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吴良智

吴良智

支祖(39世) : (清) 吴良智,字卓斋,号永奠.
吴良智简介资料
卓斋
吴良智相关文献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良辅?原因是什么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良辅?原因是什么,康熙怒斩吴良辅,真的是因为他与自己生母有着特殊的关系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
查看全文
安徽省-滁州-定远吴良
吴良(1323年-1381年),初名国兴,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明初名将。吴良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为帐前先锋,累功至指挥使,镇守江阴。他在江阴十年,抵御张士诚,成为朱元璋的东南屏障,使其无东顾之忧。洪武三年(1370年),吴良担任都督同知,封江阴侯。洪武五年(1372年),又辅佐征南将军邓愈征讨广西蛮族,平定粤西地区。洪武十二年(1379年),吴良奉旨督建齐王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病逝于青州,追封江国公,谥襄烈。早期事迹吴良生性雄伟刚直,与弟弟吴祯以勇略闻名。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吴良投奔朱元璋,担任帐前先锋,又能潜水进行侦探。此后数年,吴良随朱元璋夺取滁州、和州(今安徽和县)、采石(位于安徽马鞍山市西南)、太平(今安徽当涂)、溧水、溧阳、集庆(今江苏南京),累立战功,又随徐达攻克镇江、常州,守卫丹阳。镇守江阴1357年(至正十七年),吴良夺取秦望山,攻克江阴。朱元璋便任命吴良...
查看全文
吴良辅
简介顺治十一年(1654年)建议仿造明朝内官廿四衙门之例,设立十三衙门。顺治十五年(1659年)三月初七,发生宦官收官员贿赂的案件,吴良辅牵涉其中,按十三衙门铁牌敕谕应“即行凌迟处死”,但顺治帝袒护,而未依照他自己所订禁宦官干政的谕令处罚,“若俱按迹穷究,犯罪株连者甚多。姑从宽,一概免究。”大学士陈之遴、陈维新、吴维华等人,则被流放到奉天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或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大学士陈之遴是因为之前屡犯重典,原就被赦免徒往盛京,此为再犯。但此事并没公布告发之人,亦无公布审理过程,唯一可知的是内大臣巴图鲁公鳌拜审理最早被点名的广东雷州道王秉干,因雷州道偏僻,想撤回另选故贿赂吴良辅,委其在皇帝前美言,后判斩立决,改著免死,籍没、鞭一百、发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顺治十八年正月二日,顺治帝出家未遂,把吴良辅送到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剃发为僧,顺治帝并于过世前五日亲自到悯忠...
查看全文
吴良
生平吴良早年与弟吴祯一同跟从朱元璋起兵濠梁。吴良善于水战,并时常进行侦查活动。其接连攻下太平,溧水、溧阳、集庆。后跟随徐达攻下镇江、常州、丹阳。与赵继祖攻下江阴,并进行守卫。当时张士诚占据吴地,兵马粮足,因为江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朱元璋告诫吴良,“江阴为东南屏障,你一定要约束士兵,不要外交、不要接纳流亡者、不要贪小利、不要争锋,只要保境安民就可以了”。吴良听命,并修筑防御设施,后张士诚大举进攻,吴良妥善布兵,大败张士诚。当时朱元璋在楚地和陈友谅交战,金陵则非常空虚。然而张士诚却不敢北上进攻,是因为吴良在江阴的牢固屏障部署。吴良性情平和节俭,对声色利好没有追求。其经常夜宿城楼,枕着刀戈过夜。其以战时状态训练部队。空闲时则经常宴请儒生讲授经史,创建新学。进行屯田并减少赋税。朱元璋经常称赞其“保障一方,我没有东面的忧患,你的功劳最大,车马珠玉都不足以表彰你的功劳。”命宋濂等人写诗文赞扬他。后来吴...
查看全文
明初名将吴良简介吴良是怎么死的?
吴良为定远人氏,是明朝初年著名将领,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投靠朱元璋,成为朱元璋麾下大将,此后帮助朱元璋开疆拓土。 吴良生于公元1323年,去世于公元1381年,最开始的时候不叫吴良,而叫吴国兴,与自己的弟弟吴祯一起,以勇略出名,后来投靠朱元璋,也是带着弟弟吴祯一起的。两兄弟后来,都成为了明朝倚重的良将。 人物档案 姓名:吴良 别称:吴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宁城南马架吴氏家谱 : 海丰吴氏智公系高惠支下 [3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4年版. 全1册(约90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远祖 : 泰伯. 宗祖 : (元明之际) 吴传. 吴尧13世孙. 从休宁迁北京,再徙迁安县南门里. 派祖 : (明) 吴士安 ; 吴士豹(居文安) ; 吴士爱 ; 吴士义(留居迁安) ; 吴士智 ; 吴士旺. 传公之孙. 奉旨迁山东, 河北一带,创建海丰吴氏. 此为士智公下派系资料. 始祖 : 吴高惠. 士智公次子. 宁城房祖(17世) : (清) 吴成荣 ; 吴成富 ; 吴成贵 ; 吴成春. 皆为大兴公之子. 闯关东至宁邑,居一肯中乡南马架村. 字辈(海丰12世起) : 高景和化龙 世邦志广恩 国绍道之增 式重玉保忠 英杰儒德盛 子俊贤圣明 学显传富贵 润泽洪庆廷. 南马架字辈 : 成增永金士 振国庆(树,宝)海(雪)盛 子俊贤圣明 学显传富贵 润泽洪庆廷. 散居地 : 内蒙古宁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吴氏家谱 : 海丰吴氏智公系高惠支下宁城县一肯中乡南马架. 版心题 : 宁城县南马架吴氏家谱.
