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洪下四大房祖 : (明) 崔廷鏞,字九成,號梅林 ; 崔廷鑑,字至明,號靜溪 ; 崔廷鎮,原諱顴,字國華 ; 崔廷鎧,字定邦,號逸溪.
崔廷鎮相关文献
中华崔氏欢庆找到崔邑故址(作者崔麦来)
中华崔氏欢庆找到崔邑故址(作者崔麦来),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代表为崔邑故址纪念碑揭碑金秋的齐鲁大地,高粱火红,硕果飘香,一派
崔子城崔八村
崔子城崔八村,崔子城,汉时为朝阳县崔氏城,即今邹平县魏桥镇崔八村。另据《齐东县志》历史沿革图表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崔廷槐
崔廷槐(1499~1560),字公桃,号楼溪,明莱州平度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初任山西阳曲县知县。阳曲是山西省和太原府的首县,住着省、府两级的文武大员。崔廷槐以区区七品县令敢于拒不供应二品武官山西都指挥使马某的非法差派,触忤了上司,被降到偏远的陕西神木县去做典史。数年之后,才又调任直隶束鹿知县。有一年,滹沱河大水决口,护城堤坝面临冲决之险,城内人心惶惶。崔廷槐亲自冒雨督率民众加固堤坝,堵塞漏洞,几昼夜不合眼,终于战胜洪水,保住了县城。洪水退后,又亲勘地形,督领民工开挖沟渠,使河水畅泄,从而解除了滹沱河对束鹿城的威胁。以后,升任四川提学按察司佥事,管理四川省的学政。以居官清正和长于才学著称。他参加了嘉靖年间所修《四川总志》的编纂工作,并负责文字的最后审定,还为“总志”写了序文。从序文中可以看出他对做学问态度非常谦逊。再后,又管理过四川省的水利和驿传。有一年,他奉命解领八万余两库银送...
埭溪鎮
历史埭溪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原吴兴五大古镇之一,建镇距今已逾千年,数代文人墨客曾在境内留有诗句墨迹。春秋时期,古称“上强里”;宋太平兴国三年(983年)建镇,名“施渚”;明朝始称“埭溪”。行政区划埭溪镇下辖4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2005年)。镇政府驻地位于埭溪镇上强路22号。居委会:人民路居委会、直街居委会、茅坞街居委会、上强居委会。行政村:上强村、茅坞村、官泽村、小羊山村、东红村、联山村、月映桥村、莫家栅村、红旗村、乔溪村、贯边村、山背村、庄上村、大冲村、太平桥村、盛家坞村、五石坞村、山宕村、余山村。旅游境内名胜众多,如祗国寺、鸵鸟观光园、风车口水库、凤凰山仙人洞、乔盘山自然风景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并毗邻中国四大避署胜地之一的莫干山。交通104国道、宣杭铁路、杭宁高速公路等均过境埭溪。
崔氏始祖——崔升
崔升,“原籍青州府(今山东省)乐安县”。“洪武九年谪戍肃州入籍,娶妻王氏,生一子逵”(见《家谱》)。从中看出,崔升本人因过失被贬到了边关肃州。明、清军政职官因过失被降职流放边远郡州的,史书中屡见不鲜。可以断定,崔升被贬前在青州成任职的地方,官职至少在千户长之上。崔升居住地和后代散居地崔升娶妻生子,住在酒泉西洞滚坝村崔家庄。崔家二世至五世均系单传,到六世纪兄弟三人。长房崔廷威生六子;二房崔廷武生二子;三房崔廷振生九子。依此可知,文殊乡塔尔湾村崔家南庄、金佛寺镇红寺村崔家庄和上二截村崔家上庄、总寨镇西店村崔家庄居住的崔氏后代均系崔门六世以后的子孙。他们居住的地点均与当时的军事要地塔尔湾堡、三奇堡(乱古堆堡)、总寨堡(永定堡)、金佛寺堡、红寺堡不无关系。明弘治年间(1496年),在肃州境内加固的十大军事要塞是嘉峪关堡、新地堡、下古城堡、临水堡、三奇堡、总寨堡、清水堡、下河清堡、金佛寺堡、塔尔湾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