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吴崇显

吴崇显

湘潭汑上始迁祖 : (明) 吴崇显,字奠安.
吴崇显简介资料
奠安
吴崇显相关文献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吴崇福
吴崇福(1163—1246),女,东阳郭宅村郭湜妻。出身世家,知书达理,博闻强记,工笔札书画。结婚时,婆母叶氏已去世。摄理家政,经营耕稼,处事干练,家道日隆。当时郭姓家族中创办书院、义塾,蔚然成风,石洞、西院、南湖、青溪书院相继创建。崇福亦相应和,热心办学,以早年婆母创建的高塘庵改为高塘义塾。礼聘一代文宗乐清钱文子主讲,各方儒生纷至,游学者踵接,名见著录的就有500人。崇福供给学生米、盐,有时手头拮据,变卖奁饰以充膳给,毫无吝啬。丈夫早逝,子未成年,女儿待嫁,昼夜操劳,内外兼顾,并严令诸子专志于学而不使分心,礼待塾中师生则始终如一。钱文子应诏去长沙任职,不忍离去,荐朱熹高足温州人叶味道继主师席。塾中建有高阁,藏书万卷,参知政事楼钥为之题匾曰“东阁”。
查看全文
山东省-泰安-宁阳县吴崇礼
吴崇礼(1552-1626),字彬卿,又字体严,别号节庵。明代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人。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吴崇礼其貌不扬,却少小颖悟。嘉靖二十五年(1547)入县学,14岁中秀才,是当时轰动宁阳的神童。除承家学外,深得当时的县儒陈文儒、张文风褒奖激励。28岁中举,万历十四年进士。万历十四年(1586),吴崇礼首任山西蒲县知县。此时正值山西持续大旱,他走村串巷,问民疾苦,潸然泪下,连夜写成奏章,半夜敲开知府大门,请知府代为上奏,请赈耕牛。谁料知府不但不代奏,还讥笑他官低妄为。他在驿馆再写奏疏,连夜骑快马赶到京城,当堂奏闻皇上,神宗朱翊钧准奏,立即贷耕牛给农人,并下诏责太原知府知灾不报之罪。他又行榜各地,招集外出流民回归故土,发还田宅,租贷农资,招集百姓凿井,解人畜急用及农田浇灌。当时,兵民杂居,有兵扰民之乱。吴崇礼亲临军营,严明纪律,将扰民首恶者当众斩首,军纪很快好转。并整顿吏治,惩处虚妄...
查看全文
元显
生平元显的父亲拓跋吐万早逝,所以元显承袭了祖父拓跋他的爵位淮南王,以散骑常侍为起家官。太和二十四年(500年),元显在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四十四,皇帝诏令赠予使持节、都督梁州诸军事、安西将军、梁州刺史、散骑常侍、淮南王如故,谥号僖,武定二年岁次甲子八月癸丑朔廿日壬申(544年9月22日)移葬于邺城之西陵。家庭祖父拓跋大汗,北魏司徒、淮南静王父亲拓跋万,北魏并州刺史、淮南王子女元遵,北魏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定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定州刺史、淮南康王元均,北魏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安康孝武伯元禹,北魏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并州南面大都督、鄄城县伯元菩萨,北魏给事中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天显
纪年参见中国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参考资料^李崇智.中国历史年号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74.ISBN978-7-101-02512-5.
