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吕世安

吕世安

3世南海西隆堡始迁祖: 吕世安字光尧(宋).
吕世安简介资料
南宋时
吕世安相关文献
山东省-泰安-东平县吕安
吕安(?-262)字仲悌,魏东平国(今东平县)人。著名文人。吕安性情刚烈,狂放不羁,有济世的雄心和才力。《晋书》载:“吕安才器高奇。”吕安曾在《与嵇生书》中写道:“横夺八极,披艰扫秽,荡海夷岳,蹴昆仑使西倒,踏泰山令东覆,平涤九区,恢惟宇宙,斯乃吾之鄙愿也。”吕安与当时著名诗人、“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向秀颇友善。他非常饮佩嵇康高尚的情趣,二人关系十分密切,他们曾一起在山南开荒辟园,谈玄作诗。每当二人分离过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亲自驾车拜访相见。有一次,吕安造访嵇康,恰逢嵇康不在,嵇康之兄嵇喜相迎,而吕安不进门,在门上写了个“凰”(凤)字,便驾车归去。嵇喜自以为吕安说他是凤凰,很是高兴。嵇康回家知道此事后,就对他的哥哥说:“凰字,凡鸟也。”凡鸟即庸才。吕安生活在三国魏末,当时代表世族大地主利益的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与曹氏统治者开展激烈的争-争,政治异常黑暗,不少文人各以不同方式...
查看全文
南安吕姓溯源
一、渊源1、姓源吕姓之源者三。其一,据《族谱》记载,吕姓出自炎帝神农。炎帝神农育于姜水(姜水是渭水的支流,在今陕西岐山县),以地为姓,故姓姜氏。起于烈山,又称烈山氏。烈山在今湖北隋州,隋州神农架相传是神农尝百草之原始林区,神农氏子孙数十代皆称首领为炎帝,何代神农氏活动于隋州,史无明载。烈山即连山,以九峰相连,山连山,故古称连山、烈山、列山、厉山等,取其音。炎帝之后共工氏,帝尧时其从孙伯夷掌礼、编掌四岳,号太岳。伯夷曾佐禹治水,因功封赐于吕,遂以国为姓。吕者,膂(脊骨)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吕国封在蔡州(今河南南阳市西部),这个古老诸候国历夏、商、周三朝,世有国土,至春秋初为楚所灭。商末,有吕尚字牙,其先姓姜,伯夷之裔,河南汲县人。韬略雄才,避世而垂钓渭水之滨(遗址在今陕西宝鸡县东南秦岭山脚下),周文王往聘,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子平又称太公望。吕尚佐周灭纣,封於齐,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
查看全文
吕世祥
参考资料编纂委员会.《上海旧政权建置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ISBN7-80618-881-9.
查看全文
刘世安
生平父刘绍基,为广州驻防八旗将领,官至将军。刘世安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七年(1891年)任陕西乡试主考官。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督甘肃学政。今广州白云山有将军坟,即刘绍基、刘世安墓地。参考资料《北京市志稿》朱汝珍,《词林辑略》,清代传记丛刊,学林类(18),明文书局发行。《增校清进士题名碑录附》
查看全文
南安吕姓溯源
一、渊源1、姓源吕姓之源者三。其一,据《族谱》记载,吕姓出自炎帝神农。炎帝神农育于姜水(姜水是渭水的支流,在今陕西岐山县),以地为姓,故姓姜氏。起于烈山,又称烈山氏。烈山在今湖北隋州,隋州神农架相传是神农尝百草之原始林区,神农氏子孙数十代皆称首领为炎帝,何代神农氏活动于隋州,史无明载。烈山即连山,以九峰相连,山连山,故古称连山、烈山、列山、厉山等,取其音。炎帝之后共工氏,帝尧时其从孙伯夷掌礼、编掌四岳,号太岳。伯夷曾佐禹治水,因功封赐于吕,遂以国为姓。吕者,膂(脊骨)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吕国封在蔡州(今河南南阳市西部),这个古老诸候国历夏、商、周三朝,世有国土,至春秋初为楚所灭。商末,有吕尚字牙,其先姓姜,伯夷之裔,河南汲县人。韬略雄才,避世而垂钓渭水之滨(遗址在今陕西宝鸡县东南秦岭山脚下),周文王往聘,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子平又称太公望。吕尚佐周灭纣,封於齐,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新安吕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1[1932]. 6册 :世系表. 珍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新安始祖 : 吕俊. 孟津支祖 : 吕景明. 散居地 : 河南省新安及孟津县.
浏览:100
新安大阜吕氏宗谱 [6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德本堂藏, 明万历5[1577]修(民国24[1935]重刊). 6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歙县始迁祖 : (唐) 吕渭,字君载. 世居河东,后迁歙县. 歙西堨田始迁祖(9世) : 吕从善,字彦美,又字世赝. 由金陵迁堨田. 派祖(12世) : 吕正一,字伯卿(迁王口) ; 吕正三, 字仲卿(迁厚田) ; 吕正四,字季卿(仍居堨川莲塘头堨田街尾). 房祖(19世) : 吕万一,字伯英,号濂叟 ; 吕万二,字淑英,号逸叟 ; 吕万三,字启英,号月叟 ; 吕万四,字仲英,号雩叟(迁休宁4都,转迁松萝门凤湖街) ; 吕万五,字季英,号沂叟(迁歙北黄村). 万二公下支祖(20世) : (元) 吕庆二,讳仲棋,字庆文,号勉斋(迁休宁水南) ; 吕季三(居徽城里仁房) ; 吕德四(迁歙东何村). 散居地 : 安徽省歙县, 休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新安吕氏宗谱.
