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公下派祖(9世) : 吴国用 ; 吴国臣. 皆为应尧公之子. 开基留田.
吴国臣相关文献
吴国伦
吴国伦,吴国伦(1524~1593)明代文学家。字明卿,号川楼子、南岳山人。兴国(今
吴国国相窦婴生平简介窦婴是忠臣吗
吴国国相窦婴生平简介窦婴是忠臣吗,窦婴是西汉时期的大臣,也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之侄。在汉文帝时期,他担任了吴国的
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
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简要介绍: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
张氏名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张昭
张氏名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张昭,简要介绍: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张昭作为
吴国
概论在春秋时代,吴国与其临近的越国,两国风俗、语言相同,同样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但吴国与中原的关系较为紧密。由季札出使的记录,显示吴国贵族娴熟于中原传统文化修养。吴国的早期起源不详,在春秋时代首次进入历史文献中。《春秋》在鲁成公7年(前584年)首次记载吴国。《左传》首次提及吴、越两国,是在鲁宣公8年(前601年),当时吴、越两国是楚国的附庸。在吴王寿梦时代,晋国为了与楚国争霸,派巫臣出使吴国,刻意扶植起吴国的势力。吴国壮大后,开始与中原诸国交通,自称为王,不臣属于周王室。楚国与晋国长年争霸,使国力下降,吴国趁机而起,多次击败楚国,使楚国几近于亡国状况。在吴王阖闾与夫差时代,吴国势力甚至进入中原,与晋国争霸。吴国最终灭亡于临近的越国之手,退出历史。与中原民族关系《春秋》中称吴国国君为吴子,视其为蛮夷,只能称子。卫出公曾学习说吴语,被《左传》批评。《公羊传》与《穀梁传》也将吴国视为夷狄。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