查看全文
显德
纪年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26.吴氏宗谱, 26, 卷32: 世纪 元安第五子 7世道显公支, 191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本源堂梓, 民国3[1914]续修. 存26册.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2-3, 14, 16, 21, 及卷24. 编篡者 : 吴启凤,字鉴林,号贵峰 ; 吴后莲,字素质,号尊闻 ; 吴启智,字逢甲,号青邨 ; 吴启玉,字金相 ; 吴永盛,字理臣 ; 吴后思,字心田,号玉峰 ; 吴后乐,字麟书,号金波 ; 吴启志,字汉臣 ; 吴启贞,字良臣.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吴省五. 偕弟吴省六. 于洪武三年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永福乡迁黄冈, 始居下伍乡. 后子孙多迁柘林河. 生一子 : 吴友文. 三大派祖(7世) : 吴道律 ; 吴道济(居中湾麻邑) ; 吴道洪. 皆为元安公之子. 元安公另有二子吴道淮, 吴道显. 淮公后裔失考. 道律公下六子 : 吴尚文(下一子: 吴亮) ; 吴尚质(止) ; 吴尚彬(下四子: 吴激 ; 吴潜 ; 吴熙 ; 吴照) ; 吴尚乔(下二子: 吴汴 ; 吴清) ; 吴尚木(止) ; 吴尚哲(下一子: 吴彩). 㭰儿山支祖(9世) : 吴激. 尚彬公长子. 百岭岗窑湾支祖(9世) : 吴熙,字正修. 尚彬公第三子. 道济公下三子(8世) : 吴尚友(下三子: 吴泮 ; 吴净 ; 吴洁) ; 吴尚忠(居天堂寨) ; 吴尚恕(居观音岩). 道洪公下六子(8世) : (明) 吴尚清 ; 吴尚隆 ; 吴尚秀 ; 吴尚仕 ; 吴尚弼 ; 吴尚敬,字廷贵,号朝荣(迁江夏). 尚隆公下麻邑沙子岗祖(19世) : (清) 吴启祥. 下二子: 吴后荣 ; 吴后华. 尚敬公下支祖(11世) : (明清之际) 吴万国,字名扬 ; 吴万爵,字赐扬 ; 吴万镒,字济扬. 皆为文彬公之子. 本房原派 : 省友世福浩玄道尚 (单)人秉士周 天观其德大 启后必永昌 礼乐从先训 经纶裕远扬 继志廷猷盛 发达焕文章. 续派 : 江右声家振 延陵惠泽长 流传怀泰伯 克念绍联芳. 六房先立派 : 凤登之奇应 宗如定世清 光明朝祖德 正大耀前勋. 合立公派 : 德大清光显 常怀泰伯贤 让商忠自笃 立季孝能全 义举从心欲 芳名与国绵 承先为令子 克念绍家传. 黄冈字辈(20世起) : 宏光天自起 九成积大功 作述开昌运 斯文正国宗. 注 : 此谱派别甚多. 详见卷1之影像22至24页.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吴氏续修宗谱.
浏览:100
34.吴氏宗谱, 34, 卷34: 洪分 元安 7世道显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让堂梓, 民国35[1946]年合修. 4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修谱人员 : 吴必文,字信诚 ; 吴后莲,字素质,号薰尘 ; 吴后成,字鹤呜,号九皋 ; 吴光陔,字循南 ; 吴后富,字静山,号震球 ; 吴必寿,字昆山,号成堂 ; 吴必禄,字重其,号化文. 始祖 : (明) 吴省五 ; 吴省六. 兄弟俩于洪武初自江西乐平县永福乡卜居黄冈县下伍乡驼箩畈,今易名冯家畈,又名吴家大屋. 省五公子孙析置柁林河,顾家畈,风火山等地. 省六公子孙复迁吴家围等地. 省五公下房祖(6世) : 吴道律 ; 吴道济 ; 吴道洪 ; 吴道淮(失考) ; 吴道显. 均为元安公之子. 道律公生六子 : 吴尚文 ; 吴尚质 ; 吴尚彬 ; 吴尚乔 ; 吴尚木(止) ; 吴尚哲. 道济公生三子 : 吴尚友 ; 吴尚忠 ; 吴尚恕. 道洪公生六子 : (明) 吴尚清 ; 吴尚隆 ; 吴尚秀 ; 吴尚仕 ; 吴尚弼 ; 吴尚敬,字廷贵,号朝荣. 道显公生一子 : 吴尚基. 省六公下房祖(5世) : 吴鹄 ; 吴鹤 ; 吴雍. 鹄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蛟. 鹤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佐 ; 吴凤立. 雍房下支祖(10世) : 吴凤钰 ; 吴凤舜. 五房世派 : 省友世福 浩玄道尚 吴人秉士周 天观其德大 启后必永昌. 六房世派 : 省友仁思 吴志吴以 吴凤登之奇 应宗如定世 清光必永昌. 合立公派排行 : 江右同迁楚 咸怀泰伯贤 让商忠自笃 立季孝能全 义举从心欲 芳名与泽緜 承先为令子 克念绍家传.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 麻城县; 江苏省常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吴氏合修宗谱
浏览:100
