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宪公下支祖(26世) : (明) 吴廷勋 ; 吴廷辅 ; 吴廷弼,字一泉 ; 吴廷节,字守松 ; 吴廷厚,字半山 ; 吴廷仪,字云堂.
吴廷辅相关文献
吴良辅
简介顺治十一年(1654年)建议仿造明朝内官廿四衙门之例,设立十三衙门。顺治十五年(1659年)三月初七,发生宦官收官员贿赂的案件,吴良辅牵涉其中,按十三衙门铁牌敕谕应“即行凌迟处死”,但顺治帝袒护,而未依照他自己所订禁宦官干政的谕令处罚,“若俱按迹穷究,犯罪株连者甚多。姑从宽,一概免究。”大学士陈之遴、陈维新、吴维华等人,则被流放到奉天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或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大学士陈之遴是因为之前屡犯重典,原就被赦免徒往盛京,此为再犯。但此事并没公布告发之人,亦无公布审理过程,唯一可知的是内大臣巴图鲁公鳌拜审理最早被点名的广东雷州道王秉干,因雷州道偏僻,想撤回另选故贿赂吴良辅,委其在皇帝前美言,后判斩立决,改著免死,籍没、鞭一百、发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顺治十八年正月二日,顺治帝出家未遂,把吴良辅送到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剃发为僧,顺治帝并于过世前五日亲自到悯忠...
吴廷举
生平成化二十三年,登进士,授顺德县知县。在任期间阻挡中官乱政,后下狱之后释放。十年后,升为成都府同知。之后改任直隶松江府同知。因尚书马文升、刘大夏举荐,升任广东佥事。从总督潘蕃讨平南海、清远诸盗乱。正德初年,历任副使,检举揭发总镇中官潘忠二十罪。潘忠则诬陷其其他事情,被逮捕入诏狱。当时刘瑾矫诏,枷之十余日,几乎死去。后戍守雁门关,随后释放。杨一清随后举荐其才,升任江西右参政,在连河击败华林贼乱。随后跟从陈金平定姚源盗乱,之后再跟从俞谏击退。当时胡浩三既然接受抚恤后又叛乱,吴廷举前往谕令被逮捕。三个月后,劝胡浩三后被释放。胡浩三随后果然杀其兄胡浩二,贼军内乱。官军趁胜追击获胜。但随后吴廷举与副使李梦阳不协,上奏李梦阳侵官,因乞休。随后没有批准,坐停一年俸禄。随后起用为广东右布政使,再次辅佐陈金平定府江贼乱。随后升任右副都御史,赈灾湖广饥荒。随后再次出巡湖南定诸夷疆地。宁王朱宸濠有谋反之谋,其
甄辅廷
参考资料编纂委员会.《南汇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ISBN7-208-01311-X/K·312.
吴廷祚
北宋将领、枢密使吴廷祚简介,吴廷祚后裔分布在哪?吴廷祚(918年-971年),字庆元。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后周至北宋时期重要将领。
吴廷祚早年追随郭威(后周太祖),担任亲校。后周建立后,他受郭威及世宗柴荣信任,累官至枢密使、检校太尉。在柴荣两次北征时,他负责东京开封的留守事务。北宋建立后,吴廷祚历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雄武军节度使、京兆尹、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