田派祖(76世):(明) 汪永镇 ; 汪永钰,字福润 ; 汪永鉴 ; 汪永铎. 皆为道祥公之子, 贵三公曾孙. 贵二公下派祖(76世):汪永昭(迁贵邑卓村) ; 汪永兰 ; 汪永金 ; 汪永嵩. 皆为庆五公裔孙. 旧谱派行:格致诚正 修齐治平 新修派行:前光克迪 奕叶滋荣 散居地:安徽省至德县, 池州市贵池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葛源汪氏宗谱 卷端题 : 平阳汪氏宗谱.
浏览:0
建德葛源汪氏宗谱 [7卷,及卷首末]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 清同治11[1872]续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鲁颖川祖(1世):(春秋) 姬汪.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握手三日乃开,左有水文,右有王文,合成汪字,遂以为名. 敦敏植功于鲁,拜上大夫. 食采颖川封汪侯,后裔遂以汪为姓. 平阳始祖(3世):(周) 汪诵,字元通,又云志道. 以父名别姓汪氏. 为周都司马,居平阳称平阳郡. 生三子 : 汪越 ; 汪铨 ; 汪锜. 江南始祖(31世):(东汉) 汪文和,字君睦. 建安年间与兄勗南渡,孙策表授会稽令,是为江南始祖. 生二子 : 汪轸,字公真 ; 汪超绍. 会稽遂安歙州派祖(33世):(三国) 汪彻,字子明. 轸公长子. 仕吴累功至湘东太守,封新都侯,食邑黎阳. 生三子 : 汪授,字元德(任陈留太守) ; 汪守(居湘东) ; 汪谦(任豫章丞,遂居豫章). 江南中兴祖(41世):(南北朝) 汪皓(居新安徽州, 生一子: 汪睦) ; 汪泰,字亨之(居新安徽州,生五子: 汪然 ; 汪勋明 ; 汪杰 ; 汪默 ; 汪仁) ; 汪志,字季道(居葛塘,生五子: 汪兴 ; 汪起 ; 汪銮 ; 汪仪 ; 汪崇) ; 汪孺,字季孺(居临溪,生二子: 汪君卿 ; 汪君护) ; 汪霸,字季武(居歙县长乐乡,生三子: 汪滕 ; 汪凭 ; 汪陵). 皆为叔举公之子. 泰公下派祖(42世):(南北朝) 汪勋明,字智叔. 陈武帝永定三年为会稽令,历仕以功封载国公. 生二子 : 汪僧莹,字伯叔 ; 汪僧湛,字天卿. 载国公下派祖(44世):(隋唐之际) 汪世华,今称汪洋公,字英发,后改名国辅(隋唐之际割据六州势力,后奉表归唐,封越国公) ; 汪世英 ; 汪世荣 ; 汪铁师 ; 汪铁佛,字懋族. 铁师, 铁佛为僧湛公之子, 余皆为僧莹公之子. 建德葛源派祖(44世):汪铁师, 与弟铁佛佐兄世华保障六州. 唐兴奉表纳土,俱授歙州总管府长史宣池二郡开国公. 铁师公由歙县长乐迁建德陈坦, 生二子 : 汪伯承 ; 汪伯纯. 池州贵池祖(45世):(唐) 汪伯承. 由建德再迁贵池和坑. 生一子 : 汪处静. 千三公下派祖(71世):汪庆四(迁江西浮梁) ; 汪庆五. 皆为铁师公之裔. 白菓冲派祖(73世):汪启. 庆四公孙. 生一子 : 汪德裕. 陈坦派祖(73世):汪贵五,讳广二,字宏芳. 庆五公孙. 生二子 : 汪齐一,字亨之 ; 汪敬一,字明五(迁江西饶州府乐平县). 葛源始迁祖(73世):汪贵三. 庆五公孙. 生一子 : 汪敬二. 贵邑卓村派祖(73世):汪贵二. 庆五公孙. 生一子 : 汪敬三. 东叅杨家山派祖(75世):汪明三. 敬一公子. 由乐平复迁东叅. 生一子 : 汪琰,字子贵. 叶田派祖(76世):(明) 汪永镇 ; 汪永钰,字福润 ; 汪永鉴 ; 汪永铎. 皆为道祥公之子, 贵三公曾孙. 贵二公下派祖(76世):汪永昭(迁贵邑卓村) ; 汪永兰 ; 汪永金 ; 汪永嵩. 皆为庆五公裔孙. 旧谱派行:格致诚正 修齐治平 新修派行:前光克迪 奕叶滋荣 散居地:安徽省至德县, 池州市贵池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葛源汪氏宗谱 卷端题 : 平阳汪氏宗谱.
