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能公下支祖(26世) : (明) 吴廷诏,字竹轩.
吴廷诏相关文献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谢廷诏
谢廷诏(1723~1781),字兴士,号紫峰,清博罗人,1760年(乾隆二十年)举人。历官署直隶海盐场、题补无极县,卢龙县、唐县,移深州通守。在无极县时,有兄弟争产诉讼,廷诏剀切训告,使归家熟思,兄弟感泣,和好如初。深州多水患,廷诏亲临现场观察形势,增筑河堤,百姓感恩戴德。唐县土地适宜种稻,但水患严重,廷诏动员百姓疏河排涝,改涝地为稻田,每年增收稻谷数十万石,民以丰裕。唐县无书院,廷诏捐出俸银创建,从此唐县人都彬彬有礼。为官多年,廉政为民,深得民心。唐县有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翁,从来没有进过城,感戴廷诏官德,率领一批庞眉皓发的耆老扶着拐杖到县衙为廷诏献酒。廷诏死后归葬,市民数百人争相扶着棺木送别。来源:博罗县地方志办公室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贾廷诏
贾廷诏,世出殷实的农商之家,祖籍徐沟东高白村。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卒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乾隆丙辰科乡试武解元,乾隆壬戍科会试武状元。官累至御前侍卫、莱州府抚标中军参将。徐沟贾家,先为农户,后广积田亩,渐为本村富户。在廷诏之父贾宗清手上,经商贩运,家资日丰,遂在清源(今县治)城中开设车马栈房,兼运兼营。此时的贾氏家族,人丁旺盛,廷诏一辈便兄弟四人,他行排最末。据村中父老言传,贾廷诏从小身材魁梧,膂力过人,酷爱武术,勤劳好动。年仅13,便随父到城中自家开的栈店赋役打杂,送往迎来,由于手脚麻利,待人热情,颇得过客喜欢。工余之暇,廷诏举石锁、滚磨盘、舞刀弄棒、腾翻跳跃,虽无路数,却苦练不辍。武功没学下多少,身体却练得极棒。也是机缘凑巧,某日,湖广武举白某途经清源镇,投宿贾家栈铺,眼见廷诏筋骨强健,肉厚皮实,有练家一副好身板;又见其苦练颇勤,不畏摔打,只是来去无方。遂趁闲嗑问,...
吴廷举
生平成化二十三年,登进士,授顺德县知县。在任期间阻挡中官乱政,后下狱之后释放。十年后,升为成都府同知。之后改任直隶松江府同知。因尚书马文升、刘大夏举荐,升任广东佥事。从总督潘蕃讨平南海、清远诸盗乱。正德初年,历任副使,检举揭发总镇中官潘忠二十罪。潘忠则诬陷其其他事情,被逮捕入诏狱。当时刘瑾矫诏,枷之十余日,几乎死去。后戍守雁门关,随后释放。杨一清随后举荐其才,升任江西右参政,在连河击败华林贼乱。随后跟从陈金平定姚源盗乱,之后再跟从俞谏击退。当时胡浩三既然接受抚恤后又叛乱,吴廷举前往谕令被逮捕。三个月后,劝胡浩三后被释放。胡浩三随后果然杀其兄胡浩二,贼军内乱。官军趁胜追击获胜。但随后吴廷举与副使李梦阳不协,上奏李梦阳侵官,因乞休。随后没有批准,坐停一年俸禄。随后起用为广东右布政使,再次辅佐陈金平定府江贼乱。随后升任右副都御史,赈灾湖广饥荒。随后再次出巡湖南定诸夷疆地。宁王朱宸濠有谋反之谋,其
吴廷祚
北宋将领、枢密使吴廷祚简介,吴廷祚后裔分布在哪?吴廷祚(918年-971年),字庆元。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五代后周至北宋时期重要将领。
吴廷祚早年追随郭威(后周太祖),担任亲校。后周建立后,他受郭威及世宗柴荣信任,累官至枢密使、检校太尉。在柴荣两次北征时,他负责东京开封的留守事务。北宋建立后,吴廷祚历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雄武军节度使、京兆尹、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