浏览:0
良智公世系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年修. 1册 : 世系表. 渡琼祖 : (唐) 吴贤秀,号壶邱. 因避闽乱,迁居琼山. 派祖(26世) : 吴汝恭. 支祖(39世) : (清) 吴良智,字卓斋,号永奠. 三大家房祖 : 吴凤魁,字子翔,号桂阳 ; 吴龙魁 ; 吴麟魁. 附 : 吴乃宪自传 ; 及吴乃宪, 吴乃应史略. 吴乃宪,字劲夫. 曾任国民党中将, 生于民前13(1899)年,1978年病逝于台湾. 散居地 : 海南省琼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良智公族谱.
浏览:0
智广陈氏大宗谱 [上中下册]
原书: 抄本影印, 2002年重修. 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陈泰枢,字永枢 ; 陈泰崇,字本唐 ; 陈泰林,字顺林. 始祖 : 陈系贯. 原籍闽省福州府德清县徙居浙江钱塘. 子陈忠旸(讳启)从武林钱塘迁温州玉环. 乐清赵家硐祖(3世) : (明) 陈鼎,字异懽. 洪武间自玉环迁乐清,居邑之西乡赵家硐村. 荷岙祖(6世) : 陈珏. 由赵家硐转住荷岙. 生三子 : 陈中山(鲤岙祖,另谱) ; 陈中川(迁智广) ; 陈谨忠(仍居荷岙,未载). 智广祖(7世) : 陈中川,名泉. 自河岙转择智广. 生六子. 中川公下六房祖(8世) : 陈盛仁(长房) ; 陈盛义,字侍(二房) ; 陈盛礼,字承川(三房) ; 陈盛智(四房) ; 陈盛信,号隐川(五房) ; 陈盛孝,号宁川(六房). 大芙蓉祖(10世) : 陈一崇. 居楠溪大芙蓉. 盛仁公之孙. 世系 : 系忠鼎懋藩珏中 盛廷一道德安定 显宗邦时泰良荣 耀钦明万世昌亨 嘉义孝启鸣凤庆 观光贞存天锡瑞 延永秀尚康.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智广陈氏宗谱 谱序题 : 重修智广陈氏大宗谱
浏览:0
缪氏文智文仁公家谱增编
原书: 台湾桃园 : 增编缪氏家谱委员会, 民国65[1976]. 296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太始祖 : (宋) 缪衍真. 广东五华始迁祖 : 缪文智. 广东河源始祖 : 缪文仁. 散居地 : 广东省五华县, 河原县 ; 广西省 ; 台湾省 ; 及世界各地. 收藏者 : 缪禹渠.
浏览:0
缪氏文智、文仁公家谱(增编本)
原书: 台湾桃园 : 增编缪氏家谱委员会, 民国65[1976]. 296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太始祖 : (宋) 缪衍真. 广东五华始迁祖 : 缪文智. 广东河源始祖 : 缪文仁. 散居地 : 广东省五华县, 河原县 ; 广西省 ; 台湾省 ; 及世界各地. 收藏者 : 缪禹渠.
浏览:100
智广陈氏宗谱 [不分卷]
原书: 抄本影印, 民国38[1949]重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陈邦标,字兴标 ; 陈良桃,字宇才. 始祖 : 陈系贯. 原籍闽省福州府德清县徙居浙江钱塘. 子陈忠旸(讳启)从武林钱塘迁温州玉环. 乐清赵家硐祖(3世) : (明) 陈鼎,字异懽. 洪武年间自玉环迁乐清,居邑之西乡赵家硐村. 荷岙祖(6世) : 陈珏. 由赵家硐转住荷岙. 生三子 : 陈中山(鲤岙祖,另谱) ; 陈中川(迁智广) ; 陈谨忠(仍居荷岙,未载). 智广祖(7世) : 陈中川,名泉. 自河岙转择智广. 生六子. 中川公下六房祖(8世) : 陈盛仁(长房) ; 陈盛义,字侍(二房) ; 陈盛礼,字承川(三房) ; 陈盛智(四房) ; 陈盛信,号隐川(五房) ; 陈盛孝,号宁川(六房). 大芙蓉祖(10世) : 陈一崇. 居楠溪大芙蓉. 盛仁公之孙. 世系(1-37世) : 系忠鼎懋藩珏中 盛廷一道德安定 显宗邦时泰良荣 耀钦明万世昌亨 嘉忠(义)孝启鸣凤庆 观光.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