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木公下四大派祖 : 孙大荣 ; 孙大美,讳白 ; 孙大有,讳麟 ; 孙大经,字肫庵 (生五子).
孙大荣相关文献
桓荣玄孙桓彬
桓荣玄孙桓彬,桓彬(133-178),字彦林,沛郡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桓荣玄孙,桓
大臣太常桓荣
大臣太常桓荣,桓荣(生卒年不详),字春卿。沛郡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汉初年名儒、大臣
大祚荣
生平根据《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姓“大”氏,粟末靺鞨部(满洲先祖)人,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之子。曾依附于高句丽,高句丽被新罗联合中国唐朝所灭后脱离高句丽,创立渤海国(震国)。高句丽灭亡后,粟末靺鞨大祚荣在696年从营州东徙东牟山,拥兵自立,并于698年割据其地自封为王,建震国,自立为振国王,遣使通于突厥。705年接受唐朝招安,向唐朝称臣,实现了和解。713年正式得到唐朝册封,成为渤海郡王,同时兼领“忽汗州都督府”都督的职务。大祚荣建国后极力保持外交上的和平:除了向唐朝称臣修好之外,也尽力保持与突厥、契丹、新罗和日本的友好关系。由于渤海国位处强国之间,所以成为了除日本以外的四个政权之间的缓冲区。正是由于大祚荣的睦邻政策才使渤海国得以在初唐之时保持独立。719年病逝,其王位由儿子大武艺武王继位,谥号为高王。大祚荣的种族关于大祚荣的种族,《旧唐书》记载大祚荣是“高丽别种”,《新唐书》认为渤
荣禄大夫
参考文献《简明中国历代官制词典》1990年4月第1版
刘大荣
参考文献刘宁颜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台北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