浏览:100
6.长阳西湾吕氏四修族谱 [21卷], 6, 卷6, 大房宪公 附龙 11世大权公起, 194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敬思堂, 民国31[1942]. 存19册:世系表. 迁楚鼻祖(1世): (明) 吕炳忠. 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朱氏巷大栗树土地人氏, 迁楚落籍长乐, 复迁长阳德乡西湾院子. 生五子为五大房: 吕宪 ; 吕朝 ;吕文 ; 吕武 ; 吕玥. 大房宪公派下房祖(6世): 吕附龙 ; 吕孜龙 ; 吕板龙 ; 吕会龙 ; 吕飞龙...等. 二房朝公派下房祖(6世): (清) 吕亢龙 ; 吕六龙,字玉天 ; 吕祥龙. 三房文公派下房祖(6世): (明清之际) 吕启龙 ; 吕岳龙 ;吕敬龙 ; 吕登龙 ; 吕朝龙,字云从...等. 四房武公派下房祖(6世): (清) 吕馥龙,字云飞. 五房玥公派下房祖(6世): (清) 吕青龙,字梓云 ; 吕赤龙,字南䒶 ; 吕楚龙 ; 吕金龙. 炳忠公派行(2-11世): 单才应国龙 文开单名大. 迁楚鼻祖(1世): (明) 吕炳信. 炳忠公之弟. 落籍枝江洋角洲成族. 迁楚鼻祖(1世): (明) 吕梅. 居德乡金竹山. 梅公派下房祖(7世): (清) 吕炤 ; 吕国. 梅公派行(2-19世): 泰单万单朝 单启开单名 大世守忠良 正学志. 迁楚鼻祖(1世): (明) 吕万大,字东江. 居教乡东山坪(今吕家坪). 万大公派下房祖(7世): 吕文会 ; 吕文明 ; 吕文炳. 万大公派行(2-19世): 单朝单应单 文楚开正名 大世守忠良 正学志. 注: 卷1另有派序: 正学志道 万代永昌 德茂业广 家邦之光. 注: 主修吕良相,字辅臣 ; 吕良炜,字彤章. 注: 此谱缺卷3(1世炳宗公起开族五服系表), 及卷7(大福公起派下系表). 散居地: 湖北省长阳县等地. 书名据谱序题编目. 书衣题: 吕氏家乘. 版心题: 长阳吕氏族谱. 书名页题: 吕氏族谱.
浏览:100
10.吕杨陈氏宗谱, 10, 卷10: 世系 杨分 1世望公起, 18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务本堂, 清光绪20[1894]年续修(麻城 : 传经阁承修).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 (明) 陈文泗. 原籍江西饶州鄱阳县,由瓦屑坝迁楚,居黄冈. 文泗公下三子 : 陈玉珍 ; 陈一德 ; 陈继宗. 陈氏玉珍公下房祖(4世) : (明) 陈茂鉴(上分祖) ; 陈茂才(中分祖) ; 陈茂聪(下分祖). 皆为有信公之子. 吕姓始迁祖 : 吕仕进. 由江右迁楚黄. 吕姓祖 : 吕杜田. 仕进公之后. 抚甥陈一德为嗣. 吕氏一德公下房祖(5世) : 吕彦斌(上分祖) ; 吕彦圣(下分祖). 杨姓祖 : 杨望. 妻为文泗公祖妣之姪孙女. 抚陈继宗为嗣. 吕杨陈氏合族派行 : 道其天必 如斯茂德 世受宏恩 永保家国 事贤友仁 传之清白 忠直常依 光昌定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2.团山吕氏宗谱, 2, 卷1: 源流世系 少典公起 团山支系 1世万三公起, 192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悠久堂镌, 民国17[1928]年修. 存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不含目录,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2. 不含宗派字等. 受姓祖 : 太公. 宗祖 : 吕庚一. 正五公长子. 自江西南昌迁广济,居邑之穴家塘复迁珑坪. 生二子: 吕丙九 ; 吕丙十二. 团山始祖(1世) : 吕万三. 丙九公次子. 生二子 : 吕省四 ; 吕省六. 派祖(3世) : 吕寿七. 省四公第四子. 寿七公下三子 : 吕庆七(高二户祖,居南门) ; 吕真一(高三户祖,居中门) ; 吕真九(高一户祖). 散居地 : 湖北省襄阳县, 广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团山吕氏宗谱, 3, 卷3: 真九公支 时宦公长子 11世钋公起, 192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悠久堂镌, 民国17[1928]年修. 存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不含目录, 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2. 不含宗派字等. 受姓祖 : 太公. 宗祖 : 吕庚一. 正五公长子. 自江西南昌迁广济,居邑之穴家塘复迁珑坪. 生二子: 吕丙九 ; 吕丙十二. 团山始祖(1世) : 吕万三. 丙九公次子. 生二子 : 吕省四 ; 吕省六. 派祖(3世) : 吕寿七. 省四公第四子. 寿七公下三子 : 吕庆七(高二户祖,居南门) ; 吕真一(高三户祖,居中门) ; 吕真九(高一户祖). 散居地 : 湖北省襄阳县, 广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