浏览:0
建德葛源汪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 清同治11[1872]续修. 8册 : 插图, 世系表. 鲁颖川祖(1世):(春秋) 姬汪. 鲁成公黑肱次子. 生时握手三日乃开,左有水文,右有王文,合成汪字,遂以为名. 敦敏植功于鲁,拜上大夫. 食采颖川封汪侯,后裔遂以汪为姓. 平阳始祖(3世):(周) 汪诵,字符通,又云志道. 以父名别姓汪氏. 为周都司马,居平阳称平阳郡. 生三子 : 汪越 ; 汪铨 ; 汪锜. 江南始祖(31世):(东汉) 汪文和,字君睦. 建安年间与兄勗南渡,孙策表授会稽令,是为江南始祖. 生二子 : 汪轸,字公真 ; 汪超绍. 会稽遂安歙州派祖(33世):(三国) 汪彻,字子明. 轸公长子. 仕吴累功至湘东太守,封新都侯,食邑黎阳. 生三子 : 汪授,字符德(任陈留太守) ; 汪守(居湘东) ; 汪谦(任豫章丞,遂居豫章). 江南中兴祖(41世):(南北朝) 汪皓(居新安徽州, 生一子: 汪睦) ; 汪泰,字亨之(居新安徽州,生五子: 汪然 ; 汪勋明 ; 汪杰 ; 汪默 ; 汪仁) ; 汪志,字季道(居葛塘,生五子: 汪兴 ; 汪起 ; 汪銮 ; 汪仪 ; 汪崇) ; 汪孺,字季孺(居临溪,生二子: 汪君卿 ; 汪君护) ; 汪霸,字季武(居歙县长乐乡,生三子: 汪滕 ; 汪凭 ; 汪陵). 皆为叔举公之子. 泰公下派祖(42世):(南北朝) 汪勋明,字智叔. 陈武帝永定三年为会稽令,历仕以功封载国公. 生二子 : 汪僧莹,字伯叔 ; 汪僧湛,字天卿. 载国公下派祖(44世):(隋唐之际) 汪世华,今称汪洋公,字英发,后改名国辅(隋唐之际割据六州势力,后奉表归唐,封越国公) ; 汪世英 ; 汪世荣 ; 汪铁师 ; 汪铁佛,字懋族. 铁师, 铁佛为僧湛公之子, 余皆为僧莹公之子. 建德葛源派祖(44世):汪铁师, 与弟铁佛佐兄世华保障六州. 唐兴奉表纳土,俱授歙州总管府长史宣池二郡开国公. 铁师公由歙县长乐迁建德陈坦, 生二子 : 汪伯承 ; 汪伯纯. 池州贵池祖(45世):(唐) 汪伯承. 由建德再迁贵池和坑. 生一子 : 汪处静. 千三公下派祖(71世):汪庆四(迁江西浮梁) ; 汪庆五. 皆为铁师公之裔. 白菓冲派祖(73世):汪启. 庆四公孙. 生一子 : 汪德裕. 陈坦派祖(73世):汪贵五,讳广二,字宏芳. 庆五公孙. 生二子 : 汪齐一,字亨之 ; 汪敬一,字明五(迁江西饶州府乐平县). 葛源始迁祖(73世):汪贵三. 庆五公孙. 生一子 : 汪敬二. 贵邑卓村派祖(73世):汪贵二. 庆五公孙. 生一子 : 汪敬三. 东叅杨家山派祖(75世):汪明三. 敬一公子. 由乐平复迁东叅. 生一子 : 汪琰,字子贵. 叶田派祖(76世):(明) 汪永镇 ; 汪永钰,字福润 ; 汪永鉴 ; 汪永铎. 皆为道祥公之子, 贵三公曾孙. 贵二公下派祖(76世):汪永昭(迁贵邑卓村) ; 汪永兰 ; 汪永金 ; 汪永嵩. 皆为庆五公裔孙. 旧谱派行:格致诚正 修齐治平 新修派行:前光克迪 奕叶滋荣 散居地:安徽省至德县, 池州市贵池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葛源汪氏宗谱 卷端题 : 平阳汪氏宗谱.
浏览:100
全州李氏德源君派谱
首尔特别市江东区千户1洞29-19,李德在,1984年发行 始祖李翰的子孙录, 655-1984
浏览:0
全州李氏德源君派谱
首尔特别市江东区千户1洞29-19,李德在,1984年发行 始祖李翰的子孙录, 655-1984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