43.吴氏宗谱, 4, 卷3: 显公支下贤户世系, 1640-188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清光绪12[1886]. 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修者 : 吴名望,字富全 ; 吴元善,字晓窻 ; 吴楚珍,字朝佐 ; 吴楚才,字登第. 受姓祖 : (周) 仲雍,字熟哉. 泰伯之弟,自号句吴,为吴姓之始. 宗祖(一世) : (唐) 吴良材,字廷用,号万春. 铭公长子. 因官县令居永兴. 桥南祖(3世) : 吴璟. 迁兴国. 石璧祖(14世) : 吴安政,字得道,行小二. 子庆公长子. 派祖(15世) : 吴忠厚. 安政公第五子. 下有三子 : 吴大用 ; 吴大礼 ; 吴大东. 始祖(27世) : 吴显. 大用公之后. 蕲州始迁祖(32世) : (明清之际) 吴青,字安吉,行一. 居大同乡. 支祖(33世) : (明清之际) 吴之有,字方来. 青公之子. 之有公下三子 : (清初) 吴耀德,字仁章(仁户祖) ; 吴耀福,字贤章(贤户祖) ; 吴耀会,字俊杰(俊户祖).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 黄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45.吴氏宗谱, 6, 卷5: 显公支下俊户世系, 1640-188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清光绪12[1886]. 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修者 : 吴名望,字富全 ; 吴元善,字晓窻 ; 吴楚珍,字朝佐 ; 吴楚才,字登第. 受姓祖 : (周) 仲雍,字熟哉. 泰伯之弟,自号句吴,为吴姓之始. 宗祖(一世) : (唐) 吴良材,字廷用,号万春. 铭公长子. 因官县令居永兴. 桥南祖(3世) : 吴璟. 迁兴国. 石璧祖(14世) : 吴安政,字得道,行小二. 子庆公长子. 派祖(15世) : 吴忠厚. 安政公第五子. 下有三子 : 吴大用 ; 吴大礼 ; 吴大东. 始祖(27世) : 吴显. 大用公之后. 蕲州始迁祖(32世) : (明清之际) 吴青,字安吉,行一. 居大同乡. 支祖(33世) : (明清之际) 吴之有,字方来. 青公之子. 之有公下三子 : (清初) 吴耀德,字仁章(仁户祖) ; 吴耀福,字贤章(贤户祖) ; 吴耀会,字俊杰(俊户祖).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 黄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42.吴氏宗谱, 3, 卷2: 显公支下仁户世系, 1640-188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清光绪12[1886]. 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修者 : 吴名望,字富全 ; 吴元善,字晓窻 ; 吴楚珍,字朝佐 ; 吴楚才,字登第. 受姓祖 : (周) 仲雍,字熟哉. 泰伯之弟,自号句吴,为吴姓之始. 宗祖(一世) : (唐) 吴良材,字廷用,号万春. 铭公长子. 因官县令居永兴. 桥南祖(3世) : 吴璟. 迁兴国. 石璧祖(14世) : 吴安政,字得道,行小二. 子庆公长子. 派祖(15世) : 吴忠厚. 安政公第五子. 下有三子 : 吴大用 ; 吴大礼 ; 吴大东. 始祖(27世) : 吴显. 大用公之后. 蕲州始迁祖(32世) : (明清之际) 吴青,字安吉,行一. 居大同乡. 支祖(33世) : (明清之际) 吴之有,字方来. 青公之子. 之有公下三子 : (清初) 吴耀德,字仁章(仁户祖) ; 吴耀福,字贤章(贤户祖) ; 吴耀会,字俊杰(俊户祖).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 黄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44.吴氏宗谱, 5, 卷4: 显公支下贤户世系, 1640-188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至德堂, 清光绪12[1886]. 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编修者 : 吴名望,字富全 ; 吴元善,字晓窻 ; 吴楚珍,字朝佐 ; 吴楚才,字登第. 受姓祖 : (周) 仲雍,字熟哉. 泰伯之弟,自号句吴,为吴姓之始. 宗祖(一世) : (唐) 吴良材,字廷用,号万春. 铭公长子. 因官县令居永兴. 桥南祖(3世) : 吴璟. 迁兴国. 石璧祖(14世) : 吴安政,字得道,行小二. 子庆公长子. 派祖(15世) : 吴忠厚. 安政公第五子. 下有三子 : 吴大用 ; 吴大礼 ; 吴大东. 始祖(27世) : 吴显. 大用公之后. 蕲州始迁祖(32世) : (明清之际) 吴青,字安吉,行一. 居大同乡. 支祖(33世) : (明清之际) 吴之有,字方来. 青公之子. 之有公下三子 : (清初) 吴耀德,字仁章(仁户祖) ; 吴耀福,字贤章(贤户祖) ; 吴耀会,字俊杰(俊户祖). 散居地 : 湖北省蕲春县, 